李嘉诚:过去和现在的政府,从来没有给过我一丝一毫特殊的权利

奔码科技 2025-03-20 17:08:37

科技 I 渝码科技

李嘉诚作为全球知名的企业家,其商业帝国的构建与发展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2025年3月18日,李嘉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和现在的政府,从来没有给我一丝一毫特殊的权利”。

该言论引发了广泛讨论,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李嘉诚的商业历程及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商业帝国的自我构建

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并非依靠政府的特殊照顾,而是通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商业策略逐步构建起来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李嘉诚凭借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和反周期操作,逐渐在香港房地产市场崭露头角。

他善于在市场低迷时低价收购优质资产,待市场回暖后再高价出售,这种策略帮助他在多次经济危机中脱颖而出。

全球布局与投资逻辑

李嘉诚的投资逻辑一直以价值投资为核心,其倾向于投资那些附加值高、收益稳定的业务。

自2004年起,李嘉诚逐步将投资重心从香港和内地转向欧洲,大规模收购欧洲的基础设施、能源和电信资产。

例如,2010-2015年间,他斥资超300亿英镑收购英国电网、天然气等公共事业资产,控制了英国30%的天然气和25%的电力市场。

这些投资不仅为他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商业帝国的根基。

商业与政治的关系

李嘉诚强调,他从未参与政治,但关心政治,因为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他一直秉承“讲真话,做实事,有贡献”的原则,通过基金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然而,他的商业行为和言论在近年来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尤其是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形象方面。

2025年3月,李嘉诚旗下长江合记实业有限公司宣布与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全球43个港口资产。

交易的争议性

尽管长和强调这是一次普通的商业行为,但此次交易引发了广泛争议。

首先,交易涉及的港口资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

美国政府对此次交易高度关注,特朗普甚至在国会演讲中提到美国政府深度介入推动交易完成。

这种政治介入引发了外界对交易性质的质疑,认为美国可能将港口业务用于政治目的,进而影响全球航运格局。

此外,此次交易对中国的航运贸易也可能产生影响。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重要通道,中国商船的货运量占其通行量的21%。

如果美国通过此次交易加强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可能会对中国与拉美、加勒比地区的贸易造成阻碍。

香港政府的回应

香港特区政府的回应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对此次交易表达了三点看法:反对外国胁迫手段施压,强调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

他还提到,中国港口运营商也在与长和积极接洽,交易对象和规模在最终完成前仍可能发生变化。

总而言之,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是通过长期的市场洞察和卓越的商业策略构建起来的,而非依赖政府的特殊权利。

此次出售港口资产的交易,虽然从商业角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其涉及重要的战略资产和政治因素,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在全球化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商业行为与政治因素的交织愈发复杂,这也为未来的商业决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0 阅读:0

奔码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