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入伏了,而且今年的三伏天足足有40天,这不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同时也是一年中最危险的40天了。
在我国民间过去一直都有着“冬病夏治”的说法,其中在三伏天的饮食更是要注意了。像两广等地区,就长期有在三伏天煲汤的习俗。
这是因为三伏天气温高、空气湿热,人不仅没有食欲,同时体内的湿气也比较重,而通过合理的煲汤,就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当地人长期摸索出来的经验。
说到煲汤,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很特别的植物,它是在农村很常见,但是用途却不少,只可惜很多人并不了解,或者是认识它。这种植物的学名叫菝葜,也是很多当地人俗称的“祛湿之王”,你们认识吗?
菝葜是什么?菝葜这个名字确实很古怪,多数人连字估计都是不认识的,但是它在民间的俗称也比较多,常见的有金刚藤、金刚刺、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冷饭头、铁刺苓、金刚根等等。
这是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这种植物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耐干旱,也耐贫瘠,基本不挑生长环境,常见于农村的路边、山坡、草丛中等。
另外菝葜的特点也比较明显,是比较好辨认的一种植物。它是一种爬藤类植物,叶片翠绿而茂盛,普遍以长圆状披针形为主,表面很光滑。而茎细小却是实心的、但是要小心的是它的茎上面有刺,且在茎干上的叶柄两侧常有卷须。
这种植物的根茎很粗壮,果实是圆球状的,果子也不大,开始是绿色的,成熟了以后就是红色、暗红色了。在过去农村娃也常采摘它的果实来食用,味道酸酸甜甜的。
农村常见却不寻常,看见了可以整点回家!菝葜这种植物在农村是比较多见的,并且在我国的分布也很广,大部分南方地区都有这种植物。
在农村它虽然不起眼,但是却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在民间享有“祛湿之王”的美誉。
菝葜这种植物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地下的根茎了。这种植物的根茎中富含淀粉,大家也知道很多的粮食都是富含淀粉的,这也是为什么要食用它的原因,就是因为淀粉能够为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
淀粉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的聚合物,属于长链糖的一种。当人体摄入淀粉后,它会在口腔和胃肠中转化成葡萄糖,进而在人体内快速转化成能量。
因此,多吃菝葜的根茎可以满足人体正常工作时对能量的消耗,缓解身体疲劳。在过去民间,就常挖它来充饥的,因此在有些地方叫它“冷饭头”。
除了营养价值,菝葜的药用价值也不容小觑。在中医理论中,菝葜具有祛风、活血、解毒等方面的作用,在过去民间,这种植物就常用于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瘰疬等。
而且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菝葜的根茎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能够舒筋活血、祛风除湿,对于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有着显著的效果。
在我国民间,菝葜也被一些地方视为一种珍贵的食材。特别是在两广地区,人们常用菝葜来煲汤。菝葜煲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强身、祛风除湿的功效。
因此,菝葜在两广地区被誉为“祛湿之王”。此外,菝葜还可以用来酿酒,制作出的菝葜酒口感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菝葜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药用和食用上,它还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菝葜的根茎能够牢牢地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同时,菝葜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
然而,在近些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菝葜等野生植物的数量逐渐减少。在有些地方,这种植物也变得少见了。特别是在两广地区,这东西在市面上的价格也不便宜哦,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发展种植它了。
如果你的家乡还有的话,在山中有幸遇到了,记得挖一些回家哦。用它煲汤、泡酒都是不错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在于科普,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果要入药的话,一定要谨遵医嘱,感谢大家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