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后裔是否远徙亚美尼亚

车界剪辑 2021-07-15 21:01:11

三国时期,马腾、马超父子皆是政治斗争中的悲剧人物。马腾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马超、马休和马铁,马超是三个儿子中的大儿子,马休和马铁的性格十分的强悍。只有马超的性格比较平和,如同小闺女一样,不喜欢和别人说话,也不喜欢和别人一起玩,并且他特别害怕碰见熟人或者陌生人。当他看见陌生人的时候,他的耳朵就会十分的红,低着头走路,家里来客人的话,他也会快速的躲进自己的房间,也不会去面见客人。

马腾为他儿子的举动十分的着急,别人都说虎父无犬子,但是,他的儿子却反类其犬。有一天,马腾带着几个儿子出去围猎,马休和马铁都有收获。但是,只有马超在旁边观看,偶尔会拨弄几下他的弓弦,一箭都不发。马腾他不断的开导他的儿子:“人活在世界上,只有强的人才能成为王,弱的人则会被杀掉,强大的人是最厉害的,用力量称为英雄,。”马超他听后仍然无动于衷,马腾就诱使马超进入围场中,自己悄悄的退出去,又命令手下放入一只猛虎,然后又将场门关闭。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马超与韩遂等西北名将,联兵十万进军潼关,反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曹操收买韩遂,击败马超后,即把身在中央、官任卫尉的马腾杀死,并“夷三族”。在邺都及许昌的马氏家族遭到灭门之祸。马超辗转投靠汉中张鲁,及刘备入蜀,因见张鲁庸弱,“不足与计事”,又转奔蜀请降刘备,被封为平西将军。马超的家属留在汉中,在张鲁降附曹操时又被张鲁杀死。所以,后世常为马氏家族的厄运惋惜。

然而,当代史学家苏仲翔提出一个有关马氏家族的令人惊喜的新线索,即有一名马氏孤儿逃脱族诛之祸,且复兴马氏家族于异国。这就是亚美尼亚古国的著名历史学家摩西在他所著的《亚美尼亚史记》中记述的马抗。摩西享有亚美尼亚文学之父的美誉,一般认为他生活于公元5世纪。

其著《亚美尼亚史记》,是亚美尼亚历史的开山之作,其中记述在公元2世纪时有中国侨民移居亚美尼亚,被安排定居于库尔德地区。在亚美尼亚的世族中,也有来自中国的华裔,如奥尔佩利家族,其祖先据说出自中国帝系,中国皇帝自称“朕——不穀”,因此他们被称为“朕不穀家族”。

书中还记述另一出自华裔的世族,为“马米冈尼家族”,其始祖名马抗,是摩西诞生二百年前由中国迁去的。据称其父为中国帝王,名阿波格,马抗因罪出走波斯,中国向波斯追缉,马抗遂又离开当时由萨珊王朝开国之君阿尔达希尔一世统治的波斯,西奔至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王蒂里达特斯二世,将达隆省分封给马抗,亚美尼亚的马氏家族从此肇始。阿尔达希尔一世统治时期在公元226—240年,蒂里达特斯二世统治时期在公元217—238年,都在马氏族诛之后,时间相当。再参照马家姓氏、中国追缉、冒称帝王等情况,马抗之为马氏后裔,就若合符契了。

至于“阿波格”之冒名,似乎又是马抗自称“伏波公”即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裔的字音演变。中国历史上名门巨族在政治变乱中遭到族诛之祸而终有幸运逃脱的孤儿之悲剧不一而足,民间历史演义小说中更是常有所见。

三国时期马超家族后裔远遁亚美尼亚,并保存马氏一脉于亚洲西部之说,有亚美尼亚历史典籍可作依据,或许不至于流为荒诞。

0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