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观今言史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前言·】——»
【“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赤脚医生,相信人们对于这一次并不陌生,但是现在这一特殊时代的身份早已过去。

1985年《人民日报》发文取消了这一称号,至此“赤脚医生”这一词语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但是他们的存在却真真切切的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一个平台。
一个人,一条路,背着一个医药箱,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泥泞道路,他们都风雨无阻走村串户。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十年代,他们就是“医生”,是父老乡亲们被看作救命稻草的人。
根据数据统计,在1975年年底,中国农村赤脚医生的数量就已经高达150多万,随后逐渐就开始减少。

尤其是在1984年国家有关部门对赤脚医生进行考核颁发乡村医生证书后,赤脚医生的数量就更少了,随后就没有了。
那么如果按照毛主席的设想,当年赤脚医生如果继续发展,如今又会怎样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赤脚医生的身份,当年的他们其实跟普通群众没有特别大的差别,都是出身贫贱,贫下中农阶层,也正因此他们心中就有很强的道德拯救感。
但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那就是自身的医学水平有限,普通的小病比如说感冒、发烧等等他们医治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是大病,他们也束手无策。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赤脚医生却是在当年为基层民众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那么关乎赤脚医生他们又是怎么来的?这个称号又是如何起的?

关于赤脚医生的起源,其实是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中开始的,1950年,会议提出了关于设立村镇卫生所的想法,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支援农村基层。
但是直到1965年,我们的毛主席才确定了该任务的实施,当年毛主席转发了相关报告后,在当年6月份就直接表示这个主意十分的不错,于是就开始指示让医疗卫生工作放到农村去,并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医生”为人民服务。

当年夏天,浩浩荡荡的培训班就正式开始了,在经过了4个月的速成学习后,他们就回到了当地公社开始了当卫生员的工作。
不知道大家认不认识王桂珍,她就是后来那个被人们称为“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的那个人。

所以就是在1965年,首批赤脚医生诞生了,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成为赤脚医生就已经说明很里厉害了,他们大多就是初高中毕业,甚至是小学毕业,只要是村中的知识青年经过培训之后就能上岗了。
毕竟在那个年代,很多普通群众根本连字都不认识。

而之所以叫“赤脚医生”是因为南方多水田,这些医生拿起药箱就是医生,放下药箱就要下田,常年赤脚,所以就被称为赤脚医生。
而之所以叫这个称呼,也是人们对卫生员的一种亲切表现,记得当年赤脚医生红火的时候,他们的形象还被画进宣传画、连环画中,甚至还被印在邮票、粮票以及挂历上等等,在当时那个时候,赤脚医生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符号和象征。

并且赤脚医生在当年也为很多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医疗卫生的样板,只不过后来随着政策的改革,这些赤脚医生也都渐渐的消失了,但其实仍有不少人,从当年一直走到了现在,生长在某个不知名的小村庄中。
之所以有赤脚医生的存在,就是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人民群众需要,一场小小的伤寒就要了人们的命,这是多少血淋淋的事实。

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发展,多少的土方以及自研的治病方法也都流传了下来,虽然有些土方后来被证实没有用,但是在当年却都是人们的希望。
赤脚医生“风里来、雨里去”,谁家有个病他们比任何人都着急,但是随着如今的正规化,赤脚医生也开始成为了边缘化的存在,很多人也开始认为他们不够专业。

毛主席的群众路线一直都没错,即便是现如今21世纪,这个方法仍然有用,现在村中的卫生室,不就跟当年的赤脚医生是一个意思吗?
如果当年的赤脚医生没有被取代,那么现在的他们将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可以想象一下,当然他们的医学能力必然是要提高的,再加上现如今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他们肯定也要与时俱进。

中医、西医必不可少的要学起来,再加上他们以往的经验,这不就是一个妥妥的“全能选手”。
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赤脚医生亲民,他们不仅仅是医生,还会帮助村中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尤其是担任村中的“健康宣传委员”。

要知道赤脚医生在群众们的心中威望是很大的,所以他们的话老百姓们肯定是要听的,设想一下,在疫情期间,如果有赤脚医生的话,他们肯定是非常一个有责任感的集体。
而且赤脚医生也并不耽误他们本身的生活,他们仍旧可以每天过自己的生活,只要生活有保障,他们就能一直发展下去。

现在看病难的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大家,大城市医院人满为患,挂个号要提前很久之前就要预约,并且医药费也尤其的高。
所以如果赤脚医生还在的话,那些小痛小病,或许在他们这里就能轻松的解决了,甚至还不用花很多的钱。

1969年,“赤脚医生”在广东高州游行,响应毛泽东的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又穷是当下农村老人多的现状,一旦生病,他们就“无能为力”,家中无人,他们也没办法自己一个人去县城看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这些慢性病也不能总是去医院。
所以赤脚医生基于能充当这部分的存在,赤脚医生跟村镇医生其实并不同,赤脚医生对村中的每家每户都是知根知底的,谁家的谁身体什么情况他们都能及时做出反应,这其实是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能够看到,无论在何时“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永远都不过时,只要是真心实意为人民办事,他们一定能够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或许赤脚医生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一个职位,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人们对那种满怀热情时候的怀念,他们虽然散了,但是精神却保留了下来。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赤脚医生:村医特殊的时代身份
2021-11-07 20:39:38 中国新闻周刊
从“赤脚医生”到“执业村医”,一场57年的父子接力守护
2022-08-29 01:47·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