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戏》李振乾、周玉珍:演员要享受与角色“较劲”

鸿HUNG 2019-06-04 14:27:18

编导手记:曲剧《五福临门》是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农村生活新变化的经典剧目之一,以悲喜交集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多子多难”的社会现实,故事曲折动人,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令广大观众感到亲切。

《五福临门》是李振乾、周玉珍、高桂枝、秦芳欣、付和尚等众多曲剧名家强强联合推出的曲剧现代戏,也是李振乾、周玉珍两位梨园伉俪进入省曲之后联袂奉献的一部戏,他们打破以往塑造角色的范畴,在生活中寻找角色原型,借用道具辅助表演,抓住细节表现人物心理,唱腔从人物情绪出发。每一个眼神极尽描摹,每一个动作极尽表现力。

岁月,沉淀下他们对戏曲的深情,还定格了他们享受创作角色的那份快感。

李振乾:《五福临门》这个戏,是这个作者谷培勋根据他们村里两家两户组合到一块编成一个剧,因为确实有这真人真事,但不是一家的,按辈分他得跟这一家叫爷的。

过去说人家家人多你惹不起人家,这种你说是流毒也不是流毒,你说在当时的社会现实,孩子多累受大,他顾不过来。一个个小伙子吃的喝的,娶妻的生子的,这些困难有很多,反映这些现实问题。但是这个戏从头到尾没有显示出一个国家政策,包括到金三角(交流汇演)时,他们说河南这个《五福临门》就说的是计划生育,整晚上没有任何人说是计划生育。这个戏内容好,但是整个戏没有把内容抛出来的语言。这个剧是正剧喜剧还是闹剧呢?它什么都有,能叫人看哭,能叫人看笑,能叫人看的惊心动魄。

李振乾:这个戏原来不是我的角色,也不是玉珍的老旦。后来是搬到舞台上,通过念剧本分析人物,一直到初拉,这个角色一个一个改了。(于喜)说是主要人物,每场都有他,甚至有些场次上去扭下一看,不对头下场。你得一直在上场门上等着,随时可能该你念白了,扭一下又跑了,不想接。上场多,唱词不多,话白不多。但是导演要求比较细腻,袁导演在排戏方面确实是有把刷子。他要求的比较严格,还要求出新的地方比较多,她对这个戏确实下功夫了。最后领导对我们谈话,我上于喜,她上于嫂,一号二号人物。

周玉珍:我演的现代戏基本上是青年,大一点就是《红嫂》中年妇女,没演过这呀,领导说这是任务。这老婆没演过咋弄呀,就想想俺妈的形象,也是穷,家里俺奶奶呀,邻居呀,有时候下乡演出住在农民家里。就这样演吧。结果演出来后,还怪讨人喜欢,戏迷都给我打电话,周老师你唱那《五福临门》,我都看坏了13个碟子。

李振乾:导演说你必须按照戏里边的剧词来演人物,不允许死搬你戏里的行当。这个戏词需要你怎么去表现人物,按照作者的心情去理解。我说好家伙呀,这个戏里的人物我吃不透,5个孩子的父亲,就像一个滑稽的,你说他是阿Q?不是阿Q,但是哪些地方我又觉得有点阿Q的味道呢,农村说这种人有点二球。

我早上起来跑到红专路口,那时候都是土路,那时候捡破烂的都是这么大的袋子,背着袋子,拽着袋子后边都是张着口的。便于往里头扔东西,下边这指头不是卡个洗脸盆就是个小兜,里边不知道装啥,咱看不出来。捡东西时候,用铁丝勾,看着哪里顺的时候,墙里边有东西勾着都勾过来的。那个时候没有拉架子车的,弯着腰弓着背,走得快得很。这些人真可怜。于喜也可以用这,后来我就跟作者说,他说对了,我这个爷爷也是这,你看着正在打抷,5分钟以后在担水浇菜,拼死拼活地干,他急躁,发脾气想骂人,我想个词叫穷急生疯。我就抓住,他说这句话找的很好。穷极了他就啥话都敢说,“你连老鼠儿子都没生过”,他说他嫂子就是这,很生活。

李振乾:有些东西是剧本上没有,导演没有要求,但是是我自己加的,观众看完说很现实。于喜嫂子家是专业户,但男女没有生过一个。人家那边是花不完的钱,这边一分钱没有。 有一场是负荆请罪的时候,因为啥,想叫嫂子把这个媒说成,叫老大结婚,媳妇推着去赔情。嫂子看着怪埋怨他,你不该说我绝户头,有场戏说了。他看到人家(桌子)上头摆的有易拉罐,老想喝呀,趁趁摸摸坐那里了,也没法拿,嫂子递给他接住了,这一点是没见过这,他也不知道咋喝的。在嫂子的唱腔里,过门中间不能影响人家正常做戏。赶紧接过来,看嫂子去哪儿,赶紧用袖子一盖,一掩掩住拿回去让孩子喝,农村的大人都是这样。看见人家桌子上半瓶,老想尝尝。

周玉珍:你看那端碗,提那壶水呀真像,纳底子呀,是吧,生活都来了。所以说拿点道具,要不不好表演。古装戏吧有水袖啊,手巾呀,扇子啊,现代戏你看这两只手。纳底子说明孩子多,勤劳,穿鞋嘛,5个孩子嘛。“满天乌云风吹散”一高兴,拔针。然后在“村头”呢,没劲。情绪高兴,一个道具也能表现出来一个人物。花儿去了端鸡蛋糖茶,假的也是真的。这个戏纯属就是生活,其他的用不上。主要在细节的表演,道具啊,唱腔上,情绪上,把这个人物表现出来。现代戏,你没有生活你就演不成,你心里得有形象。

李振乾:一切从人物出发,这个任务刚开始害怕,但我最后的收获天壤之别。没有这,你可能会马虎一点,尽管说我不马虎,起码说没这么大的压力,就跟一个皮球一样,你不拍它它起不来,击一掌反而会有好处。有些角色,看你较劲不较劲,你不认真,就达不到你想象的百货楼,你想要啥我有啥。所以说行当在人去演。过去老师说,地没赖地,戏没赖戏,地看谁种,戏看谁唱的。很多戏里边需要很多,不光从声腔上去刻画他,从形体上去塑造他,这两样东西演员怎么来?压力中来,苦中来。

作为演员来说,只能说今天这个戏用着你,不能说用着你你不会。召之即来。所以说演员不容易,文也得有,武也得有。必备的东西你有了,观众自然就买账了。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