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优秀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喷涌而出,“中国制造”也正在“中国智造”转型,但是,这个“转型”,深深的刺痛了老美敏感的神经,开始利用技术优势,不断修改行业规则,对我国企业进行“围住堵截”。
在被老美打压的中企里,华为最具代表性,不但市场发展空间不断被压缩,由于芯片来源被切断,国内企业短时间内又无法填补空缺,部分业务的发展也被摁下了“暂停键”。
老美对华为的芯片封锁,就如同一根沾了水的鞭子,狠狠地抽在了我们的心上,让我们认清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讨不来的事实,下定决心完善自己的半导体产业链,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两年前,国家下达铁令,要求在2025年实现70%的芯片自给率,并为此做了大量准备,如成立“芯片大学”、“东方芯港”,以及出台“十年免征税”等优惠政策。国家发话后,国内企业闻令而动,纷纷跑步进入半导体行业。据相关数据显示,仅2020年,国内新增半导体企业近6万家,投资金额也从2018年的63亿提升至1400亿。
付出就会有收获!经过大量的投入后,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虽然没有完全解决芯片被卡脖子的问题,但芯片日产能达到了10亿颗,让国内不少企业都摆脱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发展空间大了不少。
然而,让所有人没想的是,在“中国芯”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一个不好的消息突然传来,老美又动手了!
据媒体报道,台积电、英特尔牵头成立了“小芯片联盟”,制定了小芯片互联的行业新规UCIe,目的是为了突破摩尔定律的极限。
“小芯片联盟”成立的初衷是好的,有利于世界科技的发展,但是,这个“小芯片”联盟,将中企排除在外!
三年前,老美牵头成立5G Open Run联盟,将中企排除在外;一年前,老美召开全球芯片峰会,唯独没有邀请中企;如今,“小芯片联盟”又将中企排除在外。
个人认为,中企被排斥是一件好事,原因有二:
首先,以西方企业为主导成立的联盟,之所以排斥中企,主要还是该领域的中企实力太过于强大的,担心自己被超越,进而失去行业话语权。所以,排斥中企的行为,从侧面证实了对中企实力的认可。
其次,坚定中企自研核心技术的信念
我国虽然进入半导体行业较晚,但我们设计芯片的水平并不差,且掌握了很多芯片前沿技术,为什么无法独自制造出高端芯片呢?主要还是国内不少企业以前存在着“买办思维”,过于相信“科技无国界”这种鬼话,以至于忽视了重资产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老美制裁华为,虽然让不少企业觉醒,但也有不少企业依然存在着侥幸心理,相信厄运不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而“小芯片联盟”排除中企的事实,或将击碎这些企业的“美梦”,让他们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半导体行业包含几百个细分领域,仅凭几家华为、中芯、上海微电子等几家中企,我们很可能无法实现芯片的自给自足,只有国内所有相关企业同心同德,劲往一处使,方能彻底地解决问题。
台积电可以被干掉了,不用手下留情,跟外企同等处理
芯片联盟阻挡不了中国,但可以搜刮韩日台芯片产业,然后不至于受制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