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实现翻倍增长

爱看头条 2025-02-20 09:21:25

无尘车间里,工人时刻紧盯设备运行情况。

省委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强调,要增强实体支撑力,加快产业链迭代升级,抢占价值链高端环节,提升创新链转化效率,积极培育新赛道产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推动新旧动能顺畅接续,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作为成都东部新区引进的首个百亿级龙头项目,蜂巢能源成都基地预计2025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实现翻倍增长,在提升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同时,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蜂巢能源(成都)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简称“蜂巢能源成都基地”)无尘车间,全自动产线正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工人穿梭于智能化设备之间,时刻紧盯运行情况,全力保障生产设备平稳顺行。

记者近日探访时了解到,目前,蜂巢能源成都基地以生产62Ah、162Ah新能源电池、350Ah储能电池3种型号为主,可实现日产新能源电池2.7万只、储能电池0.7万只的产量。截至2月13日,已生产162Ah新能源电池50.7万只、62Ah新能源电池49.3万只、350Ah储能电池21.8万只,PACK-BV55/BV80电池包装配线已生产电池包5583套,产能持续攀升。

蜂巢能源成都基地计划投资220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约116亿元,设计产能约31.5GWh,项目锚定蜂巢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着力打造铁锂短刀电池超级工厂和区域协作标杆。

记者在项目生产现场看到,该基地储能工厂基本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并采用多工序集成工艺,例如涂布环节上下料全部由智能AGV叉车完成,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全程无人工接触。产线侧采用了在线监测功能,针对涂布速度、面密度等做到了24小时监控,确保每一片极片质量全部达到标准。

在研发创新方面,基地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以电池包PACK工艺为例,基地成功下线的PACK包内置蜂巢能源独有的L500 350Ah/325Ah飞叠热复合短刀储能电芯,采用全球首创的飞叠热复合技术,循环寿命突破12000次,在大型工商业储能市场备受青睐。更值得关注的是,基地已成功研发第三代储能电芯——770Ah超大容量储能电芯,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实现量产。

在动力电芯方面,蜂巢能源成都基地交付的L600 162Ah第二代短刀电芯在兼顾2.2C快充性能的同时,实现了“高能量密度+快充”的完美组合。基地主要为大数据、光伏企业等储能客户以及吉利等多款车型提供相应的电芯产品。

“未来,蜂巢能源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短刀电池技术不断创新与升级,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动力电池的迫切需求。”该负责人表示。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