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好几座图书馆的藏书量,内容丰富到超乎想象,这背后,是一部消失的鸿篇巨制——《永乐大典》。
它曾是明朝文化巅峰的象征,如今却散落在世界各地,成为中华文明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记忆。
明朝初年,硝烟散尽,新王朝建立,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位从农民走上权力巅峰的帝王,深知文化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明白武力可以征服一时,但文化才能真正征服人心。
一个强大的帝国,不仅要有坚船利炮,更要有文化底蕴作为支撑,这可不是什么“软实力”的漂亮话,而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
1388年,年轻的进士解缙建议朱元璋编一部收录古今所有知识的大百科全书,这颗文化复兴的火种,在朱元璋心中点燃。
虽然父亲没能看到梦想实现,但儿子朱棣继续完成并发展了这个事业,它也成了父子俩共同的成就,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登基后,决心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他深知这项工程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为了炫耀国力,更是为了给中华文明树立一座丰碑。
他决定编写一部空前的百科全书,收集天文地理、医药卜算、工艺技术,以及僧道典籍中的各种知识,这项工程,在当时堪称“世纪工程”,其难度和规模,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解缙率领近两千名全国各地顶尖学者在此汇聚,他们跟现在的程序员一样拼命,没日没夜地整理和摘录海量的典籍,包括很多珍贵的孤本。
他们不仅为《永乐大典》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也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可能已经失传的知识,如果没有他们,很多古代典籍可能就彻底消失了,想想都觉得后怕。
五年后,《永乐大典》这部大型丛书终于完成了,11095册,约3.7亿字,涵盖了中国古代几乎所有领域的知识,这在当时,绝对是“降维打击”,它不仅是一本百科全书,更是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见证。
它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学术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展现了明朝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雄心壮志。
朱棣非常高兴,还亲自写序推荐,称赞这本书是无价之宝,这本书不仅展现了朱棣的文治武功,也代表了明朝文化的最高成就,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化IP,代表着明朝的文化自信和实力。
《永乐大典》是中华文化的一座丰碑,然而它的命运却十分曲折,因为书太厚,制作费太贵,朝廷只复制了一本,叫“永乐正本”,这部珍贵的典籍被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中,成为皇家的秘密珍宝,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一睹其真容。
这东西是个奇怪的存在:它拥有巨量的知识,理应公开分享;但同时,因为它很稀有,所以被严格地守护着,就像个绝密文件,大家慢慢发现,这本大书其实挺脆弱的。
这部书稿承载着无数人的心血,纸张和墨水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万一有个闪失,就可能彻底消失,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毕竟在那个年代,火灾、水灾、虫蛀都是家常便饭。
嘉靖皇帝看重这部书,特意让人重新抄了一本,这个决定反映了明朝皇帝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也让这部巨著流传至今。
为了安全起见,《永乐大典》的分册被分别珍藏在不同的地点,命运弄人,“永乐正本”在明朝末年就已经神秘消失,其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成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孜孜不倦探索的目标。
关于正本的消失,众说纷纭,据说这部珍贵的典籍可能在万历年间紫禁城的大火中烧毁了,那场大火不仅烧掉了许多宫殿,也可能殃及了它。
也有人猜测,它最终可能陪葬了嘉靖皇帝,更有甚者猜测,它可能在明末农民起义的动荡中遭到破坏,成为政权更迭的牺牲品,这些谜一样的猜测,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个究竟。
“嘉靖副本”的命运同样坎坷,清朝初期,新的统治者对这部前朝巨著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它被视为旧朝遗物,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保护。
直到雍正年间,它才被移至翰林院,重新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这就像一个被遗忘的“老古董”,终于被重新发现,但它的价值却已经大打折扣。
李绂和全祖望最先认识到《永乐大典》的重要性,他们在翻阅这部巨著时,被书中所记载的大量罕见典籍所震撼,意识到这不仅是一部百科全书,更是一座巨大的文献宝库。
怀着求知和责任,他们开始动手抄录,信息量太大了,一年都看不完。
他们的努力虽然未能完整保存《永乐大典》,但却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也唤起了人们对这部巨著的重视,他们像是在历史的废墟中淘金。
与此同时欧洲的知识界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6至18世纪,西方突然涌现出一批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
这就像一个“历史悬案”,等待着人们去破解,更有趣的是,这些西方百科全书里,对中国的介绍非常详细,涵盖了科技、哲学、社会制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全面记录。
有学者甚至指出,中国的知识成为了欧洲百科全书的重要源泉,这就像一个“文化借鉴”的案例,引发了人们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思考。
清朝后期,《永乐大典》的境况越来越糟糕,朝廷腐败,江河日下,连带这珍贵的文化遗产也逐渐没落,仿佛命中注定一般。
因为官员腐败和缺乏见识,这部珍贵的典籍才不断丢失,一些官员中饱私囊,偷偷把档案卖给外国人;还有些官员不懂事,把这些档案当废纸处理了。
这简直就是“败家子”的行为,让人痛心疾首,到道光年间,《永乐大典》丢失严重,超过两千卷不翼而飞,这预示着文化的流失,令人担忧。
这就像一个“慢性病”,逐渐吞噬着中华文化的精髓,真正的灾难还在后面。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给中国文化遗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场入侵,不只是战争,更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大对决。
翰林院被盗,珍藏的《永乐大典》副本丢失了,外国侵略者抢掠、清廷官员偷窃、大火焚烧,这场浩劫几乎摧毁了这部传世巨著的最后残存。
这就像一场“文化浩劫”,让中华文明遭受了重创,一些西方军官和学者看中了这些典籍,带回自己国家收藏。
这些流散海外的古籍,既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留下中国文化遗产流失的遗憾,这段历史就像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的苦难。
当烟尘落定,曾经多达11095册的《永乐大典》,在1912年移交给京师图书馆时,竟只剩下了区区64册,这个数字让人难过,它意味着不只知识的消失,更是一个文明的断层。
这就像一个被打碎的“瓷瓶”,再也无法复原,《永乐大典》的兴衰史,某种程度上也像极了近代中国的缩影:曾经辉煌,最终却走向没落,留下的只是一堆残缺不全的碎片。
这64册古籍,见证了近代中华文明的苦难,也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这就像一个“历史遗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和希望。
与此同时16至18世纪的欧洲正经历着知识的爆发,各类百科全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与《永乐大典》散佚的时间线惊人的重合,很难不让人联想,这些西方百科全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详实得令人吃惊,涵盖科技、哲学、社会制度、艺术等方方面面。
有人认为《永乐大典》或许启发了欧洲百科全书的创作,甚至为其提供了部分内容,这就像一个“文化输出”的案例,只不过是被动的、甚至是悲剧性的。
虽然目前没有确凿证据,但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历史疑点,建国后国家就重视起文物保护和收集工作。
这与之前的“不重视”、“不作为”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审视和珍视,虽然有点晚了,但亡羊补牢总比不补强。
通过不懈努力,国内收藏的《永乐大典》增加到了200多册,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每次修复都让我们离完成这部巨著更近一步,但这些残卷大部分还留存在全球8个国家。
这就像一个“寻宝游戏”,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寻找和追回,2020年两部《永乐大典》在巴黎拍出高价,成交价超过800万欧元,买家是位中国人。
这则消息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人们再次关注到这部失落的巨著,这就像一个“文化符号”,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它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尽管《永乐大典》残缺不全,但依然意义重大,每次找到散落的古籍碎片,都是中华文明拼图上的一块新拼图。
这就像在玩拼图,得把所有碎片都找到,才能看到完整的画面,专家们正运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努力还原这部巨著的完整面貌。
虽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它象征着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坚持和追求,这就像一项大工程,需要我们全力以赴。
黄金源一位出生于1938年的顺德华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收藏中国瓷器,并将200多件珍贵瓷器从海外带回中国,其中包括一件高81厘米、宽49.5厘米的“青花大将军罐”。
他守护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就像一位文化的守护者,他的故事鼓舞了很多人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如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课题。
我们不仅要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瑰宝,也要尊重和接受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共同构建一个多元、包容、和谐的文化世界。[浮云]
参考来源:
中国新闻网 正本消失副本流散《永乐大典》600年风雨飘摇今何在
中国新闻网 两册《永乐大典》海外拍出812万欧元!谁买走了它?
南方+客户端 这位收藏家早年海外购回的百余件瓷器,今在广州古玩城齐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