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贱”,从小就懂事的孩子,往往最后都过得不太好!

退休余老太 2024-11-12 09:33:04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群特殊的存在 —— 那些从小就特别懂事的孩子。他们以令人心疼的善良和体贴,默默为他人着想,牺牲自己的权益,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对他们格外垂青,反而让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格外艰难。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人性奥秘?

一、人性之 “贱” 的显现

人性,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色彩。我们常言“人性本善”,可在现实的磨砺中,不得不正视人性中那“贱”的一面。那些懂事的好孩子,他们的付出往往被视为理所当然。当一个孩子总是为他人着想,总是把好事让给别人时,人们便习惯了这种模式,甚至开始期待他们持续这样做。人性的贪婪在此时暴露无遗,对于别人的善意和付出,不但不知感恩,反而变本加厉地索取。就如同一个被惯坏的孩子,总觉得别人的给予是应得的,而一旦这种给予停止,便心生不满。

二、“懂事” 的枷锁

懂事,这个在社会中被广泛赞美的品质,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孩子们的沉重枷锁。世人眼中的懂事,是懂得为别人着想,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然而,这真的是懂事的全部内涵吗?真正的懂事,应该是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去惠及更多的人。但现实中,很多人却以 “懂事” 进行道德绑架。

在家庭里,孩子被要求为年迈的父母着想,早点结婚生子,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这看似是一种孝顺的表现,实则是将孩子的人生轨迹强行纳入父母的期望之中,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又或者,当别人用污言秽语攻击时,懂事的孩子被要求保持绅士风度,不能说脏话。这看似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实则是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忍受不公平的对待。孩子的尊严在这种所谓的 “懂事” 要求下被践踏,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变得灰暗。

还有在集体中,懂事的孩子被要求把机会让给别人,以体现集体的格局和风度。然而,这种牺牲真的是必要的吗?孩子的努力和付出难道就不值得被认可吗?他们的机会被剥夺,梦想被搁置,只为了满足集体中某些人的利益。

三、穷人家庭的恶性循环

在穷人家庭中,这种 “懂事” 的绑架更加明显。由于物质的贫乏,家庭没有足够的资源去供养每个成员。于是,“孝道” 和 “懂事” 便成了死死绑住家庭里思想弱势成员的绳索。这些孩子被迫一辈子无条件地为家庭付出,他们的青春、梦想和未来都被家庭的重担所淹没。

当这些孩子长大成人,成为父母后,他们往往不甘于自己曾经的付出,于是又走上了父母的老路,拼命地从孩子身上找补回来。这种恶性循环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贫穷的精神疾病如同一个无法摆脱的魔咒。

四、懂事孩子的悲哀

在这个问题上,懂事的女孩子尤其令人心疼。在工作圈和生活圈里,一个懂事的女孩子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和责任。在感情中,她们的懂事可能成为被伤害的原因。当对方选择离开时,懂事的女孩子被期望能够理解和支持,她们的痛苦和委屈只能默默承受。

在一些家庭里,女孩子被要求为弟弟妹妹付出,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她们的付出被视为理所当然,却很少得到感激。她们为原生家庭源源不断地输血,却失去了自己组建家庭的幸福。她们既融不入新的家庭,又得不到原生家庭的认可,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悲哀之中。

五、觉醒与改变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懂事的孩子过得不好就否定懂事这个品质。懂事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那些利用懂事进行道德绑架的人。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健康的懂事观,让孩子们在为他人着想的同时,也学会照顾自己。

对于那些从小就懂事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他们要学会说“不”,拒绝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关爱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滋养。

家长和社会也应该承担起责任,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和关爱。不要让 “懂事” 成为孩子的枷锁,而要让他们明白,善良和付出应该是有底线的,自己的幸福同样重要。

六、结语

人性本“贱”,从小就懂事的孩子往往最后都过得不太好,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我们不能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而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对懂事的错误认知。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既学会关爱他人,又学会关爱自己。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