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最无厘头的军令:自相残杀的悲剧

看飞飞说 2024-09-30 10:21:09

在烽火连天的春秋时代,英雄辈出,名将如云。然而,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却发生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战役——邲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晋军主帅荀林父竟然发布了一道无厘头的军令,奖励临阵脱逃,号召士兵们自相残杀。这场悲剧不仅让晋国元气大伤,更成为了后世笑柄。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介绍背景

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国为了争夺郑国,在黄河两岸摆开了阵势。晋军主帅荀林父本不想打这场仗,于是与楚军和谈,并定下了结盟的日期。然而,晋军中有几个捣蛋鬼却非要去挑衅楚军,结果惹怒了楚庄王。楚庄王亲率禁卫军前去教训他们,楚国令尹孙叔敖也立刻率领三军驰援。一场大战,就这样毫无预兆地爆发了。

故事铺垫

楚军三军齐出,势如破竹。晋军则毫无准备,一时战心全无,纷纷后撤。荀林父见状,只得下令全军撤退。然而,渡河的船只本来就不够,现在主帅又发出了一道奖励逃兵的无厘头命令:“先过河的有赏。”这下子,士兵们纷纷丢盔弃甲,舍生忘死地向黄河渡船发动了冲锋,乃至互相残杀,争夺船只。

冲突曲折

晋军副帅先縠率军拼死抵挡了一阵,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退。他站在船头,又发布了一条更加无厘头的命令:“谁再抓住船不放,就用刀剁他的手。”于是,上了船的士兵纷纷举起刀来,砍向攀船的同袍。一时间,船上鲜血四溅,手指纷飞,惨不忍睹。

而晋上军则在士会和郤克的率领下,岿然不动,在敖山下列阵以待。楚军多次冲锋都未能得逞。楚庄王急了,忙派大夫蔡鸠居去请唐国援军。经过一番激战,晋上军虽然最终撤退,但能够全身而退,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故事结局

晋军逃回晋国后,荀林父老实地向晋景公承认了错误,并请求处以死罪。但士会却为他求情,认为荀林父是能捍卫国家的人。最终,晋景公赦免了荀林父,并让他官复原职。而先縠则因畏罪潜逃并招引外敌攻打晋国而被处死灭族。

邲之战以楚军的决定性胜利告终。经此一战,楚国确立了其霸权地位,晋国则元气大伤,再也无法挑战楚国的霸权。

做出感受

回顾这场战役,我们不禁为荀林父的无厘头军令而震惊。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不仅没有稳定军心、指挥若定;反而发布了一道奖励逃兵、号召自相残杀的荒唐命令。这不仅让晋军士气大跌、损失惨重;更让后人为之扼腕叹息。试想如果荀林父能够冷静应对、合理指挥;或许晋军还有一线生机。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这场悲剧再次提醒我们:在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啊!

互动引导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让我们从这场悲剧中汲取教训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这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啊!千万不要被情绪所左右而做出荒唐的决策啊!就像那句网络流行语所说的:“冲动是魔鬼”啊!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一个冷静理智的人吧!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