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铁律,苏芬战争身后事,卡累利阿公投入苏

小龙评历史 2023-02-22 10:10:01

谁负责投票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负责计票

——斯大林

伴随着世界各民族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公投来决定国家、地区和民族命运的尝试便开始出现,人民对于公投的浪漫主义想象被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后提出的“民族自决”原则推上了高潮。

威尔逊提出“民族自决”观点时,世界正处于殖民体系趋近瓦解,各民族寻求独立的愿望日益迫切的特殊时期,这让公投决定民族命运的构想有了一层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但事实上,公投的重要理论依据“民族自决原则”也不过是是新崛起的强权美国为冲击旧日的强权英国而设计的理论武器,说到底,这个理论也不过是两个强权对抗的产物。

现实中,公投也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样浪漫,它仍旧未能脱离国际问题上以实力说话的总体逻辑,“谁实际控制,公投结果就对谁有利”是公投问题的一条铁律。

通过回顾苏芬战争后,在苏芬边界地区的一次公投,我们便可以充分理解这条“公投铁律”,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理清苏芬战争这场蚂蚁对决大象的战争的身前身后事。

历史纠葛

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俄瑞战争时期说起。

19世纪以前,芬兰被瑞典王国统治,1809年的俄瑞战争以沙皇俄国胜利而告终,战败的瑞典将其控制的芬兰割让给俄罗斯帝国。

刚刚吃下芬兰的俄罗斯帝国并不想刺激当地居民的情绪,于是选择了给予芬兰高度自治权来安抚新并入领土上的居民,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这只是一个权益之计,但万没想到,俄罗斯帝国的这一决定却导致了芬兰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也为日后芬兰与苏联和俄罗斯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争端埋下伏笔。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时期,沙俄统治者意识到了芬兰过分强烈的民族意识将对俄罗斯帝国统治芬兰地区造成不利影响,于是他用半强制的方式令芬兰进行俄罗斯化改革,但这样的改革反而刺激了芬兰人的民族情绪,让其产生了强烈的脱离沙俄独立建国的愿望,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蛰伏后,芬兰人终于等到了这样的机会。

1917年,俄国先后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国家内部的动乱让俄国人对于边疆地区的控制力明显减弱,芬兰顺势宣布独立。

布尔什维克夺取俄国政权时,国内国际形势极为复杂,各资本主义强国对于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虎视眈眈,俄国内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面对如此危急的国内国际形势,刚刚成立的苏维埃俄国政府决定放弃一些非重要的利益以缓和与各方之间的矛盾,于是,芬兰这个并不是太重要的属国的独立要求被新的苏维埃政府承认。

1917年12月18日,苏维埃俄国政府宣布:同意芬兰脱离俄国独立建国。

芬兰独立得到了列宁为首的苏俄政府承认

但俄芬两国之间的烂账并未因芬兰独立而结清,这些烂账在日后的数十年里深刻影响着俄芬关系,甚至导致苏芬两国最终走向兵戎相见,而在俄芬两国的诸多烂账中,最重要的一笔无疑就是卡累利阿问题。

卡累利阿

事实上,苏维埃俄国也并不是完全接受失去芬兰的这个事实,芬兰独立后不久,苏俄曾在随后发生的芬兰内战中扶持红色政权,但是以曼纳海姆将军为首的职业军队都坚定地站在了白色政权一方,最终芬兰的红色政权很快被消灭,芬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曼纳海姆将军

由于苏俄帮助过芬兰境内的红色政权,后来在内战中获得胜利的资产阶级政府对苏俄充满敌意,这种敌意在双方划分边界时充分体现了出来,苏芬两国的边界纠纷大多围绕一个地区:卡累利阿。

卡累利阿问题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俄罗斯帝国建立之前,1323年,瑞典与后来俄罗斯领土上的封建国诺夫哥罗德将卡累利阿地区分为东西两块,西边归瑞典,东边归诺夫哥罗德,这样的领土划分在沙俄时期一直被沿用,直到沙皇俄国兼并芬兰。

芬兰并入俄罗斯帝国后,卡累利阿地区的归属问题基本沿用以前,西卡累利阿归俄属芬兰大公国管理,东卡累利阿则归俄罗斯帝国直接管理。

但事实上,芬兰人却格外重视东卡累利阿,他们认为东卡累利阿是芬兰人的祖地,俄罗斯帝国灭亡后,芬兰国内就有强行从苏俄手中抢回东卡累利阿,建立“大芬兰”的想法。

但是,这个明显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最终被芬兰高层否定,他们只是期望趁着苏俄力量被外国势力牵制,而在谈判桌上多拿些好处。

苏俄由于要集中力量对付外国干涉军和国内白军,遂急于在边界问题上从芬兰脱身,另外,列宁也想通过承认一个愿沙俄属国的独立,来在世界证明新生苏维埃政权尊重民族自决原则,以减少这个新生政权在国际上的巨大压力。

于是1920年俄芬两国确定边界线的《塔尔图协定》中,贝柴摩地区、雷巴奇半岛西部以及巴伦支海以西所有岛屿都被划入芬兰版图,而双方都关注的卡累利阿地区则大体上沿旧日的俄芬边境划分。

这份协议虽然为苏俄两国带来了暂时的和平,但是却令两国都感到不满意,苏联认为这种边境划分方式对自己不利,芬兰希望拿走整个卡累利阿的想法也付之东流。

兵戎相见

边界划分完成后,苏芬两国虽然迎来了表面上的和平,但是边界冲突不断,芬兰的“志愿者”经常来到东卡累利阿地区,参与当地民族主义分子试图脱离苏联的活动。

时间来到1939年,纳粹德国闪击波兰,欧洲大陆陷入战火,拥有所谓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在抵抗40天后就向纳粹德国投降,斯大林知道:苏德之间必有一战。

苏联希望趁着苏德战争没有正式打响之际,保证苏联边境地区的战略安全,于是,其将波罗的海三国纳入自己的军事联盟之中,而由于苏芬边境离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太近,苏联方面提出要与芬兰进行领土交换。

苏联提出,将卡累利阿地区的苏芬边界向北移动约40公里,将芬兰湾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切半岛的芬兰领土割让给苏联,同时允许苏联租赁汉科半岛,租期30年,作为补偿,苏联将奥涅加湖西北部大约2倍的土地割让给芬兰。

芬兰方面拒绝了苏联的要求,苏联遂决定以武力获得这些土地,苏芬战争就此爆发。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本以为将会是摧枯拉朽的苏芬战争却意外变成了一场恶仗,苏军第一阶段进攻极不顺利,处于决定劣势的芬军竟然能够对苏军发起反击,并围歼了苏军两个师。

巨大的伤亡让苏军不得不停下来休整,苏军在调整战术,增兵,增加火力的情况下才击溃芬军的防御,开进芬兰腹地。

但即便是休整后的第二阶段,苏联打得仍不轻松,苏芬战争刚刚爆发时,信心满满的苏联政府已经拒绝与芬兰现任政府谈判,而是称其扶持起来的红色政权才是芬兰的合法政府,但经过4个月的恶战,当苏军重新在战场取得优势,芬兰政府提出和谈时,苏联方面立刻同意和谈。

最终,1940年3月,苏芬双方签署了《莫斯科协定》,根据该协定:卡累利阿地峡、汉科半岛等地区全部被割让给苏联,芬兰失去了包括第二大城市维堡在内的约十分之一的土地。

苏联在新夺取的芬兰土地上举行公投,建立芬兰民主共和国,而后又将其与苏联治下的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合并,成立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但与公投同时发生的另一件事实大量被划给苏联的原芬兰居民内迁,这也是《莫斯利协定》虽然导致芬兰失去十分之一的土地,却并未导致芬兰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莫斯利协定》签署后,苏联虽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土地,但也彻底激怒了芬兰,而这一切在一旁观望的纳粹德国看来,确实一次难得的机遇。

矛盾激化

苏联将从芬兰处新夺取的土地与东卡累利阿地区合并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将其并入苏联,这大大激起了芬兰的不满。

芬兰认为,苏联对于卡累利阿—芬兰这个国名的选择,证明其最终目的是吞并整个芬兰,于是在苏芬战争结束后的1940年,芬兰将财政收入的4成全部用于军费开支。

苏芬战争中苏军的糟糕表现和芬军的不俗战绩让纳粹德国有了两个想法:第一,苏军战斗力有限,如果苏德开战,德军可以迅速将其击溃;第二,在德军入侵苏联的时候,芬兰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潜在盟友。

而在苏芬战争期间,英法两国没有对芬兰做出太多实质性帮助,这让芬兰对二者十分恼火,所以当德国向芬兰抛出橄榄枝时,德芬两国在一同进攻苏联这一问题上一拍即合。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进行大举入侵,芬兰军队配合北路德军一同进攻苏军,并直扑列宁格勒。

苏军对于德芬联军的进攻毫无准备,从芬兰处获得的卡累利阿地峡等地的“战略缓冲地区”并没有达到其所期待的那种战略缓冲区的效果,列宁格勒在开战后不久就遭到了长期围困。

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德军进展迅速,为了鼓励芬兰提供更多军事支持,德国提出让芬兰出动更多部队进攻苏联,德国则承诺帮助其建立“大芬兰”。

但是,相比于德国的热情,芬兰方面却表现冷淡,大多数苏联军队在拿回苏芬战争中被失去了领土后就停止继续进攻。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开始在各个战场上发动反击,1943年,苏军再次攻入卡累利阿地峡地峡,这次苏军作战比较顺利,虽然双方也爆发了激战,但是苏军并未重蹈1939年冬季战争的覆辙。

在苏芬两军交战的同时,两国之间的外交活动也从未停止,芬兰急于从战争中脱身,而苏联则希望将更多军事力量投入到对德国的作战中去,所以苏芬两国达成共识:芬兰停止与纳粹德国合作,并将芬兰境内的德军全部驱逐,而苏联则会在1940年划定的边界处停止进攻。

芬兰如约驱逐了在芬兰境内的所有德军,而苏联也履行了承诺,在进攻至1940年划定的边界后没有继续进攻。

和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美苏两极对立的冷战模式。

从社会制度上讲,芬兰显然更接近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但在地理位置上,芬兰却紧邻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心国家苏联。

这样尴尬的局面让芬兰在处理与苏联的关系时采取一种新的模式:

芬兰保证不进行敌对苏联的行为,并承诺不加入针对苏联的军事联盟,而苏联则同时保证尊重芬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社会制度,这种特殊的模式后来被称为“芬兰化”。

为对抗苏联,美英两国牵头,建立对抗苏联的军事同盟组织北大西洋公约,北约刚刚成立时,也曾想过拉拢瑞典、芬兰两国加入,为了让瑞芬两国加入,美国甚至以不加入北约就无法获得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为威胁,但瑞芬两国却表示自己能够处理国内的经济问题,不会为了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放弃中立的原则。

芬兰与苏联的和平共处方式为世界各国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也为小国如何在大国周边获得独立自主且相对安稳的发展环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芬兰的中立原则让苏联感到满意,1956年,赫鲁晓夫撤销了令芬兰人感到不适的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将其直接并入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算是对于芬兰做出一种不寻找改变其国家现状的承诺。

一直到苏联解体,瑞典和芬兰都没有改变中立原则,苏联解体后,由于俄罗斯国内陷入巨大经济衰退,焦头烂额的叶利钦还动过将卡累利阿地区以15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芬兰的想法,只是最后没有付诸于行动。

苏芬以及后来的俄芬边界问题,并未因卡累利阿公投而趋于稳定,真正让两国的边界纠纷告一段落的是两国基于自身实力和客观现实而进行的外交努力,边境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指望通过一次公投就解决一切问题,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铁律

公投,这项与民族独立相匹配的活动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浪漫主义色彩,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浪漫主义或理想主义只有与客观现实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价值。

一战以来,尤其是二战结束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边界因公投发生改变,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公投是结果,而非原因。

二战结束后,大量原殖民地国家公投独立,其背后的逻辑是昔日世界殖民体系的维护者英法的实力被大幅削弱,而新的世界霸主美苏无意继续维持那个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的世界殖民体系。

苏联解体前,波罗的海三国公投脱离苏联,其根本原因也是苏联在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作用下,对于边疆地区加盟共和国的控制力大幅衰落。

在某一地区举行公投历来奉行一条铁律:谁实际控制,公投结果对谁有利。

如果因为某些意外出现了公投结果与实际控制该地区的势力利益不符的情况,那么这次公投的结果便不会被认可,二战之前,也有零星的英属殖民地公投脱离英国的事件发生,但是这些公投都被英国议会判定非法。

远在天边的英国议会判定直接由当地居民进行的公投非法,这听起来不合理,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帝国对于殖民地有足够的控制力,英国议会的决定就是比当地居民公投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实力是一切政治外交事务的基础,公投当然也不能免俗,无论一些人为公投赋予了多少浪漫主义色彩,都不能改变实力才是决定公投结果最主要因素的基本事实。

1 阅读:15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