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磁炮、芯片、导弹和战斗机等领域。中国是全球主要的稀土供应国,拥有全球33.8%的稀土储量,位居世界第一。越南、巴西和俄罗斯紧随其后。然而,蒙古国近期探明的稀土储量达到16.7%,已超过俄罗斯,成为新的重要力量。
美国对稀土化合物的依赖高达74%依靠进口,而重稀土元素更是100%依赖进口。俄罗斯受制裁,已不可能成为美国稀土供应来源;越南和巴西虽然储量丰富,但开采和提炼技术水平有限。全球稀土分离提纯环节超过90%的产能掌握在中国手中,使得美国只能依赖中国确保稳定供应,由此陷入被动局面。美国正积极寻求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为此,国内投入2.35亿美元,支持稀土分离项目建设并重启国内矿山开采,但产业链恢复需时较长。同时,美国也在澳大利亚投资建厂,同样面临较长的建设周期。此外,美国还将目光投向蒙古国,2023年双方已签署矿产合作协议,计划开发蒙古国新发现的稀土资源。
美国正计划从蒙古进口稀土,然而中国及时出台了《稀土管理条例》。该条例对稀土产业链实行全流程严格监管,甚至精确到每一克稀土的来源追踪。这意味着凡经中国边境出入的稀土,都必须遵守中国法规。2024年10月1日,中蒙边境“电子围栏”正式启用,海关总署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包括车载式放射性检测设备、口岸X光集装箱检测系统及重点通道的电子围栏系统,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全程追踪稀土运输。这种严密的监控,不仅是物理层面的,更是全方位的数字化监管,令美国企图绕过中国从蒙古获取稀土的计划彻底落空。陆路不通,难道就只能放弃空运吗?问题是稀土属于大宗商品,空运一吨的费用可能比稀土本身还贵,而蒙古的航空运输能力又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出口的需求。如果选择海运,蒙古又地处内陆,所有货物都得经由中国或俄罗斯转运。而中国既然已封锁陆路,又怎会允许稀土经由其境内出口?俄罗斯更不可能为美国提供便利。
美国试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然而种种努力表明,最终仍无法摆脱对中国的影响。即便蒙古拥有丰富的稀土储量,若无法有效开采和出口,这些资源也只能是徒增的负担。美国在稀土资源上的窘境,是其全球战略难以攻克的难题。中国采取的各项举措,不仅稳固了在全球稀土市场上的领导地位,更彰显了中国的决心和实力。这充分体现了全球资源竞争中的战略博弈,背后折射出国家战略的深邃智慧与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