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作为传统的农作物,农村几乎都有种植,饥荒年代曾当主食,如今,虽然人们已经实现了温饱,但是红薯作为饲料通过牲畜食用后,可提高商品价值。同时红薯产品也挺多,比如红薯粉、红薯干、烤红薯等。
红薯想要获得高产,好的土壤加上精细化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农家种植红薯通常亩产在5-8千斤,高的能上万斤,这根地块土壤及后期管理有关。想要获得红薯高产,这些要点很重要。
红薯的生长习性
红薯喜光、不耐寒怕冷、怕旱怕涝,适宜生长温度在25-30°,气温低于15°时停止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腐质土为宜,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无小石子。红薯主要是利用其块根,所以膨大期对于钾肥的需求量较大,然后是长苗期对氮肥的需求,再才是磷肥催根。由于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栽种不宜过早,采挖不能晚于霜降。
育苗
红薯育苗的好坏,是关系到红薯高产的第一步。每年的开春时节,进行拱棚育苗,时间在3月上旬进行,这时候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都还比较低,平均温度都低于15°,采取拱棚育苗,能提高地温及所需出芽温度。育苗前,苗床施农家肥然后再覆土5公分,然后把红薯种子平铺在苗床上,苗床土壤湿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含水量在65%左右,常用检测手段为抓紧能捏成团而不出现水分,扔到地上能松散,最后用塑料膜以小拱棚方式进行覆盖,出苗后,如遇高温,需打开拱棚两端进行通风散热,温度过高会灼伤嫩苗;
定植
红薯头苗定植时间通常在4-5月,北方稍晚,定植前,撒入农家肥,亩施5000斤,如施化肥则以复合肥为主,亩施肥500千克,然后深翻土地。定植时选择健壮苗,裁剪成20-25公分的长度,株距20公分,每亩4000株左右,起垄挖沟斜放或平放,垄高或畦高30-40公分,覆土压实,留取5-10公分外露,其他覆土压实。
扦插苗为二次苗,是通过头苗定植后长起来的苗,用来扦插扩大种植面积,还能减少育苗种子数量。扦插苗截取长度在30公分左右,一般情况下为四个节点,扦插时,剪掉下部两个节点的叶子,同样为垄栽或畦栽,株距20,然后覆土盖住下部2-3个节点,压实。
苗肥
扦插定植10天后,红薯苗以开始生长,施肥以氮肥为主,主要促进苗的生长,施肥时不宜过多,株施肥不大于50克,施在苗与苗的中间位置,一把为宜,然后进行覆土,覆土后挖好排水沟,以便雨季到来排水;
催根肥
催根肥以红薯藤蔓长到40公分左右时进行,主要施磷肥,促进根须生长,培养块根数量。施肥时由于已形成沟状,主要以穴施为主,同样选择苗间的中间部位,施肥量株施100克左右,然后覆土。期间如遇干旱,则需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
膨大肥
当红薯苗长到60公分时,开始呈现封林现象,开始追施膨大肥,红薯块根生长,对于钾肥需求量大,同时为了降低土壤病害,可以与高钙钾镁肥进行混合使用,疏松土壤同时还能补充微量元素,使得生长环境提升,同时钾肥满足块根膨大需求;
翻藤
红薯藤蔓生长迅速,长势快,藤蔓长,为了使红薯块根有足够养分,有效的翻藤及控花是必不可少的。7月份红薯藤蔓几乎都开始呈封闭状态,藤蔓多在1.5米左右,这时候就开始翻藤,清除过密的藤蔓,主要以侧蔓为主,侧蔓全部清除割掉,主蔓保留60公分左右,这样能提高通风透光,充足的阳光跟热量才能使得块根膨大;
采挖
红薯生长周期短,为了方便存储,采挖时间大多在9月底至10月中旬,采挖时间短,秋分至霜降期间是最佳采挖期,过早红薯未长满,还有生长性,过晚,红薯成熟后气温降低,容易腐烂变质。在笔者家乡,但凡霜降后采挖的红薯,保质期都很短,即使放入地窖也会腐烂。
红薯虽然是传统农作物,种植上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获得高产。因南北差异,种植也有变化,有关红薯高产种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欢迎留言交流分享。了解更多农村趣事及三农知识,点击关注【下坝毛哥】,带你一起知农事、亲自然、长知识。喜欢此文的,欢迎收藏、转发分享,你的点赞,是笔者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