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从一次普通的文物鉴定,到一场持续近30年的漫长官司。
河北农村妇女刘翠钗只是想带着爷爷留下的两件传家宝去文物局鉴定一下,谁知这一去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2012年历经三级法院诉讼,这个案子终于尘埃落定。
可是一个没见过几次警察的农村妇女,究竟是如何在文物局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为自己讨回公道的呢?
一鉴定就没收1983年11月的那个傍晚,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刘翠钗却顾不上这些。
她急匆匆地赶到晋县文物局,只想着快点见到那位能鉴定文物的专家。
说实话她心里也没底,爷爷留下的这两件"宝贝"到底值不值钱。
见到副局长高英爱的那一刻,刘翠钗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她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掏出那个黑陶钵和白药碾,生怕磕着碰着。
谁知这一掏不要紧,高英爱的眼睛瞬间就直了。
"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高英爱的声音都在发抖。
经过专业鉴定这两件看似普通的老物件居然来头不小:白药碾是唐朝的文物,黑陶钵更是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刘翠钗听到这个结果都惊呆了,她怎么也没想到爷爷留下的东西这么值钱。
高英爱看着这两件宝贝,眼神里闪烁着奇怪的光芒。
"这个要好好鉴定一下,得多花点时间我先给你开个收据。"高英爱笑眯眯地说。
刘翠钗拿着那张收据,心里还美滋滋的,以为过几天就能拿回家了。
结果等了一个月,她不但没等来文物,反而等来了一份"惊喜"。
晋州市文物局直接发了个通报,说她无私奉献主动上交文物。
还给她发了600块钱奖励,顺带给了个文物爱好者协会荣誉会员的头衔。
这下可把刘翠钗给整懵了:"我什么时候说要捐给国家了?"
她连忙跑去找高英爱理论,没想到对方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高英爱板着脸说:"我们给了你奖金和荣誉,你还想怎样?"
在当时每月工资才50块的年代,600块钱确实不是小数目。
但在刘翠钗眼里,这哪比得上爷爷临终前托付给她的传家宝贵重?
就这样刘翠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文物被强行收走,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二十年投诉路"我偏不信这个邪!"刘翠钗咬着牙说。
这一咬就是整整二十年。
从1983年到2003年,刘翠钗就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各级文物局之间来回打转。
文物局的门槛都快被她给踏平了,可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官腔:我们无法确认这是你的文物。
有时候她还要面对工作人员异样的眼光,仿佛她是什么盗墓贼家属似的。
每次被拒之门外,刘翠钗都会在回家的路上偷偷抹眼泪。
但第二天她又会擦干眼泪,继续去"骚扰"文物局。
渐渐地文物局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了这个固执的农村妇女。
"又来了这女人真是烦人。"他们私下这样议论。
但刘翠钗根本不在乎这些,她心里装的只有爷爷临终前的那个眼神。
"这件事我就是豁出去这条命也要争取到底!"刘翠钗常常这样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二十年的奔波让这个农村妇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她开始自学法律知识,从最基础的法律术语开始啃。
邻居们都说她傻,为了两件破东西折腾这么多年。
但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两件"破东西"的问题,而是一个原则问题。
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准备,让她从一个对法律一窍不通的农村妇女,逐渐变得"有理有据"。
她开始明白光靠求情是不行的,必须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2003年刘翠钗终于下定决心,要通过法律途径讨个说法。
这一次她要让那些仗势欺人的人看看,老百姓也是有依法维权的能力的。
意外发现转机可惜官司打得并不顺利。
2005年2月2日晋州市人民法院一纸判决,直接驳回了刘翠钗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定这两件文物是从古墓中出土的,说刘翠钗拿不出证据证明是自家所有。
这个结果让刘翠钗心如死灰,但她还是不甘心。
回到家后她一遍又一遍地翻找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希望能找到什么证据。
天无绝人之路这不经意的翻找还真让她发现了宝贝。
在一个尘封已久的老箱子底部,她发现了一张已经泛黄的纸。
刘翠钗的手都在发抖,这不就是爷爷当年买这两件古董时的凭证吗?
这张民国12年的古董购买证书,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打在了文物局的脸上。
高英爱之前信誓旦旦地说这是盗墓所得,现在可尴尬了。
当她拿着这份证书再次站在法庭上时,高英爱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这...这不可能!"高英爱慌了神赶紧去问刘翠钗的父亲。
刘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你说的是这两件古董啊,我以为你问的是其他东西呢!"
原来当初高英爱去刘家调查时,刘父误会了她的意思,这个乌龙闹得。
这下子文物局编造的那套盗墓故事彻底不攻自破。
一份尘封多年的证书,就这样神奇地扭转了整个案件的走向。
俗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时刻老天爷都在帮刘翠钗。
现在轮到文物局方面坐不住了,他们开始慌了也怕了。
毕竟谁能想到一个农村妇女能拿出这么一份铁证呢?
胜诉启示录2008年6月18日正定县法院终于给出了一个公道的判决。
文物局必须在60天内把黑陶钵和白石药碾还给刘翠钗。
文物局不服气又上诉到了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
但最终在2012年5月4日,中级法院维持了原判。
这一场持续了近30年的维权之路,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当年那个连警察都没见过几次的农村妇女,如今已经能熟练运用法律武器了。
记者采访刘翠钗时,她笑着说:"大家都以为我是为了钱,其实我只是想要回爷爷的遗物。"
这个案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物归属纠纷。
它暴露出了基层文物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比如随意没收民间文物、滥用职权、漠视群众权益等等。
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农村地区法律意识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很多农村人和当年的刘翠钗一样,遇到问题只会忍气吞声。
但是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少勇敢的人。
就像刘翠钗这样,即便举目无援也要为自己争一口气。
她用二十多年的坚持证明:只要方法对,态度正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这不仅是一个文物归还的故事。
更是一个普通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的励志故事。
是一个"蚂蚁撼大树"最终胜利的故事。
这告诉我们: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