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红色鉴史官”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毛主席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伟大的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他的个人生活也被人们关心和关注着。
毛主席在晚年,曾经因为怀念某位夫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她是对我最好的,也是长得最漂亮的。”
这位夫人究竟是哪一位呢?一代伟人毛主席的4段婚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毛主席在老家曾经有一位“原配”夫人——罗一姑。
毛主席的父亲毛贻昌和生意伙伴罗合楼关系甚好,两家兼顾农业生产和经商,都在为了摆脱经济困难而日夜劳作。
罗合楼的岳父毛咏堂,是毛贻昌的远房表叔,两家的祖宅距离仅有一公里,更加深了这两位中年人的信任和友情。
1907年,毛贻昌张罗着把罗合楼18岁的女儿罗一姑嫁给了自己14岁的儿子毛泽东,但是尚未举行成亲仪式。
封建礼教下长大的罗一姑只懂三从四德,面对父母之命选择了顺从。
但是,对封建制度嗤之以鼻的毛泽东可不会屈服,虽然还没有能力脱离家庭,他就对这位“妻子”不理不睬,对父亲毛贻昌更是横眉冷对,冲突不断。
1909年,毛贻昌要安排16岁的毛泽东和罗一姑正式成亲,想要以此拴住叛逆的长子,让他安心经营家族产业。
毛泽东和父亲对抗多年早已身心俱疲,既然父子俩谁都不能让对方妥协,他决定不再和父亲纠缠,在堂伯父毛麓钟的支持下外出读书。
罗一姑本来以为,只要熬到“小丈夫”长大,成了亲就可以过安生日子了,没想到“丈夫”竟然选择一走了之。
她内心倍受打击,自己所处的境地非常尴尬,健康状况也愈发脆弱。1910年春节前后,罗一姑因病去世。
虽然毛主席与罗一姑并没有夫妻之实,但是毛主席内心非常清楚,罗一姑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对她不理不睬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而不是针对她这个人。
因此,罗一姑的死依然让毛主席深感痛心,他为这个封建制度的受害者感到不值得。
比起这位鲜为人知的“发妻“,杨开慧才是毛主席真正意义上的“初恋”。
1914年春天,毛主席考入师范学校读书,而且他是第一名。他的优秀让他备受瞩目,而恰好,对他影响至深的杨昌济先生,就在这里。
1918年夏,在杨昌济的举荐下,刚刚师范毕业的毛主席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
在一次周末的午餐会上,毛主席和杨开慧相遇了,二人都是进步青年,又是同乡,因此有很多共同语言。
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相约一起散步,他们看过北海春天里青葱的杨柳,夏季护城河边故宫的红墙,还有寒冬里老北平钟鼓楼的雪景。
一个是青年才俊英俊潇洒,一个是少女怀春情窦初开,志趣相投的两个年轻人迸发了爱情的火花。
“我看见了他的心,他也完全看见了我的心。”相恋两年后,二人修成正果,于1920年正式结婚。
他们未做“俗人之举”,花轿、嫁妆、媒妁、婚礼一概免去,仅仅简单宴请了长沙的几位亲友,便开启了新婚生活……
毛主席曾写有《虞美人 枕上》一词,“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这一句中的人影,说的就是妻子杨开慧。
毛主席的词以豪放、磅礴著称,如此儿女情长的词句大概只为杨开慧所写了吧。
革命工作出生入死,毛主席忙于事业鲜有精力顾及妻儿,杨开慧生育二子后也曾耽于儿女私情,甚至猜忌毛主席在外另有佳人。
毛主席寄出家书数封,甚至抄录元稹诗词抚慰妻子,可见用情至深。
1924年,毛主席积劳成疾,不得不返乡疗养,他一边治病一边做社会调查,和家人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团聚时光。
8月31日清晨,毛主席像往常一样离家工作,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天人永隔。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入狱,她面对各种威逼利诱未吐露半个字,“我一人死不足惜!”只要丈夫的革命事业能成功,她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1930年11月,杨开慧英勇就义,年仅29岁,后来毛主席得知爱妻牺牲,顿时泪如雨下,直言“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经对身边的卫兵表示,对杨开慧和孩子们心有歉疚。
他极少用“蝶恋花”写词,但在1957年写过一首,他用“骄杨”代杨开慧,字句间,都是对初恋的礼赞和怀念。
1983年,杨家后人修葺杨昌济旧宅的时候,发现了杨开慧在1927年藏在墙壁缝隙的信件,那是为了不被敌人发现精心藏匿的写给丈夫的信。
“我十分爱他!”杨开慧在信中寄托了自己对丈夫的所有感情,这些包含爱意的语句,在今天读来依旧能感受到满满的热忱。
信中写道,毛主席给她写了很多封信,她依然不敢相信自己被他喜欢着,如果有朝一日毛主席被敌人抓了去,她也要与爱人同生共死。
只可惜,此时毛主席已经去世多年,再没有机会看到这些载满爱情的信了。
杨开慧是死别,贺子珍是生离,重重误会让这对患难夫妻最终分道扬镳。
1928年4月,毛主席率部与朱德、陈毅部队在井冈山成功会师,有人安排毛主席在谢兆瑞家中借住,贺子珍也住谢家。
贺子珍出生于江西永新的名门望族,人称“永新一枝花”,父亲是清朝举人,书香门第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专门请了私塾先生给孩子 们上课。
在“五四”运动影响下,贺子珍去了新式的高小上学,在那里了解到了真实的中国和世界。
她不仅接受了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对新知识求知若渴,要每天读报纸,还学习了基督教会的科目。
类似的教育经历,造就了毛主席和贺子珍相似的性格特点,他们都拥有极强的反叛精神和倔强的个性,这就为他们二人以后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
贺子珍仰慕毛主席,毛主席便对贺子珍坦诚了自己的家庭。然而不久后,却传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
这之后,毛主席和贺子珍因为革命需要,越走越近,1928年,二人在一座庙里举办了简单的结婚宴。
毛主席工作不分昼夜,贺子珍日夜陪伴,夏天为他纳扇驱蚊,冬天为他暖被生火,山上的野杏子熟了,也要做上一碗蜜饯给他吃。
在长征途中,红军多次与敌军开展激烈战斗,期间贺子珍估计自己的安慰,为了救战友身中数十弹,与死神擦肩而过。
毛主席知道以后心急如焚,急忙赶来看望,只见贺子珍双目紧闭,面无血色,听到毛主席的呼唤,才微微睁眼,两行清泪流了下来。
毛主席心疼妻子受伤,把自己的警卫员留下来照顾妻子,强忍内心的难过再次奔赴前方指挥。
这对患难夫妻一同经历的十年,是革命事业最艰苦的十年,也是毛主席最难的十年。
延安根据地变得有声有色之后,吸引了国际上一些记者的注意,常有外国人在延安做采访,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和漂亮的女翻译也在其中。
毛主席白天忙工作,有时候会把采访安排在晚上,再加上毛主席喜欢跳舞,偶尔会和女记者搭档参加舞会,这让贺子珍意见很大。
贺子珍是受过教育的新女性,她在革命工作上是有追求的,但是她只能作为毛主席的助手安排他的寝室起居,自认对革命的付出是不足的。
而且,接二连三的怀孕也让她远离了事业,再加上条件很艰苦,生下的6个孩子,只有一个女儿李敏成活。
贺子珍身心俱疲,毛主席整日忙于政务,没有给到她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她觉得两个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而且在延安优秀的革命战友很多,贺子珍自己感觉和他们有了距离,内心积压了一些挫败感,巨大心理落差让她患得患失情绪很不稳定。
最终,她不顾毛主席的挽留,决绝地留下一块手帕,想要去苏联迎接自己的新生。
如果单看谁和毛主席相处的时间最长,当属演员出身的江青。二人的婚姻持续了38年,当然,关系也是最复杂的。
1938年11月,贺子珍出走延安一年以后,毛主席和江青摆了一桌简单的婚宴,就算是结婚了。
江青形象气质很好,又很会打扮自己,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位时代新女性。
她初到延安的时候只有24岁,但是比较有艺术素养,还写得一手好字,是一位难得的文艺人才。
她也做过大学的图书管理员,也曾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这些经历和毛主席有一些相似之处。
而且两个人都很喜欢听京剧,她的肖桂英扮相,曾让毛主席眼前一亮。
她不畏惧毛主席的身份,积极展开攻势,主动创造机会和毛主席接触,还会特意跑到他面前问一些问题,说几句话。
两人偶尔聊一聊工作,谈一谈学习,还曾经一起探讨京剧戏文。接触多了,逐渐熟络起来。
这期间,贺子珍曾写信挽回毛主席,毛主席却回信说:“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江青曾经有过4段婚姻,还曾经在大上海做过演员,这让党内有很多人反对她和主席的关系。
好几位高层领导人,都抱有同样的想法,纷纷写信向毛主席提意见,信件里还有很多干部的集体签名。
周恩来、张闻天等人也曾直言劝说毛主席,希望他打消这个想法。
只是,毛主席当时已经认定江青,而且在主席面前,没有发现她有任何原则性的问题,于是众人的反对他都没有在意。
在婚后的前几年,江青确实做到了一个主内的妻子的责任,算得上尽心尽力地照顾毛主席,也不干涉政治工作。
她每天给毛主席做湖南风味的辣味菜品,天凉了就给他织毛衣,当毛主席工作累了,她还会为毛主席唱一段京剧。
她还很愿意在细节上花心思,给主席沏好茶水后,会特意将杯子的手柄朝向毛主席,方便主席抬手就能端起来。
和谐的关系在1943年出现了裂痕,当时延安要开展干部审查工作,江青自知历史复杂,不想被审查,想请毛主席出面为她说话。
但是毛主席不徇私情,两个人因为这件事大吵一架,夫妻关系开始出现问题。
建国以后,毛主席的作息一直保持战争年代的习惯,天亮后休息,下午起床开始办公,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晨。
江青则过得更加讲究,一定要夜间休息,早晨起床,这就让夫妻俩很少能一起休息。
毛主席三餐偏好重油重辣,江青更注重营养搭配,所以两个人吃饭也是分开的。
从1949年到1955年间,江青多次患病远赴苏联治疗,长期两地分居,二人的感情也就越来越淡薄。
但江青此时并不安分,她不甘于整日无所事事,当个主席背后的女人,而是开始把目光瞄准政坛。
此时,她也不再伪装是贤妻良母,逐渐恢复了势利眼和指使人的本性,身边的工作人员被她当成旧社会的奴仆,稍有不顺心她就会发脾气。
而且她还极为小心眼,生完气还记得找机会打击报复。
毛主席多次评价她极端、自私、有野心,渐渐地连看都不想看到她,两人的关系名存实亡。
毛主席的4位伴侣,两位身故,一位反目。只有贺子珍在毛主席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默默地把贺子珍留下的白手帕放在自己的铁箱子里,珍藏多年。
贺子珍远赴苏联的时候只有28岁,她太年轻了,没想到自己在红色苏联会经历那么多坎坷。
她在苏联生下了和毛主席的最后一个孩子廖瓦,但是不久就夭折了。
贺子珍心碎了,她整日以泪洗面,想要回到毛主席身边,。但却发现她已经被取而代之, 处境愈发艰难。
不久后,她还曾被关进精神病院长达6年。等到她再次回到新中国,想要见毛主席一面都很难了。
1959年夏,庐山会议召开,期间毛主席和贺子珍进行过一次秘密会面,贺子珍未语泪先流,哽咽着诉说着自己的经历。
毛主席不禁叹了口气,当初无论怎样挽留,她都执意要走,到底是为什么。
贺子珍也只能怪自己年轻不懂事。短短一个半小时的会面,成了两人最后的告别。
1970年,毛主席最后一次登上庐山,有一次他和工作人员聊天,说出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子珍对我最好,长得也最漂亮。她后来生病了,老是怀疑别人害她,谁都怀疑,但是从来没有怀疑过我。”
毛主席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很多亲人都在革命道路上牺牲。
所有人把他当做主席,看作伟人,只有贺子珍把他当做曾经的爱人去爱慕,去思念,这样的情感纯粹又珍贵。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