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橘罐头呐
编辑 | 青橘罐头呐
前言
一场惊人的商业纷争在英国上演。
一家中国企业的巨额投资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命运。
英方紧急法案,要强制接管这家中企,可以说这样的行为,或将这家中企在英国的上百亿投资血本无归。
更令人瞠目的是,英国政府还下达了最后的通牒,若中方不配合还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那么英国这一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何会采取如此激进的手段?
中企接手英国钢铁公司
英国钢铁行业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9年中国敬业集团以7000万英镑收购了英国第二大钢铁企业——英国钢铁公司,一时间被视为英国钢铁业重振旗鼓的希望。
而英国钢铁行业的兴衰史,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1976年14家钢铁企业的重组孕育出了英国钢铁公司这个巨人,曾经占据英国钢铁产能的九成江山。
然而时光流转,这个曾经的行业翘楚却陷入了困境。
在这危急时刻,英国政府本可成为救命稻草,但援助谈判的失败宣告了这家百年钢厂的命运。
更是在5月份曾经的钢铁巨人不得不走上破产清算之路,令人唏嘘不已。
就在此时,一家中国企业——敬业集团挺身而出,为这个濒临崩溃的行业带来了一线希望。
他们不仅表示有意收购,更承诺将全力投资扩大生产,为英国和欧洲市场提供服务。
这一举动不仅可能挽救众多工作岗位,更有望为英国钢铁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所以在多个招标公司中,敬业集团出于遥遥领先的位置,最终获得了全面收购的合同。
在收购后敬业集团当时还承诺在未来十年内注资12亿英镑,这一壮举不仅挽救了5000个直接工作岗位,还保住了产业链上约2万个就业机会。
当时这笔交易更是被英国媒体誉为“英伦钢铁梦”的新起点。
也有英媒表示,是中国企业“拯救”了英国的钢铁企业。
英国政府要强制收回
2025年4月12日,英国政府突然抛出一记重磅炸弹——一项紧急法案,意在强制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而细究其中缘由,英方给出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
他们声称,如果英国钢铁公司位于斯肯索普的最后一座高炉关闭,英国将成为七国集团中唯一失去原生钢生产能力的国家。
英国政府12日紧急召回了复活节休会期的议员。
通过紧急状态法案,赋予英国政府指导英国钢铁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维持工厂生产、在必要时强行进入工厂以保护资产等权力。
可以说这对英国来说是相当严重的一件事情,也就是说必要的时候,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而根据媒体的报道,英国之所以会紧急的公布这一法案,这家钢铁公司每天亏损70万英镑,相当于人民币672万元,而这样的出血速度足以让任何企业望而却步。
这背后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高关税、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供大于求。
这场危机不仅关乎一家公司,更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面对敬业集团可能关闭高炉的威胁,英国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富有争议的决定。
不得不说英国政府此举确实令人瞠目结舌,想想看,一个外国投资者好不容易投入巨资,却在经营困难时被东道主强行接管,这简直就是投资者的噩梦。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英国政府还威胁说,如果企业不服从接管命令,公司管理人员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两年监禁。
回顾整个事件,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敬业集团当初满怀希望地进军英国市场,恐怕做梦也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
英国政府的强制接管行为,表面上是为了保护就业和维护国家尊严,实则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的政治和经济动机。
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而失去原生钢生产能力,对一个曾经的工业强国而言,无异于自断经济命脉。
他们打着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自主权的旗号,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政治议程服务。
想想看一个国家连钢铁都要依赖进口,那在面对国际危机时岂不是束手无策?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日趋复杂的背景下。
不得不说,敬业集团在这场风波中确实有些倒霉。
而面对英国政府发表的,允许英国钢铁公司“落入”中方手中是一个天真的想法的这一表态。
中方发言人进行了回应,他呼吁英国政府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避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从而影响了中国企业前往英国投资的信心。
界面新闻2019-11-12——这家中国民企将以6.3亿元收购英国第二大钢铁公司
观察者网2025-04-13——英国政府召集议会通过紧急法案,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新浪财经2025-04-12——英国政府公布草案,允许政府接管可能关闭的钢铁资产
财联社2025-04-14——英方通过法案允许接管中资拥有的英国钢铁公司 外交部回应
等同向中国宣战。
[赞][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