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战士过河时遇生理期,他大喊:有人负伤了!张琴秋:你到那边去》
引言:
寒冬腊月的汉水河畔,红四方面军正在紧张地组织过河。刺骨的河水中,年轻的秦懋书战士正兴致勃勃地"指挥"着几名女战士下水。他不懂师长王宏坤为何要打他的后脑勺,也不明白为什么张琴秋主任要让他"到一边去"。更让他困惑的是,那个蹲在地上的女战士,明明裤子上渗出了血迹,为什么大家都说她没有受伤?这个困扰了秦懋书多年的谜题,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
一、红四方面军的特殊武装力量
1933年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正在悄然成长。这支部队与其他红军部队有着显著的不同——战士们都是女同志,这便是后来声名远播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各部队就有女战士的身影,但大多在后方机关工作。真正让妇女独立营诞生的契机,源于一场特殊的群众大会。那是在1933年初的一个清晨,张琴秋在通江县的一个村子里召开妇女动员大会。会上,一位年轻的农村妇女站起来说:"男人能打仗,我们女人为什么不能?"这句话引发了现场数百名妇女的共鸣。
就在当天下午,张琴秋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请愿书",上面密密麻麻签着几百个名字,有的是歪歪扭扭的文字,有的只是一个红手印。这些妇女要求参军打仗,要求拿起枪杆子保卫她们刚获得的新生活。
张琴秋将这个情况向上级作了汇报。经过认真研究,红四方面军决定在全川陕根据地范围内挑选政治觉悟高、身体素质好的妇女,组建一支正规的妇女武装。经过严格筛选,400多名妇女被选中,其中年龄最大的28岁,最小的才15岁。
这支部队的组建并非一帆风顺。有人质疑:"女人能打仗吗?"为了回应质疑,张琴秋亲自制定了一套特殊的训练方案。每天天不亮,妇女独立营就开始训练,从站军姿到打靶,从负重行军到战术动作,样样都不含糊。
一个月后的军事汇报表演上,妇女独立营以出色的军事素养让在场所有人刮目相看。她们不仅能熟练操作各种武器,而且在战术配合上显示出独特优势。这支部队很快就接受了第一次实战考验——护送一批重要物资穿越敌人封锁线。
在这次行动中,妇女独立营采用了独特的伪装战术。她们扮作赶集的农村妇女,将武器藏在箩筐下面,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这一战术后来被红四方面军广泛采用,成为革命战争中的一个特色。
独立营的成功让红四方面军看到了女子武装的巨大潜力。很快,更多的妇女被吸收进来,独立营扩编为独立团,后来又发展成为独立师。这支部队不仅承担战斗任务,还负责伤员转运、物资运送等工作,在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次战斗间隙,有人问张琴秋:"为什么要建立专门的妇女部队?"张琴秋说:"革命是为了翻身求解放,妇女更要翻身求解放。让她们拿起枪,不仅是为了打仗,更是为了让她们明白自己和男人一样能顶半边天。"
二、生死考验中的巾帼英雄
1932年12月的汉水河畔,寒风刺骨。红四方面军南下建立根据地的队伍正在这里集结。近两百米宽的河面上,漂浮着薄薄的碎冰,河水在寒风中泛起层层涟漪。
部队只有少量船只,首要任务是运送不能沾水的武器弹药和医疗物资。战士们不得不采取徒步蹚水的方式过河。女战士们排成一队,等待着过河的命令。她们中有不少人是第一次面对如此宽阔的河流。
十师的秦懋书正在河边帮助运送物资。看到等候的女战士们,他随口说了句:"水不深,才到胸口。"话音未落,师长王宏坤就给了他后脑勺一巴掌。原来,部队里的女战士正值特殊时期,不宜入水。
但事态紧急,敌人随时可能追击过来。一位女战士突然站出来说:"师长,我们也是红军战士,不能总靠船只,这样太慢了。"其他女战士纷纷响应。张琴秋见状,立即组织女战士分批过河,特殊时期的同志则继续等待船只。
第一批下水的女战士们手挽手排成人链。刚入水,就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河水冰冷刺骨,仿佛要将人冻僵。她们咬紧牙关,一步步向前移动。有的同志因为身材矮小,水位已经漫到了下巴,但依然坚持前进。
这时,一位女战士突然腿部抽筋。旁边的同志立即扶住她,其他人也迅速靠拢,形成一个保护圈。在集体的帮助下,这位同志终于挺过了危机,继续向前。
上岸后,女战士们的军装都湿透了,有的人的嘴唇已经发紫。但她们顾不上生火取暖,立即投入到运送物资的工作中。一位女战士因为生理期加上受凉,出现了剧烈的腹痛,蹲在地上直不起腰。
秦懋书发现她裤子上有血迹,以为是受了伤,大声呼喊:"有人负伤了!"张琴秋闻讯赶来,看清情况后,立即让其他女战士带这位同志去休息,并命令秦懋书到一边去。
这种特殊时期的困难,在长征途中经常发生。女战士们除了要克服和男战士一样的艰难困苦,还要面对独特的生理挑战。但她们从未退缩,也从未要求特殊照顾。
在渡河行动结束后,张琴秋召集女战士们开会。她说,革命战争是残酷的,但革命军队也是有人情味的。她要求建立互助小组,由女战士们相互照应。同时,她还和军医商量,为女战士们准备了一些特殊的医用物品。
这次渡河经历,成为红四方面军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篇章。它不仅展现了女战士们的坚强意志,也反映出革命队伍中的人性关怀。当晚的篝火旁,秦懋书仍然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受伤"的女战士不用包扎。直到多年后,他才恍然大悟,为当年的莽撞感到懊悔。
三、红军女战士的特殊困扰
在革命战争年代,女性参军并非易事。除了要面对战争的残酷,她们还要应对许多独特的困难。生理期的问题,就是其中最为棘手的一个。
1934年春,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在一个月内完成三百里的远征。这次行军恰逢雨季,山路泥泞难行。女战士们背着沉重的装备,每天要走二十多里山路。但对于正在经历生理期的战士来说,这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部队里没有任何现代卫生用品。女战士们只能用棉布做简易卫生巾,这些东西在长途行军中经常会磨破皮肤,造成感染。有的同志因此发烧,但依然咬牙坚持行军。
张琴秋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即召集卫生员开会。她们决定采取三项措施:第一,让每个班都备有干净的棉布;第二,安排休息时间让女战士们及时清洗更换;第三,让卫生员随时携带防感染的药品。
这些措施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很困难。在行军途中,找到干净的水源就不容易,更别说要确保私密性了。女战士们常常要等到天黑后,才能找机会处理个人卫生问题。
一次,部队在一个村庄休整。一位老大娘看到女战士们的困境,主动献出了家里珍藏的几匹新布。她说:"闺女们打仗不容易,这是我准备给孙女做嫁妆的布,现在给你们用吧。"这个朴实的举动,让许多女战士流下了眼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琴秋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每个连队设立女性互助小组。这些小组由经验丰富的老战士带领,专门负责照顾特殊时期的同志。她们会事先准备必需品,在行军时相互照应,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提供帮助。
但在战斗中,这种困扰就更难处理了。1935年的一次战斗中,一位女战士正在经历严重的痛经,可敌人的进攻不会因此停止。她只能强忍疼痛,继续战斗。战后,同志们发现她的裤子已经被血迹浸透,但她始终没有退出战斗岗位。
这种情况在红军中并非个例。很多女战士都经历过类似的困境。她们在战场上不仅要与敌人作战,还要与自己的生理特点抗争。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问题往往得不到妥善解决。
张琴秋曾经说过一句话:"革命军队里的女同志,承担着双倍的困难。"这句话道出了女战士们的特殊境遇。她们必须像男战士一样完成所有任务,同时还要克服女性特有的生理困扰。
到了1935年底,红军总部终于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开始在后勤补给中专门添置女性用品,并在医疗队中配备了专门的女医生。这些改变虽然来得较晚,但表明了革命队伍对女性需求的重视。
四、革命队伍中的人性关怀
在红四方面军的历史档案中,有一份特殊的军需清单。这份写于1935年的文件上详细记录着:棉布若干匹、药品若干种、热水壶数十个。这些物资都是专门为女战士准备的,显示出革命队伍对女性特殊需求的重视。
这种特殊关怀并非一开始就有。在红四方面军组建初期,由于条件艰苦,女战士们的特殊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一次行军中,一位女战士因生理期加上连续行军,出现了严重的贫血症状。这件事引起了军委的重视,他们随即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如何改善女战士的生活条件。
会议决定采取多项措施。首先,在每个连队设立专门的女性休息区。这些区域通常用油布或树枝搭建,确保女战士们有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其次,在物资分配上作出调整,优先保证女战士的卫生用品供应。第三,在行军安排上也作出相应调整,尽量避免特殊时期的女战士涉水过河。
这些措施的执行者中,有一个叫李大姐的老党员格外引人注目。她是红四方面军的后勤主任,专门负责女战士的生活保障工作。她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紧急情况下需要的物品。每到一个新的驻地,她都会第一时间找到水源,确保女战士们能及时清洗更换。
1934年冬天,部队在大山里遭遇敌人围堵,不得不在零下的温度中连续行军三天。李大姐发现有几个女战士因为生理期加上严寒,出现了发烧症状。她立即组织其他战士就地取材,用松针煮水,既解决了饮用水问题,又为发烧的同志们提供了热敷的条件。
在一次战斗后的休整期间,张琴秋组织女战士们开展了一次特殊的交流会。会上,大家敞开心扉,讲述了在战争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一位年轻的女战士说,每次生理期都怕给集体添麻烦,常常硬撑着不说。张琴秋当即表示,这些都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需要整个集体共同关心解决的事情。
从那以后,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保障制度。每个连队都设立了女性卫生员,专门负责女战士的健康问题。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部队仍然坚持预留一定比例的医疗用品和生活用品,优先保障女战士的特殊需求。
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在当时的军队中是很少见的。有一次,部队缴获了一批国民党军队的物资,其中就包括一些女性用品。但检查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国民党军官家属使用的,普通女兵的待遇却很差。相比之下,红军虽然条件艰苦,但对每一位女战士都一视同仁。
在长征结束后,一份关于女战士保障工作的总结报告中写道:"革命事业离不开妇女的参与,而妇女参军既是革命的需要,也是妇女解放的表现。因此,解决好她们的特殊困难,不仅是军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红军对女战士的特殊关怀。
五、女战士的历史贡献
1935年秋,在四川某地的战役中,红四方面军的一支女子侦察队执行了一项特殊任务。这支队伍装扮成当地农村妇女,成功打入敌军防区,获取了重要情报。她们利用女性身份的特殊优势,在敌人眼皮底下来回穿梭,为部队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支侦察队的领队叫王兰,她带领的五名女战士在敌占区活动了整整七天。她们白天分散在集市上,装作卖菜的农妇,暗中观察敌军调动。晚上则聚在一起,整理情报,用特殊的暗号传递给联络员。最终,她们不仅摸清了敌军的部署,还发现了敌人的粮草转运路线。
在随后的战役中,红四方面军女子运输队发挥了关键作用。她们利用地形优势,在崎岖的山路上组织运输队伍,将缴获的武器弹药和粮草快速转移。由于当地山民们习惯了看到妇女挑担运物,敌人的侦察机多次从头顶飞过,都没有发现异常。
1936年初,在一次夜间强渡江河的战斗中,女战士们又立下了新功。当时正值寒冬,河面上飘着薄冰。为了不惊动敌人,部队需要悄无声息地渡河。女战士们主动请缨,用棉布包裹船桨,将声音降到最低。她们在刺骨的河水中坚持了四个小时,成功将三个营的战士送到对岸。
在后方医院里,女战士们的贡献同样突出。一位叫李玉华的护士长创造了一套快速包扎法,大大提高了战场救护的效率。她带领的医疗队在一次战役中,仅用三天时间就救治了两百多名伤员。当时医院条件简陋,常常要在炮火中转移。女护士们背着伤员,在崎岖的山路上往返奔波,确保每一位伤员都能得到及时救治。
在部队的文化教育工作中,女战士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中有不少是知识分子出身,担任起了教导员的工作。她们不仅教战士们认字读报,还组织文艺演出,创作革命歌曲,丰富部队的文化生活。一位叫张月的女战士,用自己的故事创作了一首《女战士之歌》,这首歌很快在部队中传唱开来。
1937年,红四方面军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女战士在多个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医疗卫生方面,女性占据了医护人员的大多数;在侦察工作中,女性的特殊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后勤保障中,女战士们承担了大量的运输和保障工作。
这些贡献并非轻易获得。在一次战斗中,一个伤员收容站遭到敌机轰炸,站长李芳带领女护士们冒着炮火转移伤员。当所有伤员都安全转移后,她们才发现自己的医疗器械损失严重。但她们立即就地取材,用竹子制作担架,用草药代替药品,继续救治伤员。
在长征结束后不久,军部专门召开会议,表彰了一批表现突出的女战士。会上宣读的一份材料这样记载:"她们不仅是战士,更是战友;不仅能打仗,还能救人;不仅承担战斗任务,还要克服女性特有的困难。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革命战争中缺少不了妇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