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醒悟!台积电刘德音说了大实话,赴美建厂可能赔上百亿美元

红鑫心科普社 2024-11-29 07:58:32

红鑫科技社导读

台积电赴美建厂的消息一直备受热议,然而在这个看似美好的合作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挑战。

刘德英的观点认为,这笔投资可能是个“巨大的败笔”,难道台积电真要在美国的高成本泥潭中挣扎?接下来我们一起深入分析这场半导体行业的“棋局”。

台积电赴美建厂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巨额的资金投入和高水平的技术要求是其基本特征。

在这个行业里,芯片的生产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一环。

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生产,以确保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但是高成本的芯片生产还是让台积电的盈利能力捉襟见肘。

刘德英曾经担任台积电董事长,在他看来,台积电赴美建厂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败笔。

美国虽然有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但是其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都是非常高的,而且美国的销售渠道也不一定好打通。

西方国家希望将台积电完全掌握,通过新建法案来吸引台积电。美国当局曾经表示愿意为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提供补贴。

但是最终只给了66亿美元,这个数字对于台积电在美国投资的650亿美元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按照台积电自己的规划,在美国建厂将会有十年的回本周期,而这十年里还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

比如新任美国当局是否还愿意继续提供补贴,以及美国加征关税后会不会影响芯片的出口。

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建成后,虽然可以生产最先进的芯片技术,但是按照刘德英的预估,台积电可能要为此赔上几百亿美元。

这个数字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台积电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

或许是因为去美国建厂带来的巨大压力,台积电开始频频出手,收购新的公司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同时还加大了对东方大国市场的投入。

但是中国市场对于台积电来说,依然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

但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台积电在这里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

如果台积电能够把生产线搬到美国,那么美国真的就可以锁死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了吗?我看未必!

虽然美国给了它一个很大的蛋糕,但是这个蛋糕里面藏着很多陷阱。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以保护主义著称的国家,在它看来,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所以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美国的新法案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它希望通过巨额补贴来吸引整个产业链都到美国来落地。

但是台积电并不是一块简单的蛋糕,它有自己的考量,美国虽然可以给补贴,但是未来是否会继续给予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且即便是现在得到了补贴,但是650亿美元对于台积电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它还要面对高昂的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在这条路上投资下去,回本的周期会很长。

更何况,美国市场对于芯片的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还是要回到亚洲这边来组装,失去了这条稳定的销售渠道。

台积电可能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或者调整自己的产品定价策略,以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但是以台积电现在的毛利率来说,这样的调整恐怕效果也不会太明显。根据公开数据,台积电目前的毛利率为50%。

而英伟达则高达80%,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即便是英特尔这样的老牌劲敌,它的毛利率也才60%左右,台积电根本没有抢占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利润。

红鑫科技社总结

台积电的美国建厂计划让人不禁猜想,究竟是为了发展,还是在为难自己?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压力和市场不确定性,台积电的未来究竟会如何?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看法,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0 阅读:27

红鑫心科普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