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终于回头!从2025年开始,文字“认祖归宗”,国家加速去俄化

论芸轩 2025-01-08 14:34:05

文| 论芸轩

编辑|论芸轩

前言

在世界地图上,蒙古是一个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的国家,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经历了种种坎坷。

而在蒙古国的历史中,关于文字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这个民族的兴衰与变迁,还是一个民族百年的转向。

如今,有最新消息传来,蒙古终于肯回头了,将要从2025年开始,先将文字进行“认祖归宗”,然后国家在加速去俄化。

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蒙古国为什么要在2025年全面恢复传统蒙古文?

蒙古国文字的历史演变

蒙古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伟大的蒙古帝国缔造者成吉思汗下令创制了一种全新的文字系统——回鹘式蒙古文。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老蒙文”,这种文字不仅记录了蒙古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成为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标识。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苏联对蒙古国实施了全面的文化控制,强制推行西里尔字母化的蒙古文。

一时间,传统的回鹘蒙古文被打入冷宫,几乎销声匿迹,直到苏联解体后的90年代,随着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蒙古国才开始重新思考文字改革的问题。

这场文字改革的背后,其实反映了蒙古国复杂的民族心理,一方面,他们渴望重拾民族传统,以此重建民族自信。

但另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苏联化,许多人已经习惯了西里尔蒙古文,一时难以适应,这种矛盾心理,导致蒙古国政府在文字改革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

直到2016年的时候,蒙古国才最终下定决心,宣布在2025年全面恢复传统回鹘蒙古文为官方文字。

在我看来,这场文字改革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问题,更是一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地缘政治博弈。

长期以来,蒙古国一直试图在中、美、俄三国之间寻求平衡,实施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而随着亲西方思想在蒙古国的盛行,一度甚至出现了改用拉丁化蒙古文的声音。

但现实情况是,中俄仍然是蒙古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西方国家无法随心所欲地插手这个地区的事务。

因此,全面融入西方世界,对蒙古国来说并不现实,在这种背景下回归传统,重拾民族自信,或许是蒙古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但这也引发了一个疑问,为何蒙古国要在2025年全面恢复传统蒙古文?

蒙古国重启文字改革的现实考量

其实,蒙古国重启文字改革绝非一时心血来潮,事实上,这个问题在蒙古国内部已经争论了几十年。

支持者认为,恢复传统文字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反对者则担心,贸然改革可能会带来社会动荡和分裂,而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其实反映了蒙古国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方面作为一个曾经的游牧帝国,蒙古人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充满自豪。重拾传统文字,不仅仅是一种情怀,更是重构民族自信的需要。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经过几十年的苏联化,西里尔蒙古文早就已经深入蒙古人们的心里。

尤其是对于年长一代人来说,突然改用一种全新的文字系统,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困扰,即便是年轻一代,也未必都接受过系统的回鹘蒙古文教育。

2016年,当蒙古国政府最终决定在2025年恢复传统回鹘蒙古文为官方文字时,这种担忧并没有消除。

一项针对公务员的调查显示,近半数人对使用回鹘蒙古文持保留态度,仅有约一半的人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这种文字。

面对这样的现实,蒙古国政府采取了一种渐进的策略,从2023年1月起,政府文件开始同时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和回鹘蒙古文。

这一举措,既是对传统的回归,也是对现实的妥协,它给了社会各界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

而这种渐进的改革方式也是明智的,文字改革不同于其他领域,它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如果操之过急,不仅可能引发社会混乱,更可能适得其反,加剧民众的抵触情绪。

当然,渐进并不意味着犹豫,恢复传统文字,重塑民族自信,这是蒙古国的必然选择,关键是要在改革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争取最大程度的社会共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蒙古国的文字改革,不仅仅是一场语言的革命,更是一场全民族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觉醒。

它将重新定义蒙古人的文化身份,塑造这个民族的未来图景,这注定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也是一条通往复兴的必由之路。

从长远来看,蒙古国的文字改革,表面上看是一场语言的革命,但实质上却反映了这个国家复杂的地缘政治处境。

如同前文所说,作为一个内陆国家,蒙古国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在中、美、俄三国之间来寻求平衡,实施所谓的“第三邻国”战略。

而文字改革,恰恰成为了这场博弈的一个缩影,毕竟在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和西方影响力的上升,蒙古国一度出现了强烈的亲西方倾向。

一些人甚至提出,要彻底告别西里尔蒙古文,改用拉丁化的蒙古文,这种想法,显然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联系,中国和俄罗斯仍然是蒙古国最重要的邻国和贸易伙伴。

尤其是中国,近年来已经成为蒙古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全面融入西方世界,对蒙古国来说并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蒙古国也不可能任由外部力量随意干预自己的内政,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应该由蒙古人自己来决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蒙古国最终选择回归传统文字,既是对民族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现实国际形势的审慎判断。

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任何选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恢复传统文字,可能会引起一些国家的不满和疑虑。

这对蒙古国来说,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挑战,关键是要在坚持民族利益的同时,也要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结语

总的来说,蒙古国的文字改革,既是这个国家面向未来的一次重大抉择,也是在百年变局中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一次勇敢尝试。

它将为蒙古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为这个古老民族的复兴谱写新的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吧!

参考资料:

精神文明报在2016年11月前关于《蒙古国拟于2025年恢复使用传统蒙文》的报道

新华网在2020-03-19关于《蒙古国将从2025年起全面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的报道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