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博物馆。
要了解一座城市,去逛博物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符号。
尤其是在那些本就底蕴悠长的城市之中,博物馆显得越发重要。故去的辉煌、风流的人物、珍贵的物件,都在博物馆的记录里熠熠生辉。
今天,带你们去逛巫山博物馆。
老样子,在介绍博物馆之前,先来说说巫山。
位于重庆市东部的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北门户”之称。
很多人知道巫山,因为巫山县境内有着以峡谷、江河风光为代表的长江三峡;而只有很少人知道,巫山也是我国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千百年来,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等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共生,汇聚而成熠熠生辉的巫山文化。
巫山博物馆,占地面积13亩、总建筑面积13300平方米,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同时,巫山博物馆也是巫山的代表性建筑,非常值得一看。
当你站在博物馆面前,晨光熹微,碧水荡漾,长江之滨的巫山博物馆,形似汉阙一般赫然屹立,无声遥望着连绵远山。这场景,美极了。
虽然只是一个县博物馆,但据数据统计,巫山博物馆共有4万余件馆藏,涵盖了从旧石器时期到近代民国时期的各个品类。
其中,珍贵文物共有1422件,其数量仅次于三峡博物馆,非常惊人。
2018年9月,巫山博物馆还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第三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官方都认证了巫山博物馆的馆藏丰富。
走入博物馆,因为巫山本身就很小,所以即使是节假日,馆内游客也不多,非常安静,适合一个人慢慢逛慢慢看。
博物馆内设有1个基本陈列、2个专题陈列和1个临时展览。主要包括《巫山巫水巫文化》、《长河遗珍》、《灵山毓秀》等,重点突出了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等巫山地域文化特色。
一件件展品看过来,有的神秘、有的精美,让人叹为观止。
之所以巫山博物馆能有如此之多的展品,是因为作为人类发源地之一,长江三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而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库区尤其是巫山一带,进行了大量抢救性文物发掘工作,出土了一大批非常有价值的文物,这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巫山博物馆。怎么说,这也算是一种幸运吧。
说一些印象深刻的展品。
这一组陶俑眉开眼笑,姿态各异,脸上的神情格外讨喜。
抚乳俑,这是一件随葬品,裸身抚乳的姿态尤其鲜明。根据研究,这可能是三峡先民对女性生殖崇拜的一种象征。
这一件是舞俑,甚至能看清她衣饰上的花纹,长袖翩迁、舞姿曼妙。
很精致很漂亮的蚌饰项链,远古先民爱美的意识真的超出我们的想象,据说是巫师的配饰。
道家称为神树的摇钱树,在墓葬中也很常见。因为从前的人们认为铜钱挂在树上,只要摇动钱树,就会财源滚滚,表达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当然在巫文化中,它也是人间通往天堂的树。可惜这件只是底座,不是完整一棵树。据说有人曾在巫山挖出摇钱树,偷偷运到国外,还卖出了天价。
接下来两件展品,在看之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件眼睑上插骨箭的墓葬头骨,非常诡异的形状。有猜测说这个人是受箭伤导致死亡,也有说是一种刑罚,死后才插入的。
我国古代丧葬形式之一——屈肢葬。是中国文化史,特别是中国墓葬制度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
但是,关于它的渊源、流行时间和地区、表现意义等,至今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许漫漫历史,一些得不到解答的问题永远都会是问题吧。
除了这些展品,在巫山博物馆的馆藏,还能见到巫文化的元素。
比如巫音,看看和现代乐器有什么不同?
这是傩祭。傩和宗教有关,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仪式。这些面具近看挺吓人的。
前面这些还只是开胃小菜,后面的才是重点。三峡悬棺听说过吗?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悬崖峭壁之上,有无数具悬棺,有单棺,有群棺,有的似木船,有的似风箱......一个个无比神秘。
悬棺是指将棺木置于距地面一定高度的洞穴之中,至于洞穴的选择,有天然洞穴、也有人工开凿的洞穴。古人实行悬棺葬,有几种解释:一说是借音“高棺”,等于高官,以保佑子孙后代大富大贵;也有说是为了保护先人尸体,不让人兽侵犯等。还有说是放得越高,对先人越是尊重。
总之,这种墓葬方式带有非常玄幻的色彩,也启发了很多盗墓小说。
最后再来看一些巫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是巫山人下颌骨臼齿。经学者研究,“巫山人”化石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不知过了几千几万年,化石仍然保存得很完好,足以当得起镇馆之宝。
2001年巫山双堰塘遗址出土的西周骨雕神鸟,纹样非常细腻。虽然叫骨雕,其实是象牙雕刻而成。这件神鸟印证了《山海经》中记载的上古巫山——巫载国“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的图腾崇拜。有专家认为,这是集王权与巫师于一体的,部落首领佩戴的饰物,或者是大型祭祀活动的礼器。
战国谷纹玉璧,人以玉为祥瑞之物,通过“六器”祭祀天地四方。巫山地区虽然不产玉,但玉璧出土很多,大概这里的人喜欢,而从外地购入。
东汉四灵西王母鎏金柿菱形饰牌,是棺木上的装饰品。
看过盗墓笔记都知道西王母吧?这件纹饰图案,反映了西汉中期到东汉,神仙世界逐渐形成以西王母为至尊主神的局面。细细看来,饰牌表面工艺繁复,花纹既清晰分明,又富丽堂皇,是不可多得的汉代艺术珍品。
代表了三峡库区汉代制陶工艺巅峰水平的东汉红陶马。这匹马马头微向前伸,整体肌骨匀称,显得肥硕健壮。虽然历经千年,仍不失当年英武雄姿。
据介绍,这件陶马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先由红陶分段烧制,再拼接而成,这么大的形体很少见了。
东汉灰陶庖厨俑,陶俑形似厨师一般,双手握鱼,膝间置短案。案中有一条大鱼,陶俑左手按鱼头,右手握鱼尾,正在对鱼进行加工。
这座陶俑形象逼真,富有活力。更有意思的是,陶俑双手握鱼的形象,被解读为正在制作“巫山烤鱼”,充分证明两千多年前“巫山烤鱼”技术已相当成熟,此庖厨俑被戏称为巫山烤鱼的鼻祖。
来到巫山,一定要去吃一次巫山烤鱼哦。
东汉绿釉双耳陶釜。这一件采用了双色釉烧制,颜色丰富而有层次。由于长期埋在地下,陶釜表面部分绿釉变成了银色,成为独特之处,其他地方都见不到。
馆内还有很多我没有写完的珍品,若你一个个看过去,总能发现它们的故事。
而记住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博物馆。
地址:重庆市巫山县平湖西路369号
交通:市政广场公交站乘坐巫山105路公交,红叶医院站下,步行300米即可到达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每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