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热播的《山花烂漫时》已经完结,但是张老师和大山里她爱的孩子们的故事还在继续。24年是影视圈百花齐放的一年,各类题材的电视剧播出更是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够让观众评分很高、记忆点深刻的好像并没有几部。
作为一部精短教育题材纪录片《山花烂漫时》一经播出就得到了9.0的评分,国庆节期间已经上升到9.3,可见这部剧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可以让人又哭又笑又励志的影视剧真是太少了。
这部剧没有刻意放大苦难、没有将镜头着重描写其中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说教的味道,如一位老者一样缓缓叙述着这些年张老师创办女高遇到的困难。虽然过程艰难,但全剧充满了积极向上、绝处重生的希望,如杂草一般在苦难下疯狂生长。
大山里的女孩们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人人善良天真。在遇见张桂梅老师之前,她们被传统思想禁锢。山里的女孩都是一样的人生轨迹:出嫁前是家里的劳动力,出嫁后是夫家的劳动力。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山沟沟里,无论在娘家和夫家,她们都是可以任意打骂的存在,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
张老师的到来带给了她们另外一条路,让她们知道大山的外面不是山而是更宽广的世界。在追剧的时候,看到很多网友在说,现在那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他们那么费劲考出去又能怎样?其实,或许对大多数人而言,现在的大学生确实是很多,普通大学生好像的改变好像并没有许多,但是对她们而言,只要能够考上大学,走出那座大山,就算是改命了。因为她们已经冲破了一直禁锢着她们的思想,相信在山里吃那么多苦的她们,就算是步入社会,也可以过的很好。
剧中给人视觉冲击最大的一幕就是谷雨拿到通知书离开村庄时,她看向邻居家同龄的女孩的眼光,彷佛看向的是另一条路上的自己。如果她不曾遇到张桂梅老师,是不是她也是这样早早辍学嫁人。
那个疯女孩虽然 在剧中没有名字也没有多少镜头,但是却深深的扎在了观众心中:谷雨离开大山的时候,她身穿校服,手握书本,朝着大山喊“不是我克死我丈夫的”,喊出了多少被大山困住的女子的心声,她又是多少山里的女孩的缩影。她与谷雨的这一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张桂梅老师建立女子高中的伟大。
剧中更是用叙事的手法,描写了张老师从一开始创办高校的事情。在并不富裕的山区要创建一个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这期间的困难可想而知。《山花烂漫时》让观众了解到,这所女子高中的背后大家的共同付出。是啊,这么大的一件事,仅仅凭借张老师一个人怎么可能完成。如果没有各个部门的支持、各级领导的协调、各个老师的共同努力,怎么可能会建起这所拯救山里女孩的全免费高校。
剧中让观众最为震撼的一个场景,应该就是女高第一批学生开学时,面临着山间大雨,学生们都不能赶到学校,周局与马副县长的对话。为了孩子们能够顺利赶到学校,不惜用自己的前途担保,动用一切力量送孩子们上学。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在没有得到批示前,学生返校途中任何的差错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可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他们还是冒雨接回了所有女高的学生。
还有在得知女高困难消息后利用午饭时间查看女高情况,更是直接拨款八百六十万领导人,解决了女高的根本困难,也使女高正式运营起来。
女高的成功离不开张桂梅老师的牵头与坚持,同时也离不开其他各层面的帮助和支持。女高建立初期,每个参与过的老师都值得尊敬。整部剧中,出现的所有人没有绝对的坏人。哪怕是女高前期不分青红皂白就让学生滚出教室的蔡虹老师,以及其他离职的老师,我们都没有批评他们的理由。
试想一下,自己辛苦学习那么多年,找了一份工作,进去之后发现,福利待遇不仅与谈的不一样,还让人不分昼夜的加班加点,不仅如此,说不定什么时候公司都会倒闭,你会怎么做?我们敬仰那些为理想奋斗的牺牲精神,可是我们在歌咏的时候,没有理由去批判和讽刺那些不愿意奉献和牺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在不危害社会安全的情况下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何况那些离职的老师,也都是在女高创办初期都是真心实意的出过的力气的。
女高的故事太多,感人的地方太多。谷雨与蔡桂枝互相较劲互相鼓励的救赎,让观众看到了高中时期珍贵的友谊,在华平双子星的带领下,高中同学之间的情谊;都是苦难中成长的孩子,更懂得彼此之间的心心相惜。看着她们冲刺高考时模样,还记得自己当初时的样子吗?毕业离校时的不舍,你还记得那个抱着痛哭的同学吗?《山花烂漫时》最感动人的地方就是能够用最平淡的镜头唤起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看完《山花烂漫时》后,脑海里记忆深刻的不是那些看似解决不了的困难,而是那些绝处逢生的希望,那些不折不挠的生机和张桂梅老师一直以来不会改变的理想与信仰以及她在任何困境下都充满乐观的心态。是啊,一个充满苦大仇深的人,怎么可能会做成这么伟大的事情。只有拥有一个幽默乐观的强大心脏才能让苦难开出绚丽的花朵。
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把张桂梅老师的事拍成影视剧都不用编辑过多的渲染,只按照实事去拍就行。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开卷考试,去年的《我本是高山》还是很难得的在这个充满对立舆论的环境里获得了大家出奇一致的骂声,以至于到现在都没有敢开评分。
在那个思想落后重男轻女的山沟沟里,酗酒的父亲被改编成了母亲;原本上不起学的女孩子,敢趁着月黑风高翻山越岭的去网吧;班里的学生因为其他同学考试高出自己几分而在课堂大打出手;把张老师对党的信仰改成了对亡夫的思念;任何时候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等一些不切实际的魔改,导致一经播出,就获得了观众一众差评。
这么一位令人仰慕的燃灯校长,和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伟大事件,要想完成她心中一定要有着非凡的信仰和理想。而影版却将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理想”矮化成了对亡夫的情爱,所以才会被观众诟病“不尊重原型人物”
而《山花烂漫时》剧组通过长达三年的采风走访,深入了解原型人物,看到了大山女孩的困境,了解了张桂梅老师建立免费女高的重要性和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理想和信仰。有初心、有理想、有信仰、才能造就一个高于普通人的英雄形象;有凝聚力、有同行人、有目标、有不放弃的坚持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打动人的从来不是过度的氛围渲染,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那么《我本是高山》与《山花烂漫时》你看过哪部?《山花烂漫时》中哪个故事镜头最能打动你?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