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度错判形势,称中美关税战是“大好事”,当成崛起千载良机

车界吖 2025-04-11 16:05:34

2025年4月,中美关税冲突升级,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发生剧变。

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于孟买论坛表示,“世纪博弈”为印度崛起带来“千载良机”,指责中国2001年入WTO致贸易混乱。他称,中美博弈间隙,印度将成新“世界工厂”。

然而,他能否真正实现自己的壮志豪言,仍是一个未知数。

【关税战是印度良机?】

戈亚尔的乐观有因可循,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起,印度即盼承接产业链转移。2025年特朗普政府重启“对等关税”,印度更宣称将填补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空白。

印媒预测,印度在汽车零部件、制药、纺织品等领域对美出口将激增,或可取代中国,成为“美国工厂”。

现实给印度制造业浇了冷水,其GDP占比从2018年的15.4%降至2024年的13%,创历史新低。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商承认,产品精度逊于中国两级,即便关税优惠也难以获得订单。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中七成源自生产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其工业化仍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即便美国市场有空缺,印度亦无足够技术与产能填补。

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转向显投机心态,近三年,以“国家安全”为由封禁数百款中国APP,冻结中企资产,对中资企业参股也要求政府审批。

2025年4月,特朗普对印度87%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后,莫迪转变态度,称中印应以和谈为主,随即放宽对华贸易限制,包括恢复直航、降低电子元件关税、允许中企合资。

印度经济受挫导致180度转向,美要求开放农业市场、取消数据壁垒。印度若让步,将损6亿农民生计和数字主权;若不屈服,360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或遭关税吞噬。

中国承诺扩大印度商品进口,此橄榄枝成为莫迪的转机,致其态度转变。印度网友自嘲道:“政府对华立场,紧随白宫政策风向。”

美国对华关税战升级后,印度欲避其锋芒并寻求中美间平衡。戈亚尔提出“双循环”战略:对内激活本土市场,对外降关税取悦美国,以期获得投资和技术。

印度“骑墙策略”表面精明却藏危机,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警告,盲目追随美国对抗中国将使印度成“地缘政治工具”,而中国虽提供合作,但对印政策多变保持警惕。

过去三年,印度借“税务审查”对中企处以重罚,小米等企业资产遭冻结。虽限制有所放宽,但中企仍忧虑在印度盈利难以汇回,营商环境存魔咒。

印度深层矛盾在于基础设施落后、官僚冗杂、劳动法僵化,外资因此却步。莫迪230亿美元“生产关联激励计划”推动“去中国化”,却致制造业占比下降,加深对中国供应链依赖。

印度困境反映发展中国家在霸权竞争中的焦虑,其欲复制中国WTO后崛起路,却未虑时代变迁。全球化已从增量合作转为存量争夺,印度缺中国昔日政策连贯及全产业链整合力。

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建议:相较于在别国冲突中寻求利益,与中国携手改革世贸规则,为发展中国家开辟新径,或许更为明智。

关税博弈尚未落幕,印度已显教训:大国崛起非靠捷径或依附,而是需具备稳固实力的战略定力。

莫迪政府徘徊于“取代中国”的幻想与“受特朗普胁迫”的现实间,世界已见证:投机仅得短暂喘息,绝非真正崛起的途径。

0 阅读:75

车界吖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