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首都开罗街头再次响起了"总统下台"的呐喊。12月24日,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在开罗城爆发,示威者矛头直指现任总统塞西。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十多年前的"阿拉伯之春"。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年的"民主自由"口号再次登场,而这背后熟悉的黑手也从未离场。
这波抗议来得并不突然。表面上,示威者打着"反对经济恶化"、"争取公民自由"、"打击腐败"的旗号,但谁都明白,这些口号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故事。说白了,还是那套西方惯用的把戏,只不过这次他们选择的是非常妙的时机。
回溯到今年3月,埃及经济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建议"下,埃及央行被迫放弃了埃及镑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转而实行自由浮动汇率。这个所谓的"建议",说白了就是IMF给贷款开出的霸王条款。
这一决定的后果有多严重?埃及货币直接暴跌,有钱人第一时间把埃及镑换成美元跑路。不用是经济学家都能看出来,这么搞下去埃及本币迟早变成废纸。老百姓手里攥着越来越不值钱的钱,日子能好过才怪。
更要命的是,这正中了某些国际财团的下怀。等埃及镑贬值到谷底,他们就能用白菜价收购埃及的优质资产,这招"割韭菜"玩得可太溜了。
就在几个月前,埃及还在展现与中国加深军事合作的决心。2024年9月的埃及航展上,中国的歼-10战机上演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塞西总统更是亲自捧场,专门参观中国展台。更劲爆的是,据埃及媒体报道,今年8月中航技还和埃及签署了"先进战斗机"合作项目。不管是歼-10还是FC-31,这都表明埃及在军事上正在远离美国的影响圈。
这一切发生得太巧了,埃及刚要跟中国走得近,国内就出事了。
如果说IMF是在埃及布下的第一个陷阱,那么现在的抗议活动就是第二击。他们的套路再清楚不过了:先用经济手段制造混乱,再用"民主自由"的口号煽动民众情绪,最后逼迫政府就范。
这背后最大的赢家是谁?以色列。就像在叙利亚战场上一样,以色列趁乱占据了大马士革周边的战略要地。如果埃及局势失控,西奈半岛就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更深层的算盘是,只要搞垮塞西政权,削弱埃及这个地区大国,以色列就能腾出手来对付"抵抗之弧"上的伊拉克和伊朗。
现在的问题是,埃及会重蹈叙利亚的覆辙吗?叙利亚现在什么样?朱拉尼这个前恐怖分子居然能登堂入室,他手下的部长有毒枭有军阀,甚至还有IS分子,简直是乌合之众。这样的场景,埃及人民真的愿意看到吗?
历史给我们留下太多教训:当一个国家的内部出现动荡,外部势力就会趁虚而入。而那些打着"自由民主"旗号的力量,往往会让这个国家陷入更大的灾难。
埃及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抉择。是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还是重新落入西方势力的掌控之中?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系到埃及的未来,也将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从"阿拉伯之春"到现在,中东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当经济困境被包装成"民主革命"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即将陷入更大的混乱。
斗争是曲折的,帝国主义形成和横行了两百年,犹大复国主义是其爪牙,国际反霸力量还需一些成长
民心所向,穆兄会再次上台,支援巴勒斯坦人!
民心所向!
赛西无头脑,全力支持哈马斯让其死磕以色列,为自己给个缓冲区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