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要是没有科举,咱们大中华也就没有唐诗这样的文化瑰宝了。
唐朝的科举有很多种,其中难度最高、影响最大的是“进士科”,不考个进士,当官你都不好意思在食堂跟同事打招呼。
进士科有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内容就是:诗词歌赋。
所以喽,全民写诗,写了一百多年,写到盛唐了,李白的时代来了。
那么,是谁发现并提拔了李白呢?贺知章!
浙江的朋友,你的自豪感也不用藏着掖着了。
咱们知道贺老生于初唐,杭州萧山人,37岁做了浙江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
优点密密麻麻多:
活得久,人缘好,会写诗,格局大。
怎么,活得久不能算优点吗?
那会儿的人能活到86岁,是不是相当于今天的120岁?
所以,他能耗死咱们上期讲过的大佬:陈子昂,还能耗死F4团体,配角转主角了。
这个F4团体,也就是“吴中四士”,包括贺知章在内,都是江浙一带的人;
咱们来看看都有谁哈。
张若虚,影响力最大,他的《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
张旭,非常会写字,号称“草圣”,传说书法大师颜真卿两度辞官,就是为了跟他学习“狂草”。
包融,是当时朝廷大官里文词写得最出彩的。
F3没了之后,贺知章仅凭一己之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在说到贺知章的好人缘了哈。
官场50年,一步步干到三品大员,都没有过大灾大难,有护身符似的,各种政治斗争都能巧妙避开他。
86岁辞官,衣锦还乡,还能惊动皇帝太子带领百官给他送行。
这人缘,到不到位?
一提到贺知章的诗,你是不是马上想到《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清爽,太清爽了有没有?
贺知章是一个被公务员耽误了的诗人,主业是给王侯将相当当老师,业余写写诗,虽然写得不多,却很绝妙,能起改革作用的那种。
咱们都知道哈,唐朝那会儿不是说中了状元就能当大官的,先都是封你个八九品的小官,然后就看个人造化了,不管是手段还是资源,都行。
这贺知章当时也是靠朋友拉了一把才上去的,等到他地位高了稳了,他就很愿意提携新人,很愿意降身段交朋友,只要你是个好苗子。
某一天哪,42岁的李白撞了大运,遇到84岁的贺知章,叫声爷爷都合适了。
李白抱着刷存在感的心情,把刚写出来还没捂热的《蜀道难》给贺知章,求点评。
李白是商人之后,不能考科举,又很想当官,又找不到有实力且愿意为他举荐的人。
真正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要说这姜还是老的辣,贺知章一眼就识别出来这是好货,极好的货。
他看完《蜀道难》直呼李白是“谪仙人”,是被贬下凡尘的神仙,并且在第一时间利用自己的高端朋友圈为李白一键三连,点赞收藏加转发。
“诗仙李白”,由此诞生。
相差42岁,为什么贺知章和李白可以成为好朋友?
咱们来捊一下子哈,主要是有3个方面的原因:爱好相同、性格相似、英雄相惜。
第一,贺知章和李白都是出了名的爱喝酒。
杜甫为此专门写过诗的。
《饮中八仙歌》说的是8个爱喝酒的人,前两句诗描写的就是贺知章,他醉酒之后,骑马就像坐船一样摇摇晃晃的,掉到井里就在井底睡着了。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
另外有四句描写好朋友李白,喝酒之后能写好多好多诗,经常在长安市上喝酒,醉了就睡在酒馆里。
有一次,皇帝在湖池坐花船搞Party,通知李白来作诗助兴,他直接说:我是酒中仙,我这伽位谁都请不动。
皇帝也拿他没办法。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第二,贺知章和李白性格极为相似。
别看这位老大哥德高望重,四平八稳,其实他是狂放不羁的性格,只不过,为官在朝廷,压抑了天性。
这个结论呢,从他晚年自称“四明狂客”就能证实。
“四明”是座山的名字,贺知章的老家就在那附近。
李白也是非常狂放有豪情的人,也喜欢自称“狂客”。
《醉后答丁十八》这首诗,李白说:“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意思是,整州的人都笑我为狂客,连你这个小小少年也来讥笑讽刺我,等我明天酒醒了,再写首诗让你看看,你大伯还是你大伯。
第三,贺知章和李白英雄相惜。
贺知章慧眼识人,是李白的恩人,又与李白互为铁粉。
要不是因为贺知章的极力举荐,李白空有一身才华,是无法走近皇帝身边的,更别说做官了。
送李白上位之后,贺知章自觉年纪太大、干不动活了,很快就申请退休了。
他想出家,皇帝舍不得他出家,但皇帝也舍不得为难他,最终还是妥协了。
先是赠诗、送地、安排湖景房,然后,带着太子和百官一起为他大摆酒宴,锣鼓喧天送别这位深得人心的老干部,甚至亲自送到了京城东门。
咱们想想那排面,够不够气派?够不够顶流?
贺知章一回到老家,就写下了千古名篇《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要是换了一般人,在外50多年,回到家乡要写诗的话,肯定会写家乡的变化啊!
贺知章这角度就很刁钻有趣,用不变的乡音和变化的相貌进行对比,来解释时光流逝。
他还用一个“客”字来表达自己的失落。
明明是回了老家,却没有一个人认识;对比在京城的送别,仿佛自己已经没有家乡了。
贺知章在皇帝送的湖景房里没住几天,就寿终正寝了。
李白回想自己跟贺老第一次见面就去喝酒的场景,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当时贺知章发现自己没带钱,直接就把皇帝赏赐的金龟全部换成了酒钱,与李白喝了个痛快,聊了个尽兴。
既是恩人,又是好友,贺知章去世,李白写的这首追悼诗,可谓是感人肺腑。
《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咱们不知道,大佬贺知章37岁高中状元之前干了啥,因为历史鲜少记载,但后人评价他的一生,用的都是这两个字:“圆满”。
他是顶尖的职场高手,又很有社会责任感,扶持了很多三好青年;
在诗歌领域也很有贡献,把初唐诗人的理念传承给了后来的盛唐诗人。
好了,这期李白的贵人贺知章就讲到这里了,关注我,下期咱们讲王维的贵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