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3不吃,福不进门财不旺”,3不吃指啥?老传统别丢

文虹健健 2025-02-12 19:42:50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春节年俗的压轴大戏,不仅有着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热闹非凡的庆祝活动,饮食上也颇有讲究。民间流传着 “正月十五 3 不吃,福不进门财不旺” 的说法,这 “3 不吃” 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其中的奥秘。

一、正月十五 “3 不吃”(一)不吃生冷食物

正月十五时,天气往往还比较寒冷,人体的阳气也相对较弱。像生鱼片、凉拌菜、冰淇淋这类生冷食物,此时就不宜食用。从养生角度来讲,吃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的阳气,影响身体健康;在传统习俗寓意中,温暖的食物象征着生活充满热情,而生冷食物则寓意着冷清、衰败,不利于家庭的兴旺和福气的降临。

(二)不吃辛辣食物

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在正月十五也最好不要吃。辛辣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可能引发上火、口腔溃疡等问题,破坏节日的欢乐氛围。而且在人们祈求平安顺遂的元宵节,辛辣代表的生活波折寓意,是大家想要避开的,都希望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三)不吃油腻食物

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同样在正月十五的禁食范围内。油腻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在传统认知里,油腻有着 “拖沓、不利索” 的含义,与人们追求的清爽好运势相悖,所以为了财运和福气,要尽量少吃。

二、正月十五宜吃美食

避开了这些不宜吃的食物,还有许多美味又寓意美好的食物适合在正月十五品尝。

(一)红糖小汤圆

圆润可爱的红糖小汤圆,绝对是元宵节的宠儿。一个个小巧玲珑的汤圆,在锅里翻滚,就像一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汤圆由糯米制成,口感软糯,再配上香甜的红糖水,每一口都甜到了心坎里。糯米本身就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而红糖更是具有补血养颜的功效,在寒冷的正月十五,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小汤圆,不仅暖身,更暖心,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甜蜜、团团圆圆 。

食材准备:糯米粉 200 克温水 150 毫升左右红糖 50 克适量的白芝麻(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制作步骤:在糯米粉中缓缓加入温水,边加边搅拌,直至形成絮状,再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 15 分钟。将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搓成圆形的小汤圆。锅中烧开水,放入小汤圆,煮至汤圆浮起,再煮 2 - 3 分钟。另起一锅,放入适量清水和红糖,小火煮至红糖完全融化,熬成红糖水。将煮好的汤圆捞出,放入红糖水中,撒上少许白芝麻即可。(二)三鲜馅饺子

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在正月十五吃三鲜馅饺子,也有着独特的寓意。三鲜馅通常由虾仁、鸡蛋、韭菜(或其他蔬菜)组成,营养丰富。虾仁富含蛋白质和钙,鸡蛋提供优质蛋白质,韭菜则有温中开胃的作用。饺子形状像元宝,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希望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着饺子,谈天说地,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食材准备:面粉 300 克水 150 毫升左右虾仁 100 克鸡蛋 3 个韭菜 200 克葱花、姜末、生抽、料酒、盐、香油、食用油适量制作步骤:面粉中加入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醒发 30 分钟。虾仁洗净,挑去虾线,切成小段,加入适量生抽、料酒、盐腌制 15 分钟。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锅中热油,倒入鸡蛋液炒熟,用铲子铲碎。韭菜洗净,切成小段,将腌制好的虾仁、炒好的鸡蛋、韭菜放入碗中,加入葱花、姜末、适量盐、香油、食用油,搅拌均匀,制成三鲜馅。醒发好的面团揉匀排气,搓成长条,分成小剂子,擀成饺子皮。取一张饺子皮,放入适量馅料,包成饺子形状。锅中烧开水,放入饺子,煮至饺子浮起,再煮 2 - 3 分钟即可捞出。(三)炒合菜

炒合菜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家常菜,非常适合在正月十五食用。它通常由豆芽、粉丝、韭菜、鸡蛋、肉丝等食材炒制而成,各种食材的营养相互补充。豆芽寓意着生机盎然,粉丝象征着长寿,韭菜代表着长久,鸡蛋和肉丝则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这道菜色彩丰富,口感清爽,吃起来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丰富多彩,和和美美 。

食材准备:绿豆芽 200 克粉丝 50 克韭菜 100 克鸡蛋 2 个猪瘦肉 100 克葱花、姜末、生抽、料酒、盐、食用油适量制作步骤:粉丝用温水泡软,捞出沥干水分;韭菜洗净,切成小段;猪瘦肉切成丝,加入适量生抽、料酒腌制 15 分钟。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锅中热油,倒入鸡蛋液炒熟,盛出备用。锅中再倒少许油,放入葱花、姜末爆香,加入腌制好的肉丝翻炒至变色。加入绿豆芽翻炒均匀,炒至豆芽微微变软。放入泡软的粉丝,继续翻炒,加入适量生抽、盐调味。最后加入炒好的鸡蛋和韭菜段,快速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正月十五元宵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遵循老传统,避开 “3 不吃”,品尝这些美味又寓意美好的食物,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福气满满,财运亨通,阖家幸福!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