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韩国的医生们正在闹罢工。韩国全国大约有14万医务工作者,其中医生的数量大约只有1.2万人,分布在将近100家医院中。
近几天,1.2万名医生中有将近9000人集体提出辞职。辞职没得到批准,就干脆撂挑子不干了,直接进行罢工。
这是为啥呢?受啥委屈了吗?

原来是因为,韩国政府决定执行一个新的计划,让韩国的医学院扩招,每年多招2000人去学医。2025年,招生名额从现在的每年3000人增加到5000。此后十年里再逐渐扩招,计划到2035年时,医学院每名招生1万人。
为啥要扩招呢,因为从韩国政府的角度,韩国的医生数量是非常不够的。韩国每1000人里只有2.7名医生。作为对比,中国大约是3名,法国是3.2,德国是4.5。基本由发达国家构成的经合组合国家是3.7名。
从这些数据看,韩国的医生数量确实是不够的。何况每千人2.7名医生里头,有好多还是在干整容的,跟救命没啥关系。
数量不够之外,分布也不均匀。首尔这样的大城市还好,偏远地方根本就没有医生愿意去。考虑到韩国正在加速老龄化,眼下已经不堪重负的医疗体系,未来工作量还会更大,显然需要更多的医生。因此韩国政府的决定是有道理的。
可医生们跳脚反对,抱怨韩国政府不顾他们的生死;抱怨他们的工作量已经太大了,现在还要被抢饭碗;又嘲讽说招再多人都没用啦,招1万个也只会往首尔挤,谁会傻到跑去穷地方行医。
这些理由说来说去,说得再漂亮,本质上的意思都是:他们已经是车上的人了,不愿意让年轻人挤上来分享利益。要是可以的话,他们希望医生职业能实行世袭制,世世代代都垄断在他们自己手里。
国民缺少医生,那又关他们什么事。
韩国的医生平均收入是很高的,在韩国的专业技术人员里头,平均收入是十分靠前的。我查了好几个数据,各家给出的不太一致,但都很高。比如《时代周报》的报道里,他们的平均年薪是20万美元,是德国医生的两倍。《上观新闻》给出的数据更夸张,7.81亿韩元,也即是年收入423万人民币。
价格高得离谱的东西,往往离不开借助垄断手段来强行缩减供应。韩国的医学院自从1998年以来,就没有扩招过了,不但没扩招,2000年到2006年之间,还缩减了招生名额。估计这些年里,他们的医生协会没少在上层活动。
联合起来之后,他们毫无疑问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就不说台底下的游说和赞助了,哪怕是摆烂了掀桌子时,也是威慑力十足。这两天韩国有接近80%的医生不干活了,韩国人有啥危急重病,都得往后稍稍。有啥紧急的手术要做的,都得一边排队去。尹锡悦前面还挺强硬的,慢慢也嘴硬不起来了。
这里其实并没有批评或谴责的意思,自私自利是人之常情,大多数人不可避免都是由屁股来决定脑袋。有趣且值得观察的是这场纷争后面的走向,和最终的结果。
韩国是个特别的国家。经过几十年奋斗,他们成为了发达国家,但很难说国民过得很幸福。他们人均的GDP已经很高了,但所有人都绷得很紧。照理说,努力奋斗走向发达,是为了有好日子过,韩国人的目标似乎达到了,但似乎又没有。
说到底,也许是因为他们的资源和禀赋不够好,发达起来的时间还太短,有太多太多的问题仍无法解决。韩国人有足够的狠劲,抓住短暂的历史机遇发达起来,但方式上弊病很多,累积下来的问题终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消化。
从汉江奇迹依赖财阀的时候开始,韩国就划下了森严的等级。要么剥掉三层皮,爬上SKY,成为人上人;要么愤怒而无望待在底层成为废物。作为中产精英的医生们的自私无赖,其实是特定社会形态下的自然选择。
不论如何,这样极端紧张对立,缺乏多样选择的社会形态,不是幸福的真正模样。前车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