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津生当初年轻气盛的时候,提出要拜马三立为师,马三立语重心长对他说,你觉得你拜了我,你管侯宝林叫师哥合适吗?当时侯宝林已经是全国知名的相声演员,经过马三立这么一说,赵津生也觉得确实不合适。
后来赵津生又提出要拜马志明为师,马三立有对赵津生说,你拜了志明,你觉得你管苏文茂叫师哥合适吗?当时苏文茂的名声也已经很大了,而且是自成一派,被誉为文哏大师。
赵津生一琢磨,确实也是不太合适。但是他确实很喜欢相声,需要拜师,以此获得相声圈的认可。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和王凤山先生学习相声,可是王凤山也是因为辈分太高,不能收他为徒。
后来马三立看赵津生实在是喜欢相声,而且实在是投师无门,于是决定让自己的徒孙范振钰收他为徒。
赵津生想拜马家父子,因侯宝林和苏文茂作罢,最终拜了马三立孙子。这就是赵津生想拜马三立和马志明的阻力,因为侯宝林和苏文茂,并不是他们从中作梗,而是确实要顾及他们的感受。
相声圈里的拜师和收徒就是这么复杂,不仅是两情相悦的事情,还要在乎和顾及很多其他人。因为拜师不只是学能耐,还关系到了辈分问题。就拿赵津生拜师来说,马三立和马志明,还有王凤山,如果真的收了赵津生,他就会和很多当时著名的相声演员同辈,甚至成为他们的长辈。这个在相声圈是很难以实现的事情,不仅目标师徒之间会有很多顾及,就是牵连到的很多他人,都会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进行反对。
在这方面遇到无奈的不仅是赵津生,还有比他更加深受其害的。像李文华,当初和马三立两情相悦,互相承认彼此为师徒,可是就是有人阻挡,不让他们成为师徒。其中的原因也是辈分。
后来直到马三立去世多年,直到李文华也病入膏肓,才在姜昆的协调下,由马志明见证,举行了李文华的拜师仪式,完成了终身的心愿。拜师之后不久,李文华也与世长辞。
这样看来,赵津生绝对是幸运的,因为他有马三立帮其安排,虽然没有拜成马氏父子,但是最终拜在范振钰的门下,也算是在师承方面非常圆满的结果了。
范振钰是马三立徒弟班德贵的徒弟,是马三立的再传弟子。从小家境富裕,但酷爱相声。后来专攻捧哏,和著名演员高英培搭档,被誉为京津第一火档。
赵津生因为拜了范振钰,所以成为了马三立的第四代。按照这样的关系,他应该和郭德纲关系非常好才对。一是因为郭德纲是赵津生师父范振钰的干儿子,这样算起来,赵津生和郭德纲是十足的兄弟。
再有就是马志明曾经亲口承认郭德纲是马派相声的传人,并且把相声马派传人的醒目传给郭德纲。作为马三立的第四代,赵津生应该为马派大家庭增加了郭德纲这员干将而高兴。
但是事实上赵津生和郭德纲的关系并不好,而且赵津生曾经多次质疑郭德纲。在德云社到天津开分社的前夕,赵津生更是公开宣布,郭德纲当初在天津偷学老艺人的段子,这要做很不道德。
德云社粉丝更是把赵津生当作对立,认为他什么也不会,当年是靠拍姜昆的马屁才得以登上春晚的舞台。
不知道了解了赵津生和郭德纲之间的关系之后,德云社粉丝以及更多的相声爱好者作何感想?是不是更加觉得赵津所作所为很过分?是不是会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慨?
相声的世界里不是没有悲伤和艰难,但是相声传递的永远都是快乐和轻松。这就是相声的格局和哲学,也是每个人获得幸福人生需要具备的格局和哲学。
今日话题:您怎么评价赵津生?我们一起倾听,一起分享。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原创不容易,喜欢可以按右下角投币按钮,鼓励支持作者。
赵津生的相声不温不火,笑点不多,好在有个一技之长,就是声音模仿,学谁像谁
怎么说呢 他要拜马三立 属于不自量力,辈份太高了~你的那些能耐 担不住。
自姜昆带这货上春晚,第一个感觉就是,中国的相声 完了[哭哭][哭哭]
啥也不是
马三立,王凤山亲自教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