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小米先后躬身入局,落后的增程缘何也成了新能源主流?

纳久的体育 2024-12-21 09:58:41

城市的天际线下,一个看似"落伍"的技术正在悄然崛起。从被嫌弃到被追捧,增程动力系统的"咸鱼翻身"故事,正在汽车圈上演。如今,就连纯电领域的巨头小鹏、小米也纷纷加入这场"增程革命"。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批发销量达105.2万辆,其中增程式汽车占11.5万辆,同比增长109%。这一增速远超纯电的6.6%与插电混动的84%。在市场的选择面前,技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适合与否的评判。

理想汽车用数字诠释了增程技术的魅力。2024年1-11月,其总销量44.2万辆中,增程动力车型贡献了43.24万辆,占比高达97.8%。问界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其旗舰车型M9在2-10月的销量中,增程版本占比达到89.03%。这些成功案例,让更多车企看到了增程技术的市场潜力。

增程技术的进步速度令人惊叹。以阿维塔07为例,其昆仑增程技术平台配备39度电池,峰值充电倍率达3C,馈电状态下的放电倍率更是达到7.7C。这意味着即便在馈电状态下,零百加速性能的衰减也不到1秒。小鹏更是将增程技术推向了新高度,宣称其未来车型将实现430公里纯电续航,满油满电状态下可达1400公里,刷新了行业记录。

专业术语背后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小鹏采用全新一代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技术,不仅让CLTC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还将传统电机体积缩减30%。这种技术创新直接惠及消费者,让每度电都能跑得更远,后排空间也更加宽敬。

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更是给增程技术打了一剂强心针。平安证券预计,2025年增程车销量有望达到220万台,同比增长80%。长远来看,市场空间可能扩大至750万台。这背后是消费者对"双模式"用车需求的认可——既能享受纯电驾驶的低成本,又能在长途旅行时消除里程焦虑。

然而,技术的演进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尽管增程技术已经进入2.0时代,但各家车企的技术路线差异显著。有些产品在油耗控制和充电效率上仍需改进,让用户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提醒我们,在这场技术竞赛中,真正的胜者一定是那些能够打造"硬核"增程技术的企业。

面对纷至沓来的入局者,消费者的期待也在升级。他们要的不只是一辆可以长途奔袭的汽车,更是一个能够兼顾日常通勤与远途出行的完美解决方案。在这个技术与市场需求不断演进的新时代,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觉得增程技术未来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选择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1 阅读:26

纳久的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