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下映就斩获大奖,还有谁!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上映第88天,全球票房已突破157亿,稳居影史第五,观影人次超3亿。
这部“票房怪兽”在东南亚市场杀疯了——马来西亚21天狂揽7600万票房,印尼首日观影人次破8.2万,刷新华语片70年纪录,甚至被外媒称为“撼动好莱坞霸权”的里程碑。
然而,这部“中国动画之光”却在日本遭遇滑铁卢,首日票房仅排第18名,上映两周后影院数从160家锐减至51家,累计票房不足200万美元,连宣发成本都难覆盖。
冰火两重天:文化输出为何在日本“哑火”?
日本市场的冷遇,其实是意料之中的。
1. 文化隔阂成“高墙”:哪吒的封神宇宙世界观复杂,日本观众缺乏文化共鸣,需“边看边查资料”,甚至有观众吐槽“信息密度过高,像马拉松观影”。
2. 本土化策略缺失:中文配音+日语字幕的配置劝退声优文化浓厚的日本观众,对比《罗小黑战记》与日方深度合作的模式,《哪吒2》“单打独斗”的宣发被批“自生自灭”。
3. 档期“撞车”日本本土大IP:同期撞档《鬼灭之刃》制作公司新作!排片量直接被碾压。更有古天乐主演的港片《九龙城寨》分流,《哪吒2》直接成了小透明。
华表奖“特开奖”:凭实力说话
尽管海外市场喜忧参半,但《哪吒2》在国内乃至世界影史上创造的动画片票房历史是空前绝后的。
更难得的是,影片未等下映便斩获华表奖“特别贡献影片”荣誉,面对网友调侃“奖状像文具店现买的”“连LOGO都没有”,其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排面独一份!
毕竟这可是单项目157亿,带动千亿消费,拯救一个行业的史诗巨作啊,特别贡献属于是大家都明白的贡献!
然而颁奖现场,导演饺子再度缺席,由光线影业高层代领。
饺子导演的缺席,在我看来是非常明智的。毕竟这位“扫地僧”导演早放话:“新片面世前,绝不出席任何活动。”
闭关修炼:饺子导演的“创作智慧”
缺席的饺子导演那一封感谢辞很有格局,又很谦逊,是真正做事的人。
避锋芒,护创作:从医学生转型动画导演,饺子深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拒绝采访过多曝光,就是“怕浮躁环境影响创作”吧。
网友分析饺子此举不但可避免言多必失,还不给那些黑子嫉妒者可乘之机。表明态度,不同流合污。
以作品回击质疑:《哪吒2》制作时,他闭关5年,为一场“百万妖兽锁链”镜头耗一年,剧本修改66次,特效镜头近2000个。网友感叹:“哪吒爆了,饺子老了”。
切割名利场:光线负责公关,可可豆专注创作,分工明确。正如他所说:“若为名利,早该趁热接代言。但动画人的命,得攥在自己手里。”
结语
哪吒3的票房肯定不会差,但是有了2的成功,给到观众极高的预期,压力也给到了饺子和他的团队。
然而饺子的“神隐”,则是创作者对抗浮躁时代的清醒选择。毕竟,真正的“国漫崛起”,从来不是靠热搜和奖杯,而是靠一颗颗甘坐冷板凳的真心。
【注: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