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和余嘉豪,巨人之间的瑜亮之争

文字拯救男篮 2024-02-03 16:20:40

杨瀚森和余嘉豪无疑是本土00后两位最受期待的中锋。

余嘉豪在处子季场均出战26.8分钟,交出了12.2分8.7篮板1.0助攻和1.6盖帽的数据,真实命中率65.6%,超过了88%的中锋。如今2023-24赛季是他的第三个赛季,场均30.0分钟,交出了13.8分7.6篮板2.0助攻和1.6盖帽的数据,真实命中率提高到了68.3%,超过了联盟95%的中锋。

2023-24赛季也是杨瀚森的处子季,在场均34.5分钟里,交出了15.5分11.4篮板3.9助攻和2.3盖帽的数据,真实命中率是59.5%,超过了联盟62%的中锋。

从得分、篮板、助攻和盖帽这几个基础数据上看,余嘉豪似乎略逊于杨瀚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基础数据并不具备太强的说服力,需要结合球队环境、个人特点和高阶数据来讨论。

杨瀚森跟余嘉豪明显不同。

刘维伟不走运的地方,不仅仅是刚刚把浙江这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球队打造成了一支联盟强队,就因与俱乐部管理层意见不和分道扬镳,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浙江打造攻防体系的那些年,并没有遇到余嘉豪这样的内线,等到刘维伟在浙江的最后一年,余嘉豪才姗姗来迟。

但好在,在浙江的不走运,变成了在青岛的幸福。刘维伟加盟青岛前后,空间4号位赵嘉义投靠、全明星三分王王睿泽涨球以及早早名扬四海的国青大腿杨瀚森加盟,另外,本赛季小外的引援比较成功,鲍威尔和穆迪都是那种实力比较强的双能卫,更强的防守和更好的进攻,这是青岛成为联盟本季最大黑马的原因。

刘维伟执掌教鞭的青岛在第一个赛季有进步但谈不上成功,毕竟距离季后赛只一步之遥(第13名),所以杨瀚森的加盟,颇有一种盼星星、盼月亮,寄希望于杨瀚森拯救球队的期待,而于刘维伟而言,杨瀚森的特点和能力显然具备成为青岛攻防基石和建队核心的条件,确切来说,青岛的重建,始于杨瀚森的加盟。

所以,青岛现在围绕杨瀚森建立的体系就是杨瀚森和小外挡拆、杨瀚森高低位策应、杨瀚森低位背打和射手的无球掩护,其中绝大部分给射手的无球掩护存在于杨瀚森的挡拆和高低位策应之中。

杨瀚森毫无疑问是青岛战术体系的核心和球权支配者,这就是杨瀚森的球队环境,这种以中锋作为组织和得分核心的体系,在CBA是独一份的,辽篮和山西的中锋经常也扮演策应中锋的角色,但莫兰德、大韩和葛昭宝更多的时候,是通过15挡拆下顺之后吸引协防的传导,算不上难度多么大的策应,很多中锋都能做到,这几位做得多又好,更重要的是后卫传得妙。

杨瀚森场均3.9个助攻,在所有中锋里排名联盟第一,他的助攻并非简单的挡拆——下顺——传导,而是低位背打吸引包夹后外传和高位拿球后秒传反跑的队友,高位、低位和高低位结合部,杨瀚森的策应甜点位覆盖了整个半场。

球权支配者,对个人而言,意味着,更多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发动进攻,出手多了少了、传球还是终结、面框还是背打、定点还是攻框……如何选择,靠的基本上是自己的意愿,就好比,买的房子和租的房子虽然都能住,但感觉肯定不同。

所以青岛球队的环境,对杨瀚森的成长是友好的,22.1%的球权占比和11.1次运动战出手都是余嘉豪羡慕不来的(17.6%、8.1次出手)。

在个人终结方面,杨瀚森的优势是低位脚步技术扎实、同体量下腰腹力量较好,对抗转身迅速,以及更重要的球商高,劣势是对抗平庸、投射一般。所以,杨瀚森的终结在小圈附近效率更高——篮下的命中率只超过了81%的中锋,中距离的命中率只超过了46%的中锋。

没有绝对的身体优势,杨瀚森的背打通常只能靠脚步智取,若遇到一些吨位匹配、球商经验又不算差的防守人,杨瀚森的表现可能会陷入低谷,跟吉林队的老将李安对位3分8板,跟首钢范子铭对位6分3板,跟陶汉林对位8分11板,跟大韩和莫兰德对位9分11板,跟吴冠希对位10分7板……

跟余嘉豪对位3战交出19.7分11.0篮板5助攻的全面数据,投篮命中率高达71.4%,是面对各队时平均命中率的最高值。余嘉豪高了3公分,重了17公斤,但对抗弱且移动慢,在余嘉豪面前,杨瀚森可以完整且充分地做出一整套技术动作,几个假动作之后余嘉豪的重心就被骗到,因为吨位太大,余嘉豪的防守只有一锤子买卖,出去了回不来,上去了下不来,所以杨瀚森靠扎实的技术和更快速的移动总能在余嘉豪身后、腋下完成终结。

受限于运动能力,杨瀚森的速度、爆发力和对抗能力不大可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决定杨瀚森未来成就高度以及是否能够入选NBA,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是——投射,不单纯是中距离投篮,可以是近筐的侧身抛投、正面抛投或勾手。这些天,杨瀚森的中距离出手的确在增加,他大概也清楚这点,上一场中距离就7投6中,但比起中距离出手,丰富小圈附近的终结手段更有必要,毕竟,越靠近篮筐的永远是效率最高的,相对受手感的不确定性影响更小。

可以确定的是,只要一直具备如今的球权地位,杨瀚森个人终结的能力会随着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提升,这很重要,杨瀚森个人能力的高低,自然也决定着青岛的未来。

如前文所言,余嘉豪并不具备杨瀚森的球权地位,毕竟,在他升入一队之前,浙江的进攻体系已基本成型,他只是解决了原本体系里缺少内线终结的问题,余嘉豪受体系支配,而不是支配体系,他没有太多的终结自主决定权,当然,也不完全是能力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浙江是一支团队型球队,机会的合理性永远排在第一位,球权的分配相对比较平均。自然,不能说是租的房子和买的房子的区别,倒更像是亲兄弟共同打造的别墅一样的豪华自建房。

余嘉豪的优势在于身材更高大、手感更柔和并且有一定的中距离投篮,劣势是对抗略显不足,即篮下背打时对抗不太占优,所以,这种特点决定,为了打得更合理,余嘉豪不得不在小圈之外有更多的出手。

截至目前,余嘉豪的篮下频率只超过了联盟44%的中锋,但是中距离超过了60%的中锋,命中率方面,篮下超过了94%的中锋,中距离命中率超过了79%的中锋,也就是说,余嘉豪更喜欢在中距离终结,而且效率高,在小圈以内终结时,一般是机会比较好的时候,所以能确保一定的效率,至少说明,余嘉豪是个聪明的球员,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终结,什么时候该传球。

与杨瀚森的三次对位,余嘉豪的表现也很不错,场均17分11.3篮板4.7助攻,杨瀚森防守挡拆不太占优势,因脚步较慢经常顾此失彼,余嘉豪中路接球可以投射,也可以迈步后抛投,两种方式,杨瀚森都很难限制。

但跟杨瀚森一样,对上那些吨位相当、移动较为敏捷的中锋,余嘉豪也容易陷入得分荒,两次与广州龙狮时期的李炎哲交手,只有6.5分,后来跟新疆时期的李炎哲再交手13分6板。挡拆下顺没有中距离出手的空间,背打缺少对抗出手变形。解决的办法是对上矮壮内线(有力量、有速度、没高度),优先挡拆后投篮或Flex掩护后篮下接球(更靠近篮筐,基本不需要背打, 靠高度生吃),对上重型内线(有高度、有力量、没速度),优先中距离投篮或下顺攻框。

对抗不足的问题,都摆在了余嘉豪和杨瀚森的面前,一如过去周琦和王哲林在国际比赛中遇到的难题一样。周琦和王哲林解决的办法是增加对抗、提高低位技术,但很遗憾,尽管有一定提升,但在身体素质更好的欧美非中锋面前,增加的技术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想法也许没错,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除了增加对抗之外,有必要增加策应能力和投射能力,这是周琦和王哲林最为欠缺的,这也是中国男篮一旦后卫被限制,进攻就彻底停滞的原因。

不幸的是,余嘉豪和杨瀚森的对抗可能比周琦和王哲林还要更差,但幸运的是,这个比较明显的劣势恰恰逼得余嘉豪和杨瀚森打得更团队化和空间化,团队+空间,这才是国际比赛中最有用的东西。

但愿余嘉豪和杨瀚森这两位00后大中锋你能给成为中国男篮5号位的答案。比起没有尽头的心灰意冷,我更愿意在失望的结果之前,还能感受到充满希望的过程,人明知要死,总不该潦草一生。

0 阅读:3

文字拯救男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