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高定第一人”郭培:被爱的才是最好的商业

进共达黎 2024-09-26 12:58:59

对话当今艺术、时尚、商业

和文化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作者|Anqi Wen 编辑|Mos Wu

图片来源:M+(由 Winnie Yeung @ Visual Voices 摄影)

在全球消费环境趋于谨慎的背景下,高级定制市场(Haute Couture)仍展现出强劲潜力。根据 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 今年 8 月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 2023 至 2028 年间,全球高级定制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4.66%,市场规模在 2028 年有望达到 150.3 亿美元,与高端服装行业普遍增长放缓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报告指出,欧洲品牌仍主导高级定制市场,而中国设计师郭培在全球潜力品牌中位列前茅。自 2005 年正式受邀加入法国高级定制协会以来,郭培作为中国时尚设计师和艺术家迅速崛起,不仅见证了中国服装业向时尚产业的转变,也成为国际视野下中国高级时装的象征。

9 月 21 日,郭培将携手香港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 M+ 举办其在东亚的首个大型展览“郭培:艺想天开”,共庆中国时尚之先锋,凸显高级定制的卓越美学。值此之际,Jing Daily 重新聚焦中国高级定制市场,探索本土时装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同时也试从郭培个人品牌玫瑰坊的发展历程与核心理念中,探寻一种平衡艺术表达与社会责任感的全新商业逻辑。

潜力无限的

邻国市场

中国高级定制概念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服装制造业的成长密不可分。根据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的统计,从 1979 年到 2021 年,我国服装制造企业数量增长了约 21 倍,达到 17 万家。而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达 1698.4 亿美元,总体超出预期。

作为亲历者和与时代共同成长的设计师,郭培对本土消费者的喜好和市场需求变化极为敏锐。她回忆道:“八十年代,大家渴望变化,但由于信息接触有限,审美由设计师主导。市场选择也很少,人们更看重实用性”,“当时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销售,(设计师们)甚至不知道‘表达’这个概念”。

在改革开放尚未完全席卷中国服装市场、人均工资仅在 50 至几百元的时代,郭培作为中国最早的十佳设计师之一,年最低投单量超过 5000 件,最高时达 5 万件,几乎每次都能售罄。在尚无细分市场的中国,为公司设计出“好卖”的服装对她而言已不再是挑战。1997 年,玫瑰坊诞生,起初的注册资本只有 60 万元。怀揣着实现理想的单纯愿望,郭培在玫瑰坊运营初期时常面临发完工资后账面“清零”的困境。

在改革开放尚未完全席卷中国服装市场的时代,郭培便是中国最早的十佳设计师之一。

图片来源:GUOPEI

时代的机遇为郭培这一代设计师展现了全新的蓝海,但也清晰地划出了企业家与独立设计师的分界线:设计不仅仅是感性的创作,责任感是构建并维系企业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该设计‘好卖’的衣服还是‘好看’的衣服?面对这种矛盾,当时挣钱成为我唯一的愿望。”郭培坦言。

进入 2000 年后,郭培发布了首个高级定制系列作品《大金》,引发全球关注。《纽约时报》称,在这条“大裙子”里看到了中国时尚。而郭培也意识到,时尚的受众正在转变为一群渴望美与独特风格的人,而发掘这种独特性正是她的长项。“我是一个有商业逻辑的设计师,在保证现实生存的同时,我也希望保留内心对美的渴望与疯狂。”

郭培首个高级定制系列作品《大金》

图片来源:GUOPEI

高级定制在走下坡路吗?

9 月初,英国首个高级定制品牌 Ralph & Russo 因“经营不善”宣布进入破产托管,再次将代表超奢华时尚的高级定制带回公众视野。

根据 BRI 的最新高级定制市场报告,高定所代表的艺术创新与奢华标准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超高净值人群。在巴黎,每位高定设计师每年必须两次展示 50 套完整系列,极高的入会门槛造就了高定的排他性。在当下手工艺和可持续理念备受推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工会成员开始倡议重新定义高定标准。

争议的焦点始终围绕着作品的“可穿性”。高级定制的最终归宿是否只在美术馆和博物馆,而与更为普及的“现实时装”分道扬镳?这不仅在时装界引发热议,也成为每位高定设计师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经过 27 年的发展,郭培回顾玫瑰坊的成长历程,最初的责任感如今已演变为一套完整的企业实践方针。在谈到如何将高定工艺的传统、耗时和极致特质与玫瑰坊的商业模式相结合时,郭培指出,高定是整个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她将工作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制作有意义的服装,如嫁衣和明星红毯礼服;另一部分则是为生活中的每个时刻提供服饰支持。谈到这些更贴近生活的业务板块时,郭培通过在衣物上刺绣签名和日期,赋予它们独特的价值:“衣服的生命因爱而延长,被爱的才是最好的商业。”

郭培将高定工艺的传统、耗时和极致特质与玫瑰坊的商业模式相结合。

图片来源:郭培个人官方微博

与此同时,郭培也提出,一个健康的企业周期至少需要三代人的传承。

“第一代人做积累,创造了企业的风格,形成了企业文化。当你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就不会急躁。”她认为,作品、技术、风格都需要时间沉淀。在即将举办的「郭培:艺想天开」展览中,M+ 将展出超过四十件来自玫瑰坊的收藏级时尚艺术作品,并结合自身馆藏展品,呈现全新策展逻辑。而在明年四月,郭培的作品将再次前往法国,两场展览中的作品无一重复。通过作品的积累和展览的延伸,郭培一步一个脚印地拓展了自己的影响力,这是她平衡商业与艺术表达的核心。

「郭培:艺想天开」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M+(由林炜然摄影)

2020 年,疫情重创实体零售业,郭培没有局限于定制工坊,而是将生活体验品牌“Rosestudio by Guo Pei”带到电商平台,并通过直播与更多年轻观众建立联系,这也是她经营逻辑的自然延伸:“RGP 是一种尝试,给团队一个平台,让第二代人通过新的方式延续下去。”郭培认为,好的商业应有不同维度的触点,每个客户都是长期关系的对象。

“一个人最大的自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从不自由走向自由,我的商业逻辑是平稳的。要让企业长久生存,就不能加速发展。”郭培向 JingDaily 表示,玫瑰坊成立 27 年来,如今依然保持着可持续的发展规模和步调,通过与全球各地美术馆和艺术馆的合作,不断积累声量,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高定与中国设计的未来探讨:

来到 M+,意味着“回家”

“香港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M+ 是亚洲最大的博物馆,对我来说,回到香港就像回家。”郭培谈到此次展览时表示。在作品“极乐岛”所属的单元中,她将呈现一件特别的竹编作品,通过两面投影展现虚实交织的成像效果。这件作品原计划前往法国,但在欧洲巡展多年后,郭培有感于中国艺术与策展的新活力,决定让它在香港亮相。“时装秀短暂,而展览能展示细节,(让观者)感受创作的状态。M+ 的国际化硬件与软件重新定义了时尚与时装展览。”

事实上,无论是高级定制还是高端成衣所面临的需求低迷,背后都体现了本土市场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即从“裁缝”向具备独立审美与设计理念的“复合型人才”过渡。通过展览启发与不断实践,具备现代性的中国设计得以在承载文化精神力的同时贴近大众生活。

作为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宣扬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的先驱,郭培对中国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独特见解。在她看来,东西方文化与潮流是一体两面,中国设计师的创作自信源于本土的语言与文化,而不是一种“分别心”的视角。“当一个设计师过于强调‘我的’,作品就会变得狭隘。最好的设计是和谐的设计。”郭培解释道,“中国文化不仅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也深植于所有世界级设计师的心里。”

郭培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宣扬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

图片来源:M+(由郑乐天摄影)

这一理念贯穿于郭培不同阶段的创作中。除了此次展览中的《黄皇后》、《东宫》和《龙的故事》等作品,郭培的《传说》和《建筑》也从巴洛克建筑风格和伊斯兰、中东文化中汲取灵感,打破了地理界限,强调了创作的包容性。

她进一步指出:“我对这次展览最大的期待,不仅仅是让观众因外界的赞美而感到自豪,更希望他们能看到与自己‘根’相关的文化,唤起与过去的连接,从中国的视角启发更多国人和中国设计师。”

在当今品牌文化迅速扩张的背景下,为艺术表达留出空间对许多新锐设计师而言仍然充满挑战。而郭培通过其作品和理念,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商业法则,并以这种方式启发了更多年轻的从业者。她对高级定制的理解为平衡创作与商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从生活中发现消费者对美的需求,再通过美回归生活,最终回到每一件衣物与人的价值之间的珍贵联系。

0 阅读:1

进共达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