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八年的五月十六号,在山东的菏泽县有一个赵楼村,在这一天一个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赵登禹,他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这样一个普通的男孩子,谁都没想到他以后就成为了著名的抗日将领。
赵登禹他们家几代人都是以务农为生的,他们家里仅靠着三亩地来养活着他们一家的七口人,赵登禹有着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和妹妹,在他们家里面只有赵登禹去读过两年的书,直到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以后才没有再读书了,这年他年仅十三岁。

在一九一一年的时候,赵登禹拜入了一个武术家的门下,他就是朱凤军,赵登禹在进入他的门下以后每天刻苦练习扎马步,拳法,刀术,就连他的师父朱凤军也觉得他的天赋非常的高,日后肯定会有所成就的,而赵登禹在刻苦的学习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的拳法和刀术都是有所精进,这也是给他后来在战场上抗击日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时间来到一九一四年的时候,这年的赵登禹年满了十六岁,他就和几个伙伴一起投身到了军营之下,在进入军队之后的赵登禹每天都会严格的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军事技能,而晚上大家都休息了,他则是读书看报,研究兵法,再一次军事的训练中。赵登禹展示了他的武艺之后就被他的长官看重了,就此开始了他的升迁,他直接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为了一营之长。

在一九一九年的时候赵登禹直接来到了常德驻守,他就一直听说在附近的山里面有着一头老虎伤人,他们在一次野外的训练中赵登禹发现了这只老虎的踪影,面对老虎的时候他冷静的寻找机会,直接拔枪击中了老虎的要害,他也为附近的村民除去了一大隐患,就这样打虎将军的名字盛传开来。
一九三三年,日寇在侵占东北三省之后,他们的目标直接对准了我华北地区,当时赵登禹已经是二十九军一零九旅的旅长了,他接到命令之后直接带着部队防御在北平的东部地区,到三月九号这天,日寇直接逼近了喜峰口,而赵登禹这边就直接开始奔赴孩儿岭赶在日寇的前面抢占制高点。
在日寇发动进攻以后,赵登禹在面对日寇装备和战力都要比他们强的情况下,直接把他们熟悉的夜战特点给打了出来,还直接创造了一个百米的战术,这个战术就是在日寇近身到百米的距离时,战士们突然就开始发动攻击,用手榴弹扔出之后,拿着大刀跟着手榴弹的路线冲击,就是这样的方式下日寇的炮火和飞机就没有了发挥的余地了。

战斗在进入白热化之后赵登禹在日寇的一次冲锋的时候,腿部被日寇给击中了,但他轻伤不下火线依然还是带着大刀队的兄弟们在夜色下对着日寇进行包抄,在和日寇经过几天的激烈战斗之后,直接歼灭了日寇达五六千人之多,这样的胜利在抗战刚刚开始的时候是非常罕见的胜利,后来作曲家麦新直接为他们创作了一首大刀进行曲,这首歌直到现在也耳熟能详。
三七年的卢沟桥事件以后,我国的抗日战争就这样全面爆发了,这时的赵登禹已经升任了一三二师的师长了,他带着部队在南苑地区和日寇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赵登禹在面对日寇兵力占优的情况下依然拿着大刀带着兄弟们拼死抵抗,在日寇的多次进攻下都被他打了回去,在接到撤退的命令之后赵登禹就带着部队撤离了战场,但是在撤离的途中被汉奸给出卖了,最后落入了日寇的包围圈中,经过多次的拼死抵抗最后还是不敌,倒在了冲锋的路上,那年赵登禹才三十九岁。

赵登禹将军牺牲以后,当时民众无不悲痛,而国民党政府则是追授赵登禹为上将,为了纪念这位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北平的西城区有一条以赵登禹命名的路,赵登禹路,在九七年的时候北京的大红门中学直接改名叫了赵登禹中学,他的女儿赵学芬在学校挂名名誉校长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