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数据,我就在想着为啥这部电影会火,也许它的火爆跟咱们平时上班工作差不多,就是因为没那么多破事儿,干净简单,也就是说沟通成本低了。
动画电影最大的优点就在这儿,根本不用操心演员的事情,也不用管谁适合演什么角色,更不用考虑投资方非要塞哪个明星进来,制作团队想把角色做成啥样就能做成啥样,反正都是画出来的,想改随时都能改。
真人电影就麻烦多了,找演员这事儿就够让人头大的,合适的演员不一定愿意来,愿意来的演员不一定合适,更烦人的是有些投资方非要把自己看中的演员塞进来,这演员选角的事情就变得特别复杂。
演员定下来还不算完,拍摄的时候还得看演员的表现,有的演员演技不行,该哭的时候哭不出来,该笑的时候笑不出来,这戏就得一遍遍重来,浪费时间不说,效果还不一定好。
动作戏更是个大问题,不是所有演员都会功夫,有些动作戏就得找替身,来回折腾好几遍才能拍好,而且替身的镜头还得想办法藏着掖着,生怕观众看出来。
有些大牌演员还特别难伺候,总觉得自己是专业的,非要按自己的想法来演,跟导演的想法对不上,就得在那儿磨来磨去,最后还可能是导演不得不妥协。
真人电影还得考虑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比如天气不好没法拍,场地不够大没法拍,道具做不出来没法拍,特效太贵没法做,这些问题在动画电影里都不是事。
像《封神第二部》里面那个蓝精灵似的特效,估计导演心里也不太满意,但是真人电影就是这样,很多效果想要做出来特别难,最后只能将就着用。
动画电影就没这些烦恼,角色怎么画都行,场景想画多大就多大,特效想做多炫就多炫,只要钱到位了,什么效果都能做出来,完全不用担心现实条件的限制。
动画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纯粹,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要处理,也不用考虑演员的档期安排,就是专心把画面做好就行了。
当然动画电影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制作周期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总能解决。
现在很多人还觉得动画电影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其实这种想法特别片面,好的动画电影完全可以讲述很深刻的故事,表达很复杂的情感。
动画电影能火,说明观众的观影习惯在改变,不再把动画片当成儿童专属,而是把它当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欣赏,这是个好事儿。
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我觉得华语电影圈该反思一下了,不能老是被那些看不见的成本拖累着,得想办法把这些成本降下来。
虽然完全消除这些看不见的成本可能做不到,但是至少得想办法减少它们的影响,不然就算投再多钱,做出来的也可能是烂片。
其实动画电影的成功告诉我们,做电影最重要的是把作品本身做好,而不是在那些无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这么说不是说真人电影就不行了,而是希望真人电影能从动画电影身上学到点什么,把精力都放在提高作品质量上,而不是在别的地方瞎折腾。
不管是动画电影还是真人电影,最终目的都是讲好一个故事,打动观众,只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动画电影现在能做到这么好,说明只要认真做,用心做,什么类型的电影都能做出好作品来,关键是要把重点放对地方。
有时候我在想,也许动画电影的成功能给整个电影行业带来一些启发,让大家明白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内容本身,其他都是次要的。
以后说不定会有更多优秀的动画电影出现,这对整个电影行业来说都是好事,能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让观众看到更多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