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与我国的合作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国与国的关系主要是看利益,尤其是当下经贸合作的背景下。
有这三个国家曾经与我们合作颇多,甚至向全球展现出“谁动我兄弟就灭谁”的态度。然而最后“什么兄弟,只有利益”占了上风,成了白眼狼向我国“捅刀子”。这种做法的确令人寒心,但是我国也妥善的应对,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他们究竟是哪三个国家?

阿尔巴尼亚位于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上,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中阿就建交了。由于当初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所以中阿贸易合作在一开始起点就很高。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中国和阿尔巴尼亚都是苏联对外援助的国家。我国综合国力比阿尔巴尼亚略强一些,出于友好我国也参与到援助阿尔巴尼亚当中去,虽然没有苏联那样援助的多,可也是我国的一番心意。

中阿合作就这样被我国提到了新的台阶,可惜这样的“蜜月期”并没有多久。后来苏联撤走了对华援助,在布加勒斯特峰会上对中国各种打压,阿尔巴尼亚只是说了几句利于中国的实话,就也被苏联撤走了援助。
尽管我国还处于三年困难期,但我国还是勒紧裤腰带援助他们。后来阿尔巴尼亚开始对中国产生误解,毕竟两个国家分布在大陆两端,不完全熟悉对方的思路。有了错误认识后就开始对中国的物资挑三拣四,在援助的问题上陷入了僵局。

后来我国开始调整了对外援助的政策和方式。采用我国能承担得起且对方也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援助,中阿之间算是能开启一个新的篇章继续开展经济合作。
二、浴血奋战的越南中国和越南是接壤的近邻,也是现在世界上仅有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越合作这一路也是几近坎坷,中国独立的早越南独立的晚,早独立的国家当然愿意帮助晚独立的国家。

越南一独立,中国就和越南开展了一系列合作。胡志明同志也经常像走亲戚一样到访中国,甚至在他病重的时候中方多次派医疗组去越南,带来他最喜欢的新鲜烤鸭。
就是这样一个合作良多的国家,在胡志明逝世后出现了改变。受到西方一些人的思想鼓吹,越南方面对中方的一些做法产生误解,再加上越南内部领导班子的调整,开始对华产生了矛盾。

国家的矛盾产生起来容易,消除就要费一番周章。中国和越南虽然是山水相邻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各国有各自的困难,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所以很难做到完全的理解对方。
经过几年的隔阂,双方才开始有了新的接触。或许是越南方面想明白了,毕竟中越之间是搬不走的邻居,与其一直这样不如好好相处,共同把国家搞富裕、改善人民生活才是硬道理。这期间越南内部也是有过一番辩论,换了一些人才有决心改变眼下的局面。

中菲经济合作以追溯到郑和下西洋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菲律宾的领导人对华也很友好。在马尼拉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中文,听到一些闽南语,这些都是谱写中菲友好史诗的侧影。
与菲律宾合作的变化也是发生在这几年。双方隔南海相望,而南海本身又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沿岸的各个国家对这片海域都有自己的认识,这就很容易产生误解,沟通的不及时则会加剧误解。

现在仁爱礁船舶搁浅的问题就是需要解决的。这艘破旧的船体需要菲律宾方面及时将它拉走,以免影响航路的通畅,保护仁爱礁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菲律宾船舶进入仁爱礁那么简单。处理得当这就会是能让双方坐下来沟通,打消心里的误解的机会,处理不好了就会加剧双方的误会,产生战略误判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国家合作关系就像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我国的外交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大国风范了,对于这些国家的处理也是游刃有余。
利益为上,中美也是一样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利益!
小编就是在造谣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