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解放军总政治部认定的中国最年轻的红军战士。
2岁时,母亲惨遭敌人凌迟致死,这段血泪往事深深刻在他幼小的心灵中。
7岁时,他亲手为母报仇,手刃仇敌。
9岁,他加入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
他的舅舅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在他的影响下,向轩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
1955年,向轩被授予中校军衔,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开国中校。
苦难童年
1926 年 ,向轩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但其家庭背景却不平凡,母亲贺满姑可是赫赫有名的 “湘西双枪女英雄”。
原本一家人的生活虽处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却也有着自己坚守的小日子。
然而,在向轩仅仅两岁的时候,厄运降临。母亲贺满姑在执行任务时,不幸遭叛徒出卖被敌人抓捕,一同被抓的还有贺满姑的三哥、五妹。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贺满姑宁死不屈,坚决不肯透露任何关于革命队伍的信息,最终被残忍杀害,英勇就义时年仅 30 岁。
年幼的向轩和哥哥姐姐就这样失去了母亲,他们被姨妈贺英费尽周折赎了出来。此后的五年时光,向轩便一直跟在贺英身边生活。
贺英对他悉心照料、疼爱有加,不仅教他读书识字,还传授他武术,教他练习打枪,让向轩从小就练就了不错的身手。
在贺英的身边,向轩耳濡目染,对战争的残酷有了切身的感受,同时,一颗想要参军、为亲人报仇、报效祖国的种子也在他心底悄悄种下。
皇天不负有心人,杀害贺满姑的凶手张恒如被贺英意外抓获,原本打算将其押回根据地审讯。
然而,向轩和贺英因愤怒难平,最终当场处决了这个杀害母亲的仇人
可命运似乎并未放过这个可怜的孩子,1933 年,贺英也因叛徒出卖,在带领部队执行任务时遭到敌人的围攻,不幸身中数枪。
但她强撑着最后一口气,将一个小包袱递给了年仅 7 岁的向轩,包袱里装着 2 枚金戒指、5 个银元,还有一把她心爱的小手枪,
她叮嘱向轩从后山的小路追赶游击队员,“去找红军,找你大舅贺龙”。
小向轩忍着悲痛,拿着贺英妈妈给的小手枪,朝着追来的国民党团防部队打了一枪后,便往山上跑去。
自小在山里长大、熟悉地形的他,凭借着这份优势躲过了敌人的追捕。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小腿还曾中弹负伤,鲜血直流,可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完成贺英妈妈的临终嘱托。
最终,向轩成功地将贺英妈妈托付的小包袱交到了大舅贺龙的手上。
也正是从这一天起,向轩正式参加了红军,成为贺龙红军司令部的一名勤务员和通信员。
九岁长征
1935 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一年之后,红二、六军团 2.1 万人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的率领下,从湖南省桑植县的刘家坪、瑞塔铺、县城等地出发,踏上了漫漫征途。
此时的向轩,虽然年仅 9 岁,却已经是红二、六军团司令部通信班副班长。
尽管还是个孩子,但向轩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长征开始前,部队考虑到他年纪小,给他安排了马匹,可他坚持不搭乘马匹,而是选择与战士们一同行军。
那漫长的路途对于一个 9 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他的体力有限,走着走着就会跌倒。
可每次跌倒后,他都会咬着牙,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再次站起来,继续向前迈进。
长征途中,困难重重,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物资的极度匮乏。
战士们常常吃不饱饭,向轩也和大家一样,饿了就吃草根、啃树皮,渴了就喝山泉水。
在过雪山时,空气稀薄,呼吸都变得十分困难,向轩穿着用草扎起来的衣服,冷得瑟瑟发抖,却依然坚定地跟着队伍前行;
过草地时,脚下是泥泞不堪的沼泽,一不小心就可能深陷其中,向轩小心翼翼又步伐坚定地迈着每一步,即便多次陷入危险,也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化险为夷。
就这样,向轩凭借着自己打不倒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了长征路。
而他的事迹也在部队中流传开来,让战士们都感叹,成为了鼓舞士气的生动例子。
一个 9 岁的孩子都能如此坚毅地完成长征,大家又有什么理由不克服困难、奋勇向前呢。
战火淬炼,成长为军中骨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向轩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抗击日寇的战斗中,担任八路军 120 师司令部通信员。
别看他年纪不大,但做起事来十分认真负责,凭借着自己的机灵和勇敢,一次次出色地完成通信任务。
虽说只是保障后勤,但能保证八路军各部队之间能够信息准时传递,同样也是在杀敌。
随着战斗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向轩不满足于只做通信员的工作,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到战斗一线去,渴望能更直接在战场上杀敌。
后来,他进入八路军 358 旅警卫连,开始深入学习工兵技能,掌握了不少专业本领,并运用这些技能参与了许多战役。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向轩不怕吃苦、不畏强敌,在战斗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深受战友们的认可和信赖。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血,为保卫祖国、抗击日寇奉献自己。
解放战争期间,经过系统学习和实战锻炼的向轩已经成长为西北野战军 1 纵队 358 旅工兵连的副连长。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带领着战士们冲锋在前。
在荔北战役中,部队当时面临着重型武器缺乏的困境,迟迟打不开战场局面。
关键时刻,向轩凭借着平日里积累的工兵经验和智慧,想出办法用土炮进行改装,然后亲自操作,成功轰开了敌人坚固的碉堡,为部队打开了进攻的突破口。
然而,敌人负隅顽抗,疯狂地进行反击,一时间炮火纷飞,向轩全然不顾自身安危,继续指挥作战。
可他不幸被敌人的炮火击中,身上多处负伤,右眼更是几乎失明,直到后来离世,体内都还残留着当时的弹片。
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硬是挺了过来,继续带领部队投入到后续的战斗中,没有丝毫退缩。
此后,向轩凭借出色的表现升任工兵连连长,继续带领部队在解放大西北的征程中屡立战功,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小的红军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在解放军政治部统计军龄时,向轩的军龄被认定自1933年起算,由此他成为正式记录在案的“中国最小的红军战士”。
1955年,在中南海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向轩郑重接受了中校军衔。当时年仅29岁的他,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中校之一。
1960 年 12 月,他担任成都军区成都军分区后勤部军械科副科长,主要负责保障军械物资供应、管理军械装备等任务。
后来又担任四川省军区成都军分区西城区人武部副部长,负责地方武装工作。
而不管换什么岗位,他始终秉持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致力于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他就像一颗螺丝钉,虽不起眼,却在幕后默默为军队建设添砖加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即使退休后,向轩依然心系国家发展,时刻关注着军队和地方建设。
他将自己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传承革命历史,让红色基因得以代代延续,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祖国贡献着力量。
英雄事迹,激励代代国人
他 7 岁参军,9 岁踏上长征路,他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是在枪林弹雨中毫不畏惧地冲锋陷阵,是面对敌人的炮火时坚决回击的果敢;
他的坚韧不拔,体现在长征路上即便一次次跌倒,却又一次次凭借顽强的毅力重新站起,继续前行。
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都不曾磨灭他心中那团革命的火焰;
这也是我们新时代青年该学习的地方,致敬老一辈的革命家,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建设属于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