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与中野兵力相当,为何被困双堆集无法突围

文青说历史 2024-03-30 05:11:22

1948年11月,国共双方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展开了一场战略决战。黄维兵团(又称第十二兵团)作为蒋介石麾下的嫡系精锐部队,战役之初就奉命从河南出发增援徐州战场,只不过动向早已提前被我军知晓,行军至浍河以南、双堆集地区时,一步步地陷入了中野提前设计好口袋中,最终在以堆集为中心、纵横约7.5公里的地区被合围。

黄维兵团被围后曾有过多次突围计划,不过一一被我军粉碎。自1948年11月23日起至12月15日止,双方激烈23天后,我军成功瓦解了黄维兵团的抵抗能力,黄维本人也在战役中被俘虏,至此,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战役目标达成,奠定了淮海战役全面胜利的坚实基础。

我们知道,黄维兵团由国民党11师(十一为土)、18军(十八为木)发展而来,下辖4个军11个师33个团外加1个快速纵队,总兵力约12万人,装备精良,部队中老兵多,战斗力非常强悍,被称为国民党军队在华中地区综合战斗力最强的机动兵团。而中野自千里挺进大别山之后,部队的重武器全部丢失,到了淮海战役时期编制上只有7个纵队,兵力大概在14万人左右,中野的14万人对比黄维兵团的12万人,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却在武器装备上处于明显落于下风,为何黄维兵团被围双堆集后无法成功突围呢?

是黄维的指挥能力不足吗?有人会说,黄维的军事水平肯定有限,要不然他也不会被人称之为“书呆子”了。无可否认,黄维的确有一个“书呆子”的绰号,但其来历主要是因为黄维是教书先生出身,而非是对其军事指挥拉垮的代名词。实际上,黄维是一位从德国深造归国的标准新式军人,可以算得上国军为数不多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不然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也不至于会引来中野和华野的联手围攻。

黄维兵团在双堆集陷入合围后,他为了避免步黄百韬第七兵团被围歼的后尘,提出了一个滚筒战法,即用滚动前进的方式“滚着走”,一度让我军拿他没有办法。战后,中野第四纵队十一旅旅长徐其孝及其政委就这么回忆道:“黄维很狡猾,他的5条牛(指黄维手下的4个军和1个快速纵队)老是挤在一起,我们难以吞下这堆块头大的肉。”那么,黄维兵团被到底是因为什么无法突围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受廖运周110师起义的不利影响,黄维兵团做出的几次决死冲锋都未能奏效,但中野与其打了几场下来也面临严重弹药不足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黄维再一鼓作气突围几次,相信中野已失去围歼黄维兵团的能力。但就在此时,老蒋曾下命令让黄维就地固守,这一次的固守待援可以说断送了黄维成功突围的可能性。因为不久之后,华野的增援部队也加入到围歼黄维兵团的行动中来,胜负的天平由此进一步向我军倾斜。而蒋介石之所以下达这样一个命令,其原因是为了让黄维就地固守,从而起到牵制我军的目的,让杜聿明大军安全撤出徐州。当然,蒋介石后来又改变了主意,继续让杜聿明大军救援黄维兵团,再一次造成杜聿明大军陷入合围,当然这是后话。

其次,黄维兵团被围的地理环境更为恶劣,黄百韬第七兵团被围的碾庄地区,李弥曾经在那里构筑了坚固、完备的工事,黄百韬兵团被围之后,又对原有的工事进行了加固,里里外外增设了大量的碉堡和壕沟,这些工事成为黄百韬给予华野重大伤亡的有效利器。反观黄维兵团被围的双堆集地区,则完全属于在野外扎营,所占领的村子都是一些土墙茅屋,既没有粮食弹药,就连饮水和燃料问题都没法解决。因此在地利上,黄维兵团被围的局面更加凶险。

最后,黄维兵团虽然名义上有12万人,但真正一线作战的兵力只有十万左右。且黄维兵团内部还出现了八十五军廖运周一一零师临阵起义的情况,兵团被围之初,黄维轻信了廖运周带头突围的话,致使这个师借着突围名义调转枪口,黄维兵团也由此错失了最佳的突围机会。此外,廖运周起义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黄维兵团的军心,后来八十五军的二十三师在阵地向我军投降,便是廖运周起义带来的连锁反应。包括后来国军14军军长熊绶春也与陈赓暗通款曲,只不过提前被12兵团副司令胡琏发现,这才没有如期起义,最后在突围中不慎被流弹击毙。综合以上几点原因,造就了黄维兵团虽然战力强悍,兵力甚至与中野旗鼓相当,最后却无法突围成功的原因。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