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字怎么写,一个女加一个干字,我高拱至今还是一个糟糠之妻,可小阁老昨天刚娶了第九房姨太太!”
在《大明王朝1566》开头,高拱便就“小阁老”严世蕃的私德问题对其发起了进攻,虽然在历史上这二位大概是没什么机会争执政务的(历史上高拱入阁时严世蕃已经噶了),但其对严世蕃的描写却也不能说错——此人的确极度好色,并且从历史上来看还很有可能是生理上天性一般的好色。

可这句话如果被真正的严世蕃听到,那么这位“小阁老”很有可能是会当场勃然大怒,生气的不是自己遭到了“污蔑”,而是不满意这话对真实情况的“克扣”——才九个,你看不起谁呢,连新带旧老子一共27个媳妇,要么怎么能是“大明第一鬼才”。
但这么一位“鬼才”,却愣是没有把他的才用对地方。

正德八年(1513年),严世蕃出生于江西宜春,在这个普通读书人都要十年寒窗甚至几十年寒窗苦读方能有一袭功名在身的年代,严世蕃却并不需要去和普通人卷一个科举名额。
嘉靖十年(1531年),18岁的严世蕃进国子监学习,毕业后直接便进了左军都督府当都事,相当于正处级职位,一年后升了顺天府治中,相当于副厅级职位。
这样的起点,这样的升迁速度,当真是演都不演了,几乎就是明着告诉别人,我有个好爹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

众所周知“神仙皇帝”嘉靖最爱修仙,在他眼里人间乱不乱不重要,我修仙长生不老才是一等大事,严世蕃的爸爸严嵩也是投其所好,写出来祭拜上天的“青辞”深得圣心,自己步步高升的同时带着儿子一起飞快进步。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对首辅夏言很不满,因为夏言是个相信科学的大臣,经常反对嘉靖搞封建迷信,想让他放弃神仙幻想,回归正常皇帝生活。
和严嵩比起来,哪个更让嘉靖舒服几乎是显而易见的,但嘉靖还不想立刻“换相”,便给出了自己的考验。

嘉靖给了夏言和严嵩一人一顶绿色的“沉香水叶冠”,但夏言却一直没有戴过,不是觉得这是一顶“绿帽子”,而是因为这是一顶“道士帽”,只有道士才会带这种香叶冠,一直反对道教的夏言当然不会接受了。
严嵩在和严世蕃一商量后,严世蕃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必须戴,而且要非常虔诚地去戴。
这不是一顶帽子啊,这是对皇上修仙事业的认可,是表明自己认为皇上没错的态度,是咱爷俩未来的前程啊。
严嵩听了严世蕃的话,从此每次上朝、见驾甚至宴会,都会戴着这顶香叶冠,并且为了显示爱护,还用一层轻纱包住帽子,这么戴了俩月,竟然是一尘不染、洁净如新。

嘉靖知道后对严嵩更是大加赞赏,对夏言则十分厌恶,很显然严世蕃猜中了“谜语人”嘉靖的心思,帮自己爸爸赢了关键的一局。
很快,夏言被罢官赋闲,严嵩正式入阁,第二年严世蕃便当了尚宝司少卿。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严嵩正式升为内阁首辅,两年后严世蕃便当了太常寺卿,此时他满打满算也才38岁,38岁的“正部级干部”啊。
此时的严家父子二人成了嘉靖离不开的“肱骨之臣”,用钱、用人甚至用兵都随着他们来,而且嘉靖对严世蕃比对他爹更加欣赏,但不能有两个首辅啊,于是嘉靖便用严嵩年老的理由,让严世蕃和严嵩一起办公。
上悯嵩老,令子世蕃随任侍亲——明实录
上朝亲兄弟,贪污父子兵,这爷俩把持了朝政,嘉靖舒服了,这父子二人痛快了,依附他们的大小官员放心了,但大明的百姓可就有一句脏话要骂出来了。

严家父子统领朝政之后,大小官员升迁都要经过这爷俩点头,但严阁老、小阁老的脖子可是硬的很,没有足够的“诚意”,可拽不下他俩的脑袋。
说白了就是要钱,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只要价格到位,就算是条狗都能到衙门里当“巡街犬大队长”。
一进士名叫赵文华,他中进士时严嵩正管翰林院,于是他便认了严嵩当干爹,严嵩当首辅后他便从刑部主事直接成了一省通政使,相当于从正处直接跃为正部。

此人还学他干爹奉承嘉靖的修仙事业,向嘉靖献了十坛“百花酒”,说严嵩就是喝了这酒才鹤发童颜、身轻体健,嘉靖便让人去问严嵩是否真有此事,严嵩听了当即懊恼自己怎么收了这个蠢干儿,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百花酒。
你说我喝了这酒显得年轻,这酒有助修仙,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不第一时间把这酒献给皇上,难道是我不想皇帝修仙成功吗?难道是我和皇上有二心吗?
严嵩把赵文华喊来一顿痛骂,赵文华也知道自己弄巧成拙,当即搬来了一箱黄金求干爹救自己,还给严嵩的老婆欧阳氏送去了一箱珍珠,严嵩这才愿意给他把事情圆过去。
只要钱到位,皇帝我都敢晃点他。

严嵩如此,严世蕃更是青出于蓝,他收的贿赂比严嵩还多,以至于都记不清谁送的什么了,自己家中的屏风上以金线绣花,围帐上用珍珠点缀,睡的床更是用一块块象牙拼接而成的,严世蕃经常看着这些财富笑道:这朝廷都没我有钱啊。
就连跟着他混的人,都吃的盆满钵满。

一次一个京城小官想外放,求一个知县的职位,花钱托人搭上了严世蕃养的谋士彭孔,中间人带他去见彭孔时,只见彭孔的家里用的也是上好的紫檀木家具,穿的名贵的蜀锦衣服,使得名家字画的折扇,这把扇子就顶自己十年工资,直接把这个小官吓得说不出话来。
等彭孔带他去严世蕃府中时,等了半天才见到一个人过来,此人穿的也是坠了金珠的衣服,戴的珊瑚的帽饰,当即便跪下称呼“小阁老”。
但此人只是一声冷笑:小阁老哪有功夫见你,他心里装的九州万方,一两个县的事还问他老人家,回去吧,你的事这边知道了。
等这小官出了门一问才知道,原来那人只是严世蕃的贴身家仆严年。

可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归根到底这都是严家父子从大明百姓手里抢的啊,很多被逼的活不下去的百姓索性直接落草为寇。
总天下之货宝,尽入其家。世蕃已踰天府,诸子各冠东南。虽豪仆严年,谋客彭孔,家赀亦称亿万。民穷盗起,职此之由。而曰:朝廷无如我富。——《明史纪事本末》
不仅对这些官员收钱,就算是皇帝的儿子都逃不出严家的“掏兜”行为。
朱载坖是嘉靖的第三个儿子,被封为裕王,也就后来的隆庆皇帝,但因为嘉靖相信“二龙不想见”的谶言,所以对朱载坖一直很疏远,严家父子也跟随嘉靖的态度,对朱载坖十分冷落,竟然连他的岁赐都克扣了,一连三年一分钱不给。
最后这位堂堂的实际太子,未来的隆庆皇帝,向自己老婆李氏的娘家借了一千五百两银子给严家送去,这才拿回来了自己的岁赐。

这等胆大包天的事情,严世蕃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还对别人炫耀:皇帝的儿子都得给我钱,这大明朝就算掉地上一枚铜板都得是严家的。
等到钱多到一定地步了,这父子二人就开始玩高雅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古董画。
于是很多官员都开始搜罗字画送给他俩,甚至把字画炒到了其价值的几十倍,而严世蕃除了收死物,他还收“活物”——塞给我几个美女,我也就勉为其难收下吧,如果是眉清目秀的小男孩,那也不是不能啊。

严世蕃对于女色的需求,可谓是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只要是漂亮的女子被他碰上,基本都逃不出他的魔掌,前后收的小妾达到了27个,并且经常喊不止一个小妾来他的那张象牙大床上大被同眠。
严世蕃这个人吧,有病,不是在骂他,而是他就是身体上有病。
他是个体重超标的胖子,而且很有可能是因为糖尿病的原因瞎了一只眼,腿脚也不太好,还有气管炎,每天醒来时是最难受的时候,经常要咳嗽半天,吐的痰能装满俩痰盂。
短项肥体,眇一目——《明史·奸臣传》

结果这个类人生物看着痰盂竟然想出来一个玩法,每天让几十个美貌女子等着自己睡醒,然后咳嗽有痰了就直接吐这些女子嘴里。
真的是…口区!
这个类人生物还给这些女子起了一个“雅名”——美人盂。
而且不知何时在享受到男子的感觉后,严世蕃竟然也开始沉迷这种感觉,最得他宠信的就是一个名叫金凤的伶人,甚至一段时间内,没有金凤陪着严世蕃连觉都睡不着。
那么严家父子如此嚣张,嘉靖皇帝就真的不知道吗?还是说这位是真的修仙把脑子都修的“秀斗”了,真就随便严家父子胡来?
这就要说到严世蕃为什么会受到嘉靖的赏识了,这位“奸二代”是靠他爸爸入仕不假,但获得嘉靖的赏识,全靠他自己的三个长处。

第一就是会猜嘉靖的心思。
除了前面已经讲过的帮助严嵩斗夏言,严世蕃对嘉靖心思的揣摩已经到了隔空猜意、心有灵犀的地步。
一次嘉靖在晚上传旨给内阁,询问他们一件西北军务的事情,并且是要立刻给出建议。
此时内阁当值的是严嵩、徐阶和李本,这三人琢磨了半天,都没想出来嘉靖到底想要怎么办,就一人写了一个建议交了上去,结果没过一会就都被扔了出来,每个折子上都被画了一个×。
完了,皇上发飙了,这事不好弄了。

严嵩立刻让人骑马去找严世蕃,让他写个建议,严世蕃在家中得知消息,略一琢磨就猜出了嘉靖心中所想,写了折子交上去后,嘉靖果然龙颜大悦,徐阶、李本二人也是不得不服。
人家道德水平的确突破了下限,但这份洞察人心的本事那可是突破了上限的。
从此严嵩有拿不准的事情就先问严世蕃,严世蕃的回答也是每每能正中嘉靖下怀。
困窘不能作答者,即交于世蕃,世蕃则引经据典,参综陈说——《嘉靖以来首辅传》
这样一个会猜心思,能提供情绪价值的臣子,你们说他是奸臣?那朕就喜欢奸臣。

第二就是严世蕃的脑力超人。
过目不忘一般是神童的标配,虽然不知道严世蕃小时候怎么样,但他这过目不忘的本事可是经过了嘉靖严选的。
修仙,在古代那都是学霸才能干的事情,不然你连丹药方子都记不住,道家经典都背不过,还怎么修仙。
而嘉靖的智商也绝对是在线的,他经常阅读经史子集,博览百家之长,有时遇到迷惑之处,便抄下来交给内阁让他们给解释一下。
但这一般都只是一些只词片语,甚至因为古代不常用标点,很有可能就是两句话的连接之处。
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嘉靖抄下来的有可能就是一个“斯夫不舍”。
这往哪里给他解答去,而且皇家藏书阁啊,上万部书册,谁知道他看的哪部哪句。
严世蕃就能记住。

也是一个晚上,嘉靖的问学纸条又来了,严嵩等一群老头看着纸条就挠头,这是哪里的句子啊。
立刻让人把纸条从门缝里赛出去,找严世蕃看看,立刻回话给老爹解围。
严世蕃打眼一看,立刻写下回话——这是哪本书哪个版本第几卷第几页第几句,放在内阁书库的哪个架子第几层第几格,你应该这么给皇上解释说明…
严嵩得了回话把儿子的交代给嘉靖一说,嘉靖也乐了。
嘿,这老小子还不傻哎。

这第三个长处,就是他的身体的确好。
这个好不是说他的健康状态,不然一个体重超标瞎了一只眼还疑似有糖尿病气管炎的人怎么都算不上身体好,这个好说的是他的体力状态。
严世蕃吃喝上更是每天酒宴不断顿,甚至一顿酒喝个七八个小时都不算事,喝多了倒头就睡。
但此时如果嘉靖有问题来找他怎么办呢?
只需要一条热毛巾敷在额头上,等凉了再换一条,这么来回两三次,严世蕃的酒气尽消,头脑异常清醒,写字一点没有喝多的样子,甚至比平常还要漂亮。
这样奇异的体力,让他可以给嘉靖提供全天候服务,也是嘉靖离不开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即使是身负如此绝学的小阁老,最终也因为自己张狂丢了性命。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失势被踢出内阁,严世蕃也被流放广东雷州。
一辈子没受过罪的严世蕃哪里吃得了这种苦,竟然半路就贿赂官差跑回了老家宜春,还在宜春选了一块土地给自己盖养老的宅子,殊不知他再也没有老的一天了。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御史林润上奏嘉靖严世蕃不仅没有被流放还回家置宅的事情,并且还告诉了嘉靖一条重要消息,严世蕃选的那块地有“王气”,他还勾结倭寇,训练私兵,明显是要造反。
嘉靖听了果然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没过一年时间,53岁的严世蕃便人头落地了。

严嵩这年也已经86岁了,老弱多病的他只能是寄居于严家祖坟的墓舍之内,不过一年时间便穷困潦倒而死,生前一人之下的首辅,严家门前车水马龙,死后却连一个给他收尸的人都没有。
人生无常,无过如此,所以在世为人,还是应当报以敬畏之心,平心对人,得势之时目中无人嚣张跋扈,落魄之时便只有晚景凄凉。
参考文献:严世蕃——头条百科
贪婪祸国的一对父子严嵩 严世蕃——王世华 . 正气 . 1999 (01)
《明史·奸臣传》
严世蕃的神机与巧藏——陈益 . 群言 . 2015 (05)
《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