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刘贺真如史书所言那般昏庸吗?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他的经历说起——他是如何从昌邑王登上皇位,又为何被废为海昏侯?
这一切都要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晚年因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皇后卫子夫自缢,卫青之子也遭牵连被处死。面对皇位继承的难题,汉武帝只能在六个儿子中选择。由于其他几位皇子要么早逝,要么不适合继承皇位,最终选择了年幼的刘弗陵。为了确保刘弗陵顺利继位,汉武帝安排了四位托孤大臣,其中霍光最为重要。
然而,刘弗陵年幼无法掌控朝政,霍光最终独揽大权,刘弗陵几乎成了傀儡。刘弗陵病逝后无子嗣,霍光等人便在宗亲中寻找继承人,最终选定了刘贺。
刘贺继位后,史书记载他在27天内做了1127件坏事,甚至有说法是三千多件。然而,这样的说法显然夸张且不可信。即便刘贺真的沉迷声色,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多的恶行。
实际上,霍光废掉刘贺并非因为他真的昏庸,而是出于权力斗争的需要。霍光早已预谋废黜刘贺,原因有二:一是为了防止新太后形成对其权力的制约;二是刘贺带来的昌邑群臣不受霍光控制,威胁到他的权力。
因此,历史上所谓的“昏庸”海昏侯,不过是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刘贺的“昏庸”标签,实际上是后人因权力斗争结果而强加给他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