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升坚守的初心是千古民心(二)

中国河南乡村文化 2023-06-12 15:40:25
张长升坚守的初心是千古民心(二)张长升的背后有“三思” 文/王长江、王密成 诵/玉华

——张长升的背后有“三思”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先锋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在极少数腐败分子挑战正义良知底线、冲击社会的价值判断、扰乱了人们对历史正确认知的当下,张长升致力30年的“召伯”与“召伯听政处”研究,极具时代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承的推广意义。

“我思故我在”。张长升的研究思路,一直清晰而准确:一思召伯是怎样的历史人物,3300年来为什么深受百姓的崇拜?二思“召伯听政处”石碑为什么会在自己的甘棠村出现,与“甘棠村”的命名有怎样的关联?三思“召伯听政处”石碑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怎样在以甘棠村为中心地向外辐射的同时,成为教化村民、教育干部、教导后代的“活教材”。如此的“三思”,使他“盘活”了甘棠村的文化遗产,使他“激活”了甘棠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他“升华”了“弘扬召伯文化,建设文明甘棠”新时代的文化价值。

“召伯”——姬姓,名奭,岐山周原人,系周文王的庶子,周公之兄,武王之弟,周成王的叔父,官居太保。因其采邑在召地(今岐山县城西刘家塬一带),位列周朝三公(周公、召公、姜太公),故称召公;又因他与四弟周公旦夹辅成王“作上公,为一伯”,又被称为召伯。召伯是西周王朝创立初年的伟大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外交家和文学家,他是辅佐周武王、周成王两代君主的重臣,受封于蓟,建立了臣属于西周的诸侯国燕国。而他派了长子姬克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任职,辅佐朝廷。

召伯的一生中,他的政治功绩是伟大且巨大的。他在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时代,能够革命性地提出和推行了“敬德保民”的政治纲领,开创了历史原始性的“爱民”“仁政”“德政”的统治策略,让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让国家得以政通人和,使贵族与平民都各得其所,因而深受社会各层级的拥护。当周成王死后,召伯又辅佐了第三代君主周康王,开创了“四十年刑措不用”的著名的“成康之治”;与此同时,他作为周王朝至高的统治者重臣,能够轻车简从地深入民间、深入百姓,处处体恤民情,“宁劳一身而不劳百姓”,拒绝地方官吏的迎送和招待,把草庐就地搭在甘棠树下,直接与平民百姓面对面地对话,问询百姓疾苦,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百姓疑虑,教化民众尚德。渴了、饿了,他顺手摘下一些甘棠树上的棠梨,既能生津,又止饥渴。召伯离开此地又向别处去“听政”时,百姓记住了召伯的教化,更记住了召伯停留过的甘棠树,后来就有了《诗经》中传诵的民谣:“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此诗的意思是“可爱的甘棠树,不要砍伐它!召伯在这里露宿过。可爱的甘棠树,不要伤害它!召伯在这里休息过。可爱的甘棠树,不要攀折它!召伯在这里暂住过”。因此,甘棠树就成为了人民思念召伯的实物,甘棠树就成为了人民拥戴召伯“敬德保民”的载体,“甘棠”也逐渐演绎成了“爱民”“仁政”“德政”的文化化身。经查明,在我国国内,目前有100多处以甘棠命名的地方——北至北京,南到港台,除用以命名镇、村、巷、冲、湾、坳等地名外,还用以命名江、湖、桥、亭、园等风景名胜,足见召伯与甘棠的影响之大、分布之广。作为“召伯听政处”故事原始发生地的宜阳县甘棠村人,由石碑印证的3300年前召伯在“分陕而治”时期,曾经来过甘棠村和亲自在这里听政的事实,表明了甘棠村及周边的人们,自古至今民风正气的根源里,原来是得到了召伯的教化和影响,原来这里曾经有漫山遍野的甘棠树,德政风格和甘棠风景曾经是甘棠村远去的最美丽风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次讲话中提到的“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和“功亏一篑”,引用的就是召伯写在《旅獒》中劝谏周武王的事例,这是召伯的经典思想和语录之一。由此可见,召伯的历史地位与治国理政的智慧价值,历经3300多年的时光洗礼,依然历久弥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内涵,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3300年来,一直是警示历代统治政权的长鸣警钟,还是教导“国以民为天”的深刻教训。仅以召伯当政时期的一例爱民政策为例,足以印证“召伯爱人民,人民爱召伯”的根据:西周初年,召伯主张推行“敬天、孝祖、敬德、保民”的政风,重视对民众进行尊老敬贤的教化,朝廷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其中,在朝廷,规定要定期举行养老礼仪,规定天子要定期视察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在地方,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乡饮酒礼,规定6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特殊的礼遇,他们不仅受到晚辈的伺候,还依年龄而别,年龄越大则享用的美味佳肴越丰富;另外,周朝对老年人及其家庭也作出优惠政策,规定凡老人50岁以后不再服劳役,60岁以后免服兵役,80岁老人的家庭可有一子免服兵役或徭役,90岁老人的全家可以免服兵役和徭役,以便让其家人安心在家服侍老人,恪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于是,由召伯时期周王朝推行开来的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从此开天辟地地成为了中国好家风的文化主体,尔后又演变、进化、优育成为了各种不同的家风文化。家风之面貌,足可彰显一国之精髓,这就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道理,又使德政的周王朝共传30代、37王、享有国运800多年的硬道理。

“唯其艰难,更显勇毅”!在张长升的“三思”与践行下,他自己研究透彻了历史政治人物“召伯”的伟大之处,贯通了“召伯听政处”石碑出现在甘棠村的由来,链接了3300年至今的百姓崇拜召伯的传承脉络。于是,这时再回想一些人对他的侧目、冷语、误解、嫉妒,特别是他在2007年4月创立甘棠村召伯文化研究会以来,验证了由他这个普通农民出任的会长,已经一举超越了某些专家、学者的专业水平,已经使甘棠村独有的甘棠文化资源和城市品牌走向了全国,又让“中国农民学者”一词跃然上了新时代的字典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