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骂了!港口这事我们早已留有几个后手,老美拿去也是空欢喜

科技大白话细聊 2025-03-21 03:06:32

这两天又有很多人在讨论长和售卖全球43个港口的事,事件起因是大公报几篇硬核锐评文章,事后港澳办又进行了转发,因此有很多外界人士猜测这是官方定调,这笔交易大概率会受阻。

此后,香港前特首和现任特首也进行了一番表态,尤其是现任特首李家超的表态,更是引发全网热议。

前几天,中方人员又乘专机到巴拿马,就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巩固中巴友好关系民意基础进行了友好访问,巴方也明确表态,愿意与中方友好合作。

从种种迹象来看,似乎都在向外透露一个信息,那就是这笔交易可能还有诸多变数。

就连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评论,认为港澳办转发《大公报》社评文章,是暗示了中央的态度。

作为大家关心的问题,有不少网友出谋划策,比如打如下两张牌:

1、审查这笔交易是否会对中国物流系统造成影响,比如进行反垄断调查,这个时间可长可短,拖过1~3年不是问题。

2、调查长和是否受到外界胁迫才做出清仓港口的举动,如有违规可启动《国安法》叫停这笔交易。

其实,小编认为官方的这些做法,更像是在传递一种态度,那就是过去所谓的在商言商时代已经结束,个人利益固然重要,但也要兼顾国家利益。

当然,就算这笔交易达成了,也不一定就会对我们商船造成多大的影响,毕竟咱们并不是没有其它牌可以打。

比如中俄联合打造的北极航道,就有着巨大优势,北极航道相较于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在距离上优势非常明显。

苏伊士运河航线全长11000公里,而北极航道只有7500公里,相差的3500公里可以节省12~15天航行时间的同时,还可以省下一笔不菲的燃油费。

而中国主要走的是北极东北航线,这个航线正常通行时间最长可达8个月(7月~1月),剩下的4个月可以使用破冰船协助通航,除了我们自己的常动力破冰船外,还可以租用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

比如由中俄联合开发的北极1号快线,中国新新航运公司负责集装箱货轮运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负责引航和护航,这样一来可实现线路共享和利益共赢。

根据俄罗斯公布的2023年数据显示,由北极航线过境的货物运输总量达到了212.9万吨。

此外我们在秘鲁投资的钱凯港的一期工程也已于2024年11月14日开始营运。

钱凯港位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由中企控股和投资开发,属于一带一路重要海外基建项目,有了这个钱凯港,我们很多货船就可以不经过巴拿马运河,可以从钱凯港转走陆运至南美洲各地,运输时间可由原来传统航线45天缩短至23天,相当于节省了一半的时间,运输成本进一步压缩。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止2025年1月底,钱凯港码头已经运输集装箱超过1.5万个,其中包括11.2万吨散货以及2100多辆汽车。

按照规划设计,钱凯港一期工程共四个泊位、其中两个为多用途泊位,另外两个为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为100万个TE∪(标箱),散货、杂货吐吞量可高达600万吨,可停靠重达18000TE∪的超大型集装船。

由此可见,中国早已为开辟新航线作好准备,而随着这些新航线运力逐渐提升,也会吸引其它国家的海运公司加入。

其实,大家苦传统运输线久矣,运输时间长、费用高不说,还时不时遇上海盗,一旦越来越多的海运公司加入,美国拽在手上的那些港口还会有多少利益呢?

0 阅读:0

科技大白话细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