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曾在《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形容秦始皇的伟业,秦朝自此拉开了华夏“大一统”序幕。可是秦朝仅仅持续15年,就二世而亡,拉开了大分离进程。
此后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中兴,无不说明分分合合才是常态。而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地理上的天然屏障,总会形成南北争雄的局面。
但无论是自刎乌江的项羽、星落五丈原的诸葛亮,还是衣冠南渡后的东晋、偏安一隅的南宋。南方面对北方总是一输再输,一连输了1700年,直到朱元璋北伐才终于赢了一次,南方为什么干不过北方呢?
一、南方的炎热气候不利于盔甲发展冷兵器时代,全世界有个定律“热带无强国”,印度最为明显。那么多人口,那么平坦的土地,就是统一不了,始终维持在城邦水平,总被中亚游牧民族入关。
原因很简单,四十多度的天气,穿盔甲是要人命,盔甲工艺自然无法进步。而且一年中一半是雨季,大雨下得道路泥泞,城邦关起门就是皇帝。你来讨伐城邦,赶路、围城时间一共才6个月,这能威胁到谁。其它城邦不怕你征讨,为什么要给你提供钱粮、人力?
中国古代打仗最厉害的李世民说过,什么是打胜仗的必要条件?四个字兵坚甲利,就是要有一支兵器、盔甲精良的精锐部队。再提炼就是,装备要好、组织度要高。
这两点冷兵器时代,越炎热的地区天然条件越差。南方亚热带气候为主,虽然没有印度炎热,但和北方相比也是天然劣势。
二、北方人马俱壮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一般来说越贫瘠的地方民风越彪悍,越富裕的地方整体越软弱。北方天气寒冷,很多地方还缺乏水源,以种植小麦、豆类等旱地作物为主,产量没那么高,生产就相对粗放。
地里投入再多精力,产量也有上限,北方人劳动就更多样化,再加上高碳水饮食,普遍更加强壮。牧草和豆类,还适合饲养马匹和牛羊,这为北方的军事化文化和游牧民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北方在和游牧民族长期对抗中,也学会并发扬了骑兵的使用,这使得北方文化更加偏重武力和机动性,尤其在军事上,北方的骑兵优势尤为突出!
比如南宋虽然依托江南富庶的土地和水资源立国,但始终无法摆脱北方强敌的压迫。金国的崛起,蒙古的入侵,都让南宋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金国以强大的骑兵为主,快速的战术和高效的动员机制使得他们能够突破南宋的防线。蒙古的崛起更是将这一军事优势推向了极致。
相较之下,南宋的军事力量偏重于水师和步兵。虽然南宋依托水运的优势,在局部战场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整体上,南宋的军事体制远不及金和蒙古的强悍。
南方是渔民之乡,水热条件都好,农业产量上限高。湿润的环境,使得南方人大量种植水稻,这需要繁重的劳动力投入。
所以南方的社会组织较为松散,注重精细化劳动和长时间的土地耕作,人的心思都在种稻子上,就没精力做其他事了。
三、地理决定人文,气候影响性格不仅是农业生产,气候还对南北人民的体质和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南方温暖的气候使得南方人民体型较为娇小,性格上较为内敛、谨慎,习惯于细腻的手工劳动和精致的生活方式。
这种性格的塑造与江南地区的山水画、古典园林、诗词歌赋等文化现象息息相关,呈现出一种柔和、内敛的文化气质。
而北方则由于寒冷和干旱的环境,形成了更为坚韧和豪放的性格特征。北方人民的体质更为结实,往往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以古代游牧民族为例,匈奴、蒙古等民族的兴起便深深植根于这种生存压力下的体质与性格特征。正因如此,北方自古以来便孕育着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这种力量不断向南方扩张,最终形成了冷兵器时代北方更强悍些的局面。
四、北方多皇城打仗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义名分很重要。华夏发源于黄河流域,魏晋衣冠南渡后南方才开始大开发,长安、洛阳、开封乃至北京,无一例外都在北方。
古代受限于交通,一个皇朝能实际管辖的范围是有限的,而且越远离皇城、控制力越弱。北方是严格的大一统王朝管辖,南方多次遭遇分裂与割据,而且天高皇帝远,地方势力更大。
比如三国时期的魏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拥有强大的骑兵和非常严密的军事结构,哪怕是五子良将,也不可能对曹操保持任何独立性质。
东吴则不同,山多、水多、世家也多。张辽威震逍遥津时,凌统带着300家兵为孙权断后,300人全部战死,之后猛将凌统就废了。这300家兵孙权都补充不了,这就是世家、私兵制下,君主的脆弱性。
所以冷兵器时代,南方大多数时候打不过北方,是有着地理、气候、人文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特别是战马,就是战场上开挂般的存在。就连朱元璋能完成冷兵器时代,唯一一次成功的北伐,也是因为元朝的蒙古人在安徽弄了大量草场养马。
不过随着热武器时代带来,战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且经济重心难易,又出现了北伐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