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1战胜大连英博一战中,山东泰山队球员们的表现不同寻常的出现了两极分化,有些球员精彩到让人拍案叫绝,有些球员则低迷至让人扼腕叹息。主观感受无法服众,客观数据相对公正。请诸君安坐,待笔者为您奉上山东泰山球员全数据:

触球次数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自己抢来的球权,第二是队友信任传出来的球权。无论球权怎么来的,数量多的一定是发挥好的。
本场全队累计触球710次,李源一以92次排名第一,且遥遥领先。

吴兴涵74次排名第二,克雷桑73次排名第三。以往大都是克雷桑球权最多。
踢满半场球的球员中,除门将外,黄政宇的出球次数最少,只有35次。

传球是触球的延续,且更能凸起在球队中的组织传递作用。
本场全队传球487次,传球第一名依然是李源一,且还是精准传球数的第一名。
排名第二的是卡扎伊什维利,但有一说一,瓦科本场的传球时机掌控的不够好。
卡扎尔49次传球排名第三,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出球点。

克雷桑46次传球排名第四,既意外也不意外。
半场以上传球最少的是泽卡,这是他的前锋行之决定的,其次是黄政宇。
首发球员中传球成功率最高的是郑铮,90%,还得是老将。
替补出场的阿卜杜肉苏力93%,传球成功率最高。

于金永本场的传球非常棒,除了长传提升外,手抛球的时机和力度都刚刚好,赞!
克雷桑的传球成功率倒数第一,这可以理解,因为他总是在人堆里传球。
刘洋71%的传球成功率,却需要认真总结了。

全队长传52次,成功了27次,长传成功率52%。
长传排名前四是两名中后卫卡扎尔和郑铮,中场李源一,门将于金永。非常符合位置特点。
长传成功率最高的是克雷桑,3次长传全部成功,可见其脚法和视野!

全队传球19次,只成功了5次,成功率26%,这个数据有些尴尬。
李源一传中最多,但只1次找到队友。
刘洋和吴兴涵排名二三位,谢文能和张弛排第四。

传球成功次数最多的是吴兴涵,就2次。
关键传球方面,全队16次,克雷桑和卡扎伊什维利并列第一,各3次。
这其中,张弛有一脚特别漂亮的传中球,助攻克雷桑破门,可惜被吹了,但这绝对是个误判。

克雷桑5次射门,全队第一;4次射正,全队第一;进球1个,全队并列第一,助攻2次全队第一。
泽卡4次射门,3次射正,1个进球,射丢一个单刀球,有些可惜,但泽卡逐渐融入球队,威胁越来越大。试想,这要是换了去年的帕托会是怎样?
谢文能最优秀的地方在于能在禁区附近与外援们形成呼应,他不适合在中场拼刺刀,他要有空间,有心有灵犀的人互相传球。

马德鲁加的进攻天赋在第一场比赛中就体现出来了,就像当年的乌索,本来是希望他防守的,没想到居然也成为进攻的利器。
卡扎伊什维利本场在禁区内的反应太慢了,不过有一个助攻总是好的。

又是克雷桑时刻,全队25次尝试过人,克雷桑一人独占8次,且成功5次,全队第一。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吴兴涵,6次尝试过人,成功3次,当年的进攻飞翼又要回来了吗?
卡扎伊什维利尝试过人5次成功3次,属于常规操作。
泽卡尝试过人4次,成功2次,也体现了不俗的技术能力。
至于被过,全队共有6人,谁一人被过两次呢?刘洋!希望刘洋赶快找状态。

头球的比拼中,全队累计争顶40次,成功24次,成功率60%。
争顶次数最多的是卡扎尔,吴兴涵,刘洋和黄政宇。
卡扎尔头球争顶成功做多,4次,他就是做这个的!
吴兴涵和刘洋两个边后卫争顶都成功了3次。

黄政宇的头球成功率不高。
郑铮4次争顶成功3次,表现稳定。
克雷桑和泽卡都是3次争顶全部成功,主打一个成功率百分百。

全队累计地面争抢87次,这个数字不低!成功37次,成功率43%,不高!
克雷桑地面争抢15次,成功7次,排名双第一。
第二名居然又是吴兴涵,15次总争抢并列第一,6次成功排名第二。
李源一和马德鲁加都是4次成功,但马德鲁加的效率更高。

全队犯规22次,被犯规居然只有5次,太少了吧?难道是笔者统计错了?然后笔者就去重新看查统计,结果是山东泰山全场被犯规6次,同样太少了,然后笔者就去挨个查哪个地方漏了一次,十几分钟过去了,每个球员查了一遍,没漏哦,BUG,系统BUG!
全队犯规最多的是李源一,其次是郑铮!

被犯规最多的是吴兴涵,2次!
大连英博虽有一张黄牌,但踢的太干净了,克雷桑和瓦科这样善于持球的人,居然一次被犯规都没有。
黄牌两场,吴兴涵和郑铮。

全队累计抢断19次,马德鲁加4次荣登榜首。
李源一、张弛和刘洋并列第二位。
解围球方面,郑铮和卡扎尔7次并列第一,吴兴涵第三!
拦截此处,全队只有3次。

最后请欣赏,丢失球权数:

诸君能从这个数据中得出什么结论呢?
综上,本场克雷桑在触球次数大大下降的情况下,射门、进球、助攻等核心数据依然高光,说明克雷桑的进攻效率已经在大大的提升,而球队另一个忽然冒出头的是吴兴涵,他不但一对一强悍,还能在传球、过人、争抢等方面有长足进步,真是意外之喜。

以上,诸君以为然否?
欢迎您的点赞和收藏,期待与您评论区聊球,更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