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下图,明式家具爱好者们会脱口而出:有束腰炕桌,三弯腿外翻马蹄,下踩小兽一只。然而,据展方介绍,长75.5宽39.2高25厘米的这件清代制器,是一只“黄花梨有束腰雕花脚踏”。观赏性这么强的炕桌,被当成地板上的脚踏,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我们知道,明式脚踏原本是床榻的附属品,如果两两分散,流传到现在,很容易和炕桌混淆。在黄花梨收藏当中,炕桌的价格一般远高于脚踏,玩家们都巴不得把东西往好了说,怎么还会有人把自己上好的炕桌,说成不那么值钱的脚踏呢?
到底是脚踏还是炕桌,还得用事实说话。我们知道,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高度,只有高度适当,人们在使用中才会感到舒适、方便。前面做了粗略统计,王世襄先生例举过11件炕桌,高度从24至31.8厘米不等,平均值28.8;而近年来成交的10件黄花梨脚踏,从9.6至20.9,平均高度为16.2厘米。对比之后不难得出,25厘米高的器型,归为炕桌更贴切。
其次,推断这是件炕桌的理由之二,是牙条及腿足部分的大面积雕花,以及四足底下各有一只不同的小兽。如果仔细观察,牙腿雕刻并非常见的花鸟图案,而是鸟、兔、鱼、虾、向日葵等极富生活情趣的日常元素。还有,四兽形态各异、表情不同,似乎也包含着特殊的寓意。
显然,丰富的雕饰和传神的兽足,都是为主宾坐在炕头上观赏而设计,要是脚踏,置于地上可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如此明显的炕桌特色,怎么就会被主人当成脚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