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缴费不高,但万一有病能赔个几千,就这么简单的账,怎么就算到4000万人不愿缴了?”这几天,有这么个热点数据让人揪心:从2021年到2023年,全国有超过4000万人选择断缴新农合,这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人都撂挑子了!作为农村居民赖以依靠的医疗保障体系,新农合到底怎么了?而这些参保人数的骤减,又会给农村医疗保障带来怎样的挑战?一时间,讨论声此起彼伏。
俗话说得好,“光脚的怕啥穿鞋的”,但在人生病这事儿上,没鞋就真容易被扎脚。按照常理来说,多数农村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有限,本该更依赖医保,可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大面积“断交潮”?原因不复杂,根子大致有这么几条。
新农合的缴费金额这几年是年年涨,从2003年刚推出时的10元,涨到如今每人每年约400元,这还是不包括地方实际可能额外增加的金额。且农村医保涨得不是“细水长流”,而是“跳跃式上涨”,上蹿的幅度让不少农民觉得承受“压力山大”。
这400元单看可能不多,但如果一家人5口、甚至7口,你细算算,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问题在于,这个缴费的增幅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并不匹配。近几年因为疫情、经济波动,很多家庭收入不稳定,农民朋友口袋里本来就没多少闲钱,结果医保缴费还蹭蹭涨,多家庭只能咬着牙省吃俭用,但到了最后,很多人还是扛不住了,只能对自己说,“先吃饱肚子,病了再说吧!”
有不少放弃参保的人认为,交了钱却享受不到想要的保障,实在不划算。比如一些人反映,不是所有病都能报销,药品报销目录的范围太有限,有些常见但稍微新点儿的药,根本“在册”,就不用提了。
而且,城乡医保之间报销比例也有差距,城里人能报高的,农村很多只能报个六七成,甚至更低。
还有农民工朋友遇到的问题更麻烦。多数务工家庭都跨地区生活,但异地就医的报销太复杂了,手续繁琐,想要快速结算更是难上加难。有些人干脆选择在务工地靠用企业提供的社会保险,或者完全依靠自己。原本异地报销难问题早就是老生常谈,可实际解决起来,政策没跟上节奏。
还有个扎心的问题:对医保“信得过”吗?说到这,有些地方出过事儿,比如乡镇卫生院套医保资金、虚假开单、骗保等新闻被频频曝光,你说说农民咋能不心寒?
一些地方的农民觉得,“我辛辛苦苦交了钱,但有人却在拿这笔钱图私利”,这件事听着都让人窝火。这种事虽然不是绝对普遍,但一传十十传百,每次曝光都像往农民信任医保的玻璃上砸一锤。信任没了,说啥也不愿再交了。
不得不提疫情那几年,医疗资源紧张,不少家庭不得不面对巨额的突发性医疗费用,而有些费用偏偏超出新农合的政策范围。本来,这几年的经济形势对农村也不算友好,有些家庭真的挣扎到最后一根稻草。未来会不会再遇上类似灾难?即便医保缴费,农民还真没底。
咱不能一味盯着自己的问题,别人好的做法也值得学习。比如日本的农村医保,就很有参考意义。人家医保不仅盯着“治病”,在“预防病”上也下了大力气。结构合理、覆盖长远的健康检查+慢性病管理,能让疾病没那么容易找上门,真正降低了长期的大病医疗费用。
而反观我们的新农合,大病兜底的方向明确,但对“防患未然”这块还有不足。从病种覆盖到预防医疗的投入,我们都有更大优化空间。说白了,只有治和防两手抓,并且抓得实,农民才会觉得参保的性价比提高了。
好消息是,从2025年开始,新农合的政策正在逐步调整,比如提高报销比例、扩大药品目录,更重要的是,国家还计划奖励连续参保,鼓励大家坚持缴费。这些调整会让农民朋友觉得“交上钱能值当”,无疑是一大进步。
不过问题是,这些政策调整是否真能落到实处,只有时间能给答案。从前不少新政策都是“听起来挺美”,但落实一慢、执行不清,就容易遭受农民质疑。“靴子什么时候落地”,大家才会真切感受到好处。
新农合作为咱国家里头为农村群体度身定制的医疗保障,从初创到如今,功劳是有目共睹的。但这4000万断缴的现象也无疑是一种警报,摆在桌面上的问题已经掩盖不了了。
怎么改?这事儿绕不开几个方向:
- 医保资金花得更透明:每一分钱怎么用,账目公开,能做到“明镜高悬”才能重建信任。
- 简便报销制度:异地就医尤其对农民工来说是痛点,把报销的繁琐缩短到“拇指一按,然后到账”,才是解决之道。
- 报销范围更广:无论是药品目录还是慢性病管理,都需要加大投入和执行深度,缩小城乡医保的差距问题。
- 智慧化医疗服务:农村地区可以尝试引入一些互联网医疗手段,比如线上医生问诊、药物配送,减轻农民路途上的负担。
千言万语一句话,“新农合”能不能走远,不在于政策怎么好听,而是怎么做实、做细,让每一个参保农民有的是真实,背靠的是真心,不再为“划不划算”而纠结。到那时,谁还“撂挑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