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虽然已经过去几天了,甚至连春节假期都已经结束,不过按过去农村的说法,这个“年”其实还没有过完,因为还没有过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去人们认为,“年”其实从腊八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也有人认为是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过去的这个春节,在网上有一类短视频的热度非常高,是关于禁燃禁放的,说的是执法人员看到有人在禁燃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枪口抬高一厘米”。其实关于禁燃禁放这个话题,每年的春节前后都会上热搜,引起无数人的议论。
就今年来说,一些原本全域全年禁燃禁放的地方,在春节也可以燃放烟花爆竹了,当然还是有限制,比如说限制在除夕和正月初一,地域范围也有要求,一般不能在主城区之内。但跟之前的全域禁放相比,限放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不过也还是有不少地方,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及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依然不允许燃放。这就出现了热门短视频中的偷偷放烟花“差点”被抓的一幕幕场景。
现在春节已过,但是按照传统来说,接下来的元宵节,也是一个燃放烟花爆竹的重点时间点。一般在北方农村,正月十五傍晚,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更别提元宵节夜晚放烟花了,农村城市都流行。
但是笔者却听到,有部分地区准备在正月十五重新实施全域禁燃禁放,即使之前的除夕、正月初一已经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了,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也不能再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根本原因还是鞭炮产生的污染。每年春节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会导致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污染程度大大加深,今年也不例外。春节期间,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基本上都是放鞭炮最多的城市。
正是因为放鞭炮污染重,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影响居民身体健康,有的地方才会决定,元宵节期间将不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
并且,元宵节的时候,农村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已经离家进城,开始打工了。这个时候搞禁燃禁放,面临的阻力也会更小,不像春节期间,很多年轻人即使知道禁燃禁放,也还是会自己放鞭炮、烟花。
燃放烟花爆竹的好处,可能在于更有年味、更讲究传统,也有人说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烟雾,可以杀毒消菌。但其弊端也一样存在,集中燃放确实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到部分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同时还会产生火灾隐患,也有人会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导致人身伤害等等。可谓有利有弊。
笔者认为,不管是春节,还是元宵节,包括随后的清明节等传统节日,都不应该一刀切禁燃禁放,而应该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处理办法,所谓“堵不如疏”。可以加以引导,鼓励年轻人逐渐放弃燃放烟花爆竹的旧习俗,而不是直接全面禁燃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