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田螺要留意季节变化,顺应季节,产量才能提高

滕逸瑞说三农 2025-03-26 12:35:47

养殖田螺要留意季节变化,顺应季节,产量才能提高

田螺,这种小小的螺类,在水产养殖界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不少人尝试养殖田螺,却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产量不尽如人意。这其中,季节变化对田螺养殖的影响至关重要。

季节变化首先体现在温度上。田螺是变温动物,它们的生长、繁殖等生理活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非常大。在春季的时候,气温开始逐渐回升。这时候的田螺就像是从沉睡中被慢慢唤醒一样。当温度达到15℃左右,田螺便开始活跃起来,它们从冬眠或者半冬眠的状态苏醒,开始寻找食物。如果在这个时候养殖户能够及时提供充足的、适合田螺口味的食物,像一些新鲜的水生植物,像轮叶黑藻之类的,田螺就会迅速地恢复体能,开始生长。

和冬季比起来,冬季田螺活动量极少,基本处于蛰伏状态,新陈代谢缓慢,几乎不需要太多食物。而春季温度上升后,田螺的进食量会慢慢增加。这时候如果还按照冬季的投喂量来喂养,田螺就会因为营养不足而生长缓慢。我见过一些养殖户,到了春季还舍不得多投喂一点饲料,觉得冬季都没怎么喂,现在也不用急着加量,结果田螺就长得不好,螺体小,出肉率低。

随着季节的推移,夏季来临。夏季对于田螺来说,是生长的高峰期,但也是充满挑战的时期。夏季温度常常会超过30℃,高温下的田螺摄食量仍然很大,不过这时候的食物种类和投喂量就需要特别注意了。夏季水中的微生物、藻类等繁殖迅速,这为田螺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来源,如绿藻、硅藻等。但同时,高温也容易造成水体缺氧。我做过一个小测试,在同样大小的养殖池里,没有增氧设备的情况下,夏季高温时段水体中的溶氧量可比春秋季节少很多。当水体缺氧时,田螺会出现浮头现象,这就像人在缺氧时会喘不过气一样,田螺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从我所观察到的不同养殖池对比来看,一些注重夏季水体管理的养殖池,像安装了增氧设备,定时换水保持水体清新,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的池子,里面的田螺在夏季依然能够茁壮成长。螺的壳生长速度明显,螺体饱满圆润。而那些疏于管理的池子,夏季高温时常常出现大量田螺浮头,甚至死亡的情况,产量自然就大打折扣。

到了秋季,温度逐渐下降,这时候的田螺又开始调整自己的生长节奏。秋季的田螺,一方面要为即将到来的冬眠储存能量,另一方面,随着水体温度的降低,它们的摄食量也会慢慢减少。养殖户在这个时候需要调整投喂策略,减少食物的投喂量,但要保证食物的营养丰富。比如可以多投喂一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像豆粕之类的。这时候如果还像夏季那样大量投喂高水分的藻类或者水草,田螺不仅无法有效吸收营养,还可能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影响健康。

和春季相比,春季田螺是刚刚从低能量消耗状态开始复苏,重点是快速补充能量恢复生长;而秋季则是为过冬做准备,要在减少摄食量的情况下保证食物的营养质量。我曾看到有的养殖户在秋季还盲目地大量投喂,结果造成水质恶化,田螺也因为无法正常消化食物而变得瘦弱,冬眠后的死亡率增加。

冬季对于田螺养殖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季节。大部分地区冬季水温很低,田螺进入冬眠状态。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用再去管田螺了,其实不然。虽然田螺处于冬眠,但它们仍然需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养殖户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做好池塘的清理工作,去除池塘中的杂物、淤泥等,减少病菌的滋生。同时,也要保证池塘有一定的水位,以便为田螺提供相对稳定的水温环境。

我对比过有做好冬季准备的池塘和没有准备的池塘。那些在冬季没有整理池塘,没有保证一定水位的养殖池,来年春季田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做了准备的池子。在冬季,田螺处于一种非常脆弱的状态,哪怕是很小的外界干扰都可能影响到它们的生存。例如,一个小小的病菌感染,在冬季可能就会在池子里迅速传播,因为冬眠的田螺自身抵抗力很弱,无法抵御病菌的侵袭。

在田螺的繁殖季节,不同季节对繁殖的影响也很明显。一般来说,每年的3 - 5月和9 - 11月是田螺的繁殖期。这两个时间段正好处于春季和秋季,温度适宜。春季温度回升,母螺经过冬季的孕育,在这时候开始大量的产卵。如果春季的温度过早或者过晚出现异常,都会影响母螺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而秋季,适宜的温度为小田螺的孵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孵化率下降。

对比那些正常季节里繁殖成功的田螺种群和遇到季节异常情况时的繁殖情况,差别非常显著。在有利的季节里,母螺会积极地寻找合适的产卵场所,像附着在水草上或者池壁粗糙的地方产卵。卵的孵化过程也比较顺利,小田螺出壳后能够快速适应周围环境开始生长。但在季节异常时,比如春季遭遇倒春寒,母螺可能会放弃产卵或者卵的孵化率极低。这就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田螺种群数量,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另外,不同的季节光照强度和时长也会影响田螺养殖。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水中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田螺提供更多的食物。然而,夏季光照过强且时间长,除了会造成水体温度过高外,还可能会使水中的藻类疯长,形成水华。水华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这对田螺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

和正常光照条件下的养殖池相比,遭受水华影响的池子,田螺的生长明显受限。不仅螺体生长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现畸形等健康问题。这是因为水华改变了水体的生态环境,让田螺的生存环境恶化。

所以,想要提高田螺的产量,养殖户必须对季节变化有着清晰的认识。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调整养殖策略。从春季的唤醒与初步投喂,到夏季的精心管理确保水体环境,再到秋季的能量储备和环境调整,以及冬季的安全过冬准备,每一个环节都与季节息息相关。只有顺应季节的变化规律,才能为田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让田螺的产量稳步提高,这样才能在田螺养殖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