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MiniLED电视市场大变天:海信领跑,TCL掉队,谁成第三?

未来科技实验室 2025-02-20 14:14:35

还记得上一次认真挑选一台电视是什么时候吗?

如今的电视市场并不如许多人想象得那样热闹。

根据最新的数据,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国内彩电市场的销售量有些让人惊讶——仅售出了380万台。

光看这个数字可能没直观感受,但和去年同期相比,销量直接下降了16.1%,相当于每卖五台电视就比去年少卖了一台。

显然,电视厂商的日子并不轻松。

不过,事情总有两面。

虽然整体销量在下滑,但一种新技术电视却成了市场的亮点,那就是Mini LED电视。

这类电视因为画质优秀、技术先进,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据统计,线上渠道的零售份额已经达到了22.3%,线下也达到了20.6%。

同时,在2024年全年,Mini LED电视的市场渗透率增长了7倍!

这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这种新技术买单。

或许,在传统电视市场逐渐冷清的同时,Mini LED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提到目前国内Mini LED电视的“王者”,必须说一下海信。

海信不仅仅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还在2024年同比增长了11个百分点,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

那么,海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这和它的产品策略关系密切。

不同于一些品牌只盯着高端市场的高利润,海信采取了“全价位段覆盖”的市场策略。

不管是预算有限的消费者,还是愿意追求高端品质的买家,在海信的产品线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比如,海信去年推出的E5N系列就为中低端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占到了整体销量的六成。

同时,海信的高端机型也持续发力,没有放松对技术创新的投资。

不仅如此,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海信还开发了自研的画质芯片,并通过改进背光分区控制和亮度均匀性,让画质表现更加出色。

这些扎实的布局让海信走在了Mini LED电视市场的最前面,也为它的不断增长奠定了基础。

有人领先,自然也会有人落后。

在Mini LED电视市场的头部品牌中,TCL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作为国内最早探索Mini LED技术的品牌之一,TCL曾被誉为“Mini LED开创者”。

但令人意外的是,2024年TCL的市场份额反而下降到了25%,成为这一赛道上唯一出现销量下滑的品牌。

问题出在哪里?

关键在于TCL的“精品化路线”。

在过去的一年里,TCL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中高端市场,这一点从它推出的Q9K和T7K系列就能看出来。

虽然这些电视的画质和功能都非常优秀,但价格相对较高。

这就让很多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望而却步,销量自然受到了影响。

虽然在2024年下半年,TCL开始试水中低端市场,推出了T6K系列机型,但由于发布时间较晚,并没有完全扭转颓势。

但从经验来看,只要TCL能调整策略,关注更多层次的消费者需求,重现辉煌并非不可能。

除了海信和TCL,其他品牌也在悄悄发力。

有两个品牌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一个是老牌厂商创维,另一个是Mini LED电视市场的新玩家小米。

创维在2024年抓住了性价比这个关键点,推出了A5D Pro系列。

这款产品结合了优秀的画质表现和合理的价格定位,尤其受到了追求高性价比的家庭用户的欢迎。

同时,创维也注重智能化功能的开发,比如提升操作系统流畅度,优化内容应用,让用户使用起来更便捷。

虽然目前创维在市场上的份额只有16%,但稳健的发展步伐让它在未来有了更多增长空间。

而对于小米来说,能在短时间内达到14%的市场份额是一个不小的成就。

作为后来者,小米依然坚持着“性价比”的路线。

2024年,小米的S Mini系列凭借较低的售价和不错的硬件配置迅速打开了市场,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

此外,小米在智能家居生态方面的优势也让它的电视成为了一些追求智能互联消费者的首选。

未来,小米和创维之间的市场份额差距只有2%,能否持续上升成为一大看点。

从这几年国内Mini LED电视市场的变化来看,技术的迭代和市场需求永远是行业变革的驱动力。

海信凭借多层次的产品布局独占鳌头,TCL则需要重新思考战略方向,创维和小米则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接近头部阵营。

而像三星和索尼这样的传统合资品牌,却因为难以适应本土竞争加剧,份额不断萎缩。

未来,这场战局还远没有结束。

技术的发展会继续改变市场格局,消费者的需求也会变得更复杂。

既要看各品牌能否继续在技术上创新,也要看它们是否能用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方式赢得市场。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管你是不是技术控,选择一台既好用又好看的电视,生活多了一份便利就是最大的赢家。

1 阅读:186

未来科技实验室

简介:带你领略科技的魅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