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
平型关战役乃是八路军出师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至于百团大战规模上则更大,八路军动员了一百多个团,重击了日伪的反动气焰,提振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不过相较于对平型关大捷的一致赞扬;对于百团大战,则在当时是有着很多的批评声音的。
这种声音也更是随着延安会议上明显化、尖锐化。为此,彭老总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问题,彭老总也找上了毛主席、周总理,希望能开诚布公的交谈一下。
而在他们的会谈中,毛主席还为他和彭老总定下了三条君子协定。
1940年8月下旬,百团大战打响。
这场大战延续了三个阶段,历时五个多月,所历战争不生枚举,我方动员了多达105个团,约20余万人。
至于原因,既有日本对国民政府进行整治诱降,国民党挑起反共高潮,又有日本“囚笼政策”的推行导致抗日根据地困难等。
而这场20余万人的大战,由彭老总担纲,经过中央军委批准,目的就是通过出击敌后交通线,给华北方面的敌军有力打击。
不过在一开始的战役部署上,中央并没有准备投入如此之多的兵力,而是投入不少于22个团。
可是战场上的形势毫无疑问是千变万化的,最终参战的人数也激增到了105个团。
对于该战的战损上,该战歼灭了5万多名日伪军,但八路军自身也伤亡多达1.7万人,有2万多名战士中了敌人的毒气弹,身体不同程度受损。
影响上该战当然是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破坏了敌人的交通线、据点,影响了日军后勤供应。
但是实力上的暴露也让日军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扫荡”,一些新的根据地也再次失去。
同时见到八路军的强大,国民党内部也倍感忧虑,开始针对八路军,后续的皖南事变也不无影响。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客观事实,而这些也成为了批判彭老总的条件。
一开始这种批判还能维系在百团大战的层次,但是逐渐又演变到对彭德怀的人身攻击,延安会议上的公开批评。
对于彭老总而言,他显然是如坐针毡的。他的脾气也断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在会议结束后找到了周恩来、毛泽东,以期表达自己的看法。
毛泽东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对于此事,他也担忧这件事会影响彭总指挥部队抗战的信心,也想把话说透,一方面要让其他同志们心服口服,另一方面也要打消彭总的顾虑。
就这样,一日三人在窑洞中会面。
三人见面后,彭总表示希望周总理能当个中间人,让他和毛主席围绕此事的沟通更加顺畅一些,周总理也欣然同意了,于是在周总理的推动下,毛主席与彭总定下了君子协议。
至于君子协议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三条,第一是把话讲透,有什么话都说出来,不要藏着掖着。第二是可以发牢骚,也可以骂娘,有一些情绪完全可以理解。第三是要各自检讨,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能因为这件事“记仇”,更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去影响其他的工作。
而在接下来针对百团大战的问题上,他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对于彭老总被批评的原因,一如篇首所说,毛主席也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为此面对彭老总心直口快的“诘问”,毛主席还表示自己要先向彭老总做检讨,责任在他,并直接肯定了“百团大战”是无可非议的。
听了毛主席言辞恳切的话语,彭老总心中愤懑解开,表示有了主席的话,即便是让他去死也是死而无憾了。至于整体的战略等问题上,彼此也是解开了“疙瘩”。
会谈中,毛主席还表示这样的大战还可以再搞几次,即鼓舞了抗日的人心,打击了一些人的投降倾向。
经过了一晚上开诚布公的交流,彭总的心结终于解开了,延安很多同志听说了这件事,也不再批评彭总。
如今这场大战已经过去84年,现在人们对百团大战已经有了肯定的结论,那就是它是一次正确的战略决定,对扭转全国抗战形势起到了很大作用,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而毛主席与彭老总之间的君子协定也尽显革命人的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