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展车失控事件引热议,小米车主担忧安全,激光雷达成焦点

邰泽浩说车呀 2025-04-15 20:00:35

“都说智能汽车是未来,能解放双手,但接二连三的出事儿,这真的是解放双手,还是直接送走?”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嗖嗖往上涨,智能驾驶也成了各家车企的标配,恨不得把“L2.999级智驾”几个大字贴脑门上。

可问题也来了,这“智能”俩字儿,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是不是真能让人安心撒把手?

就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沈阳车展,一辆问界M7 Pro展车突然失控,直接在展厅里横冲直撞,你说吓人不吓人?

小米SU7车主们更是心里直打鼓:这没激光雷达,难道真要玩命?

要我说,这事儿真得好好掰扯掰扯。

先回顾一下当时的“案发现场”。

4月13日,沈阳车展,人头攒动。

一辆黑色问界M7 Pro,突然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了出去,现场一片混乱。

事后,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没系安全带+方向盘猛打,导致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没触发。

Excuse me?这锅甩得,是不是有点太溜了?

诚然,安全带是保命的,方向盘乱打肯定影响车辆控制。

但问题是,AEB系统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救命”吗?

如果非得在“理想”状态下才能工作,那这系统还有啥用?

你品,你细品。

更让人心里没底的是,这问界M7 Pro,跟小米SU7标准版一样,都没装激光雷达。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了。

人家直接说了,未来所有车型都要标配激光雷达。

这背后,肯定有他的道理。

激光雷达,说白了,就是给汽车装上一双“火眼金睛”。

它能更精准地感知周围环境,尤其是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方案,对静止物体的识别率只有67%,而激光雷达方案能达到92%!

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光说理论没啥意思,咱们还得看看实际案例。

2023年12月26日,山西运城,一辆问界M7发生严重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

虽然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有说法是AEB未能有效工作。

这事儿,当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还有小米SU7,虽然上市火爆,但也出现了一些事故。

有数据显示,纯视觉方案的预警延迟比激光雷达方案多了1.8秒。

这1.8秒,在生死时速面前,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再看看国外,美国NHTSA(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报告,指出部分特斯拉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在特定情况下存在安全风险。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智能驾驶,不是万能的。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成本”这个敏感话题。

据说,一台车省掉激光雷达,车企能多赚2.3万!

这钱,赚得是不是有点昧良心?

有人算过一笔账,2025年激光雷达的渗透率只有3%,但却能避免37%的重大事故。

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吧?

更让人无语的是,有些车企还在玩文字游戏。

什么“L2.999级智驾”,什么“自动避障”,说白了,就是把责任往驾驶员身上甩。

还有些车企,死活不肯公开AEB的触发阈值,说是“商业机密”。

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话说回来,现在咱们国家对于AEB的要求,也确实有点“宽松”。

国标只要求AEB识别移动车辆,静止障碍物全靠车企的良心。

人家欧盟,早就强制标配激光雷达了。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024年4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发布了《智能汽车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性能测试规范》。

这说明,咱们国家也开始重视智能驾驶的安全问题了。

小鹏汽车也宣布,将在下一代车型上采用更先进的激光雷达技术。

这说明,车企也在不断改进技术,提升安全性。

说一千道一万,智能驾驶的未来,肯定是美好的。

但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能只追求“智能”,而忽略了“安全”。

买车的时候,多留个心眼儿。

看看有没有激光雷达,了解一下AEB的工作场景。

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给忽悠了。

在智能驾驶技术真正成熟之前,咱们还是得把方向盘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问界展车失控,小米车主慌了,说白了,是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担忧。

这担忧,不是空穴来风。

希望车企们能正视这个问题,别让消费者寒了心。

1 阅读:17
评论列表

邰泽浩说车呀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