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时代,宝马VS新势力,谁更适合驾驶者?

雅珺谈汽车 2025-01-24 04:57:31

提到宝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驾驶乐趣”,对汽车而言,这样的评价已是殿堂级。然而,宝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酣畅淋漓的驾驶体验,更是关于科技与创新的不断进化。

在号称“科技春晚”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宝马每年都会推出很多前沿技术和创新体验。例如2015年CES时首次推出手势控制功能,大大提升了人机交互效率,如今已遍布几乎所有宝马车型中(小编非常喜欢该功能,已将某个手势设定为驾驶模式的切换,比起按My Modes键快不少)。

再如,2020年CES时推出ZeroG Lounger零重力座椅,并装备至两台宝马X7上进行实车动态展示,将副驾的舒适体验带入next level(未来将量产)。数年后,很多“新势力”品牌沿用此概念,推出各式各样的零重力座椅。

可以说,宝马不仅将创新技术逐步应用于自家量产车型,还惠及整个汽车行业,启发和间接推动了行业内更多精彩产品的问世。

在本月初最新一届CES上,宝马隆重推出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即BMW首创全景iDrive(硬件核心)和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软件核心),通过车内四大全新交互界面重新定义人机交互。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先生说过:“BMW首创全景iDrive正在革新人与汽车的交互方式。宝马致力于让人与汽车的交互更自然、更轻松。BMW首创全景iDrive搭载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是专为新世代车型打造的面向未来的智能数字系统。它提供简易直观的操作、令人愉悦的个性化驾驶体验,体现了卓越的数字化工艺水准。BMW新世代的智能个人助理搭载与中国头部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AI大语言模型,将拥有更强大的交互功能。”

看得出,作为下一代宝马座舱的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被寄予厚望。那么TA是否称得上划时代、在用户眼中又是怎样的存在?本篇文章将分作以下两部分解答,Let's Go!

“以驾驶者为中心”在未来是这个样子(新座舱解析)让用户感受车辆的“成长”,还是让用户体验车辆的“成熟”?(车主采访)

第一部分

“以驾驶者为中心”在未来是这个样子

一台宝马最重要的是开起来很“宝马”,同时坐进去也很“宝马”。即为驾驶体验而生,为驾驶者服务。

无论是回溯至传奇概念跑车BMW Turbo(BMW M1的前身),或是迈入下一个时代的Neue Klasse(即将推出的新世代系列车型),这一切都未曾改变——以驾驶者为导向的座舱通过将中央控制区域向驾驶者一侧移动和倾斜,令驾驶者得以更专注于路面情况,同时座舱内各功能区域的控制也变得高效便捷。

作为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的核心部分——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强化了宝马一贯的座舱设计理念。我们可划分成四部分来了解:

#1 让驾驶更专注

视平线全景显示 & 全新3D抬头显示(硬件)

新世代超感座舱取消了传统的仪表盘概念,通过跨越前挡玻璃下部的区域(两个A柱之间的黑色区域)来实现丰富的功能,此区域即新推出的视平线全景显示。

该部分采用特制涂层,通过宝马自研的超近距投影平视显示技术,可将关键车辆信息投射于此,有着大面积、高精度、远视野的显示效果,且从车内任意位置都能观察得到。视平线全景显示并非“遮挡视线”的存在,反而与路面保持在同一视线范围内,使得驾驶者的目光始终留在路面,让驾驶过程更专注。

另一方面,传统的宝马平视显示系统(HUD)升级为全新3D抬头显示功能。其位于视平线全景显示之上,以卓越色彩、精度和立体显示效果,将导航和自动驾驶信息投影到驾驶者的最佳视野内(宛如真实道路的延伸)。3D抬头显示和视平线全景显示一同搭档,消除了以往驾驶者需要在抬头显示和仪表盘之间切换视角的过程,真正做到“眼不离路”。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对视平线全景显示、3D抬头显示拥有多项专利。熟悉宝马的人知道,上述内容最早在2023年以BMW全景视域桥的形式出现在BMW DEE概念车上,并持续更新。

部分宝马专利公告

在一众专利和数据背后,宝马客了解到,视平线全景显示有几大优势,这也是它区别于目前在网上热议的“带鱼屏”的关键:其一,宽大的可视距离能显示丰富的驾驶信息;其二,驾驶者在实际观察投影时,很容易就能捕捉到图像和文字,不需要人眼过多进行对焦(不用眯眼看),同时图像和文字具有景深感;其三,视平线全景显示拥有高达43°的水平视域(传统HUD一般为7-8度),因此车内乘员无论从任何角度都能看清投影内容。

此外,对于驾驶者最重要的一点是,宝马在特殊的镀膜玻璃上采用导电镀膜技术,拥有高偏振率、高透光率和极低反射率,因此即使你佩戴偏光太阳镜,也能非常清晰地看清界面信息。

因此你会发现,宝马并非是像一些品牌那样用普通的屏幕来取代仪表盘,反而是应用了复杂的投影技术,依托跨学科技术和反复验证,最终呈现最成熟的产品状态。光是带偏光太阳镜都不影响看视平线全景显示,相信很多车主已经开始动心了吧!(有HUD的车主,懂的都懂)

#2 让驾驶更从容

超感智控方向盘(硬件)

与传统的宝马多功能方向盘不同,全新设计的超感智控方向盘拥有两大创新——“主动触觉反馈”和“分层显示”。只有在某个按键对应的功能可用时,该按键才会被点亮,其余按键则静待响应,这能降低驾驶过程中的注意力分散(尤其夜间),让驾驶过程更从容,同时也是对宝马「Shy Tech」隐而不显的科技理念的诠释。

#3 以驾驶者为中心

BMW首创向心中控(硬件)

作为宝马首创的解决方案,被称作“向心中控”的中央显示屏采用矩阵背光技术,通过精确的独立分区控光,实现更高动态对比度、更细腻的画质细节,提升了视觉体验。从造型设计来说,多边形屏幕的左右两侧均向驾驶员倾斜17.5°,是充分考量人体工程学,让驾驶者更方便地进行触控控制和观察,同时也是对以驾驶者为导向的座舱理念的传承和革新。

值得注意的是,刚才提到的三部分——视平线全景显示&全新3D抬头显示,超感智控方向盘以及BMW首创向心中控,均互相独立互不干扰,因此驾驶者能得到一个没有遮挡、能准确获取驾驶信息的智能座舱。

#4 一切交互功能的核心

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软件)

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韦博凡先生说过:“BMW首创全景iDrive的控制与操作理念汇聚了宝马集团25年来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开创性成果与技术领导力。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是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的智能神经中枢,再次树立多模态人机交互的行业标杆。”

意即,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中一切功能,都将依托于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实现,作为软件基础,新系统拥有更快的运行速度,更强大的更新和升级能力,更高的互联性和功能性,以及更强的兼容性。

宝马中国区研发高级副总裁雷凯博士表示:“BMW首创全景iDrive展现了宝马在技术集成和软件开发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面向中国市场,其大部分数字化体验由中国数字化研发团队与慕尼黑研发团队共同设计,大量功能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例如中国版本的智能语音助理。宝马与中国创新生态的头部伙伴积极开展合作,在智能人机交互和智能座舱领域位于第一阵营,将带动全方位数字化体验的进化。”

具体来说,对中国用户而言,新系统70%源代码(人机交互逻辑与功能体验的核心基础)都在中国开发和优化,这意味着它将更贴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从交互方式到功能设计,都更符合本地用户的需求与偏好。

此外,车内乘员均可通过新系统里全新升级、由AI大语言模型驱动的BMW智能个人助理进行更顺畅、更智能、无中断的流利对话。同时,新系统亦将为中国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第三方数字生态,例如游戏、卡拉OK、AR眼镜、视频会议等。

总结来说,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犹如全球战斗机里面最科幻,最先进的“六代机”,跟行业目前应用的“五代机”有着颠覆性的优势,是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其中对中国市场的考量成为历代宝马座舱占比最大。

那么从车主角度又是怎样看待新座舱,以及宝马如今在行业内的表现?宝马客采访了两位同时拥有宝马和“新势力”的车主,总结出三方面的回答。

第二部分

让用户感受车辆的“成长”,还是让用户体验车辆的“成熟”?

#1 你认为宝马和“新势力”的座舱区别是什么?

Alvin:我认为大屏和车机,不是也不应该是一台车的全部。车是交通工具,是需要被驾驶的,“润物细无声”的驾驶舒适程度和便利度应是消费者和车企去注意的,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屏幕的参数和尺寸上。

宝马新推出的新世代座舱,相较“新势力”在设计和创新方面更有优势,而且向驾驶员倾斜的控制区域的确是很多“新势力”品牌未曾考虑的,我认为以驾驶者为中心,才能更好地为驾驶者之车正名。

够宽,够大,够丰富——宝马在CES上推出的新座舱,加入了向驾驶员倾斜的新屏幕和替代传统仪表盘的全景显示,无疑是很好的设计,也能让驾驶更安全,eyes on the road是第一要素。

Karl:首先,视平线全景显示是我印象很深刻的地方。车的本质是驾驶,我认为前排区域就是要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相比起抬头显示需要视线在路面与风挡来回切换,视平线全景显示的“不低头”解决方案更方便,这很直观。

其次,在语音识别不先进的年代,实体按键有其存在的必要,这对车辆的驾驶与座舱操作提高了很多便利性。听说未来宝马会用AI赋能语音控制功能,我是很期待的,如果语音控制能够做到迅速和不中断的响应,那么便可解放手指,毕竟驾驶时进行盲操作也是有安全隐患的。

#2 怎样看待宝马和“新势力”在智驾方面的区别?

Alvin:一分为二来说,在L2驾驶辅助领域,宝马是传统车企里做的很好的那一批,已经开放的功能可以做到可用、易用、稳定,这很难得。我认为现在有些车企过度追求“自动驾驶”,同时缺少实战经验,让消费者当测试员,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个人比较热衷于驾驶,所以哪怕我的宝马选装了5AU(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我也更乐忠于自己驾驶,只有在空旷的高速,或者疲劳时才会使用辅助驾驶,说到底我觉得智驾的关键是用着放心,这背后的逻辑就是不能完全取代驾驶者,因为驾驶者其实有这个义务。

Karl:我个人其实不太喜欢让车辆完全自动驾驶,再厉害的自动驾驶的逻辑也是1和0 。但人不是1和0能代替的。我自己就是T牌电车车主,虽然其辅助驾驶功能很强,但也会有很多识别不出的情况。别的品牌来说,网上也不是没有过分依赖所谓的智驾,最终导致车祸撞车的新闻。只要有ACC自适应巡航,对于我来说就完全足够了,宝马的ACC目前来看已经完全是第一梯队了。

#3 宝马的智能化和“新势力”相比,有何不同?

Alvin:宝马和“新势力”品牌相比,最大的不同我认为是对本土化App的接受程度和拓展性,例如华为和小米的生态可以和部分“新势力”的生态打通,在车机里就能完成对于一些家中电器的控制,在一些情况下的确有用,同时对于本土App的拓展性国产新势力品牌的确做的更好,尤其是对于电车,在充电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娱乐项目。宝马新世代车型据说在这些方面,本土化的程度会更深,会做得更贴近用户需求和场景,这一点我非常期待。

Karl: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怎么样的智能化才配叫智能化。是连续语句指令操作?还是自动切换场景,像“小X同学”那样?还是只要有大屏幕,能上网看视频?还是无图智能驾驶?亦或是最低级的,只要内饰氛围灯酷炫就代表智能化?

在我心里,宝马的定位不是简单的豪华品牌,而是主打以驾驶者为本的豪华品牌体验。我很期待宝马新座舱概念下的新产品。对比新势力那种有供应商就能塞给你的“智能化”,有所取舍、有自己的座舱哲学,我认为才是真正的智能化。

总结来说,选择让用户感受车辆的“成长”,还是让用户体验车辆的“成熟”?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电动化时代,“科技”与“创新”频频被提及,一众“新势力”车企以天马行空的新技术吸引着消费者。新鲜的技术+日后频繁OTA升级——用户买了一台车后,亲眼看着一台车不断“成长”,虽然体验到了新鲜事物,但用户本身或许成了试验品。小编认为,很多用户在自身对驾驶安全不够重视和熟悉的情况下,过多的新鲜技术可能存在隐患。

反观宝马,只有当一项技术经过了大量验证,才会投放到市场,以一个“成熟”产品的姿态与用户见面,以“成熟”的功能和体验为用车生活带来便利。一句话——交到客户手里的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最好的状态。

延伸来说,这或许就是“卷”到不行的中国汽车市场里,大家依旧热衷于宝马等传统豪华品牌的原因——宝马能够成为以造车、科技和创新闻名的企业,所依靠的是将驾驶者置于核心的理念。小编认为,车企的发展不能只看重销量榜的比拼,而是应重视用户的声音,重视每一台车的安全托付。用户绝不应成为技术“成长”的代价,而应成为技术“成熟”的受益者。

写在最后:

百年以来,宝马始终以驾驶者为核心,即便跨入下一代时代,这一点也未曾改变。文中介绍的超感智能座舱将于今年年内“上车”新世代车型,并在明年与中国消费者见面。作为宝马车主或是宝马粉丝,你又是怎样看待宝马的新座舱?欢迎评论区留言!

请留言 评论

0 阅读:2

雅珺谈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